百年夙愿今朝圆,高峡平湖世界殊。
6月10日,三峡工程将成功蓄水到135米水位,这不仅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意味着长江经济带的“洼地”三峡库区实现了新突破。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犹如长江经济带的高地,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溯流而上,进入三峡库区,却如同进入了长江经济带的“洼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差,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三峡库区人口密度相当于全国同类型山地丘陵地区的4.7倍,但GDP总量仅占整个长江经济带的5%左右,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重庆市近90%的绝对贫困人口都集中在三峡库区。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千里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峡移民10年间,库区12个主要移民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倍,库区13个全淹和部分半淹的城市、县城已基本完成复建。这些城市、县城无论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公益事业等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与三峡工程建设前相比,真是沧桑巨变,不可同日而语。过去沿长江顺流而下,沿途都是破败陈旧的城市,如今库区已是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成为长江两岸靓丽的风景。
更为重要的是,三峡工程促进了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功能的再造。库区企业借搬迁的机遇,打破地域局限与发达地区企业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合作,娃哈哈、白猫、森达、常柴、格力、汇源等一大批外地企业落户库区办分厂,库区如今已是名牌汇集之地,也是目前东部沿海企业在西部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据统计,1992年至2002年,库区12个主要移民区县工业总产值增长3.3倍,其中工矿企业利税增长4.8倍,财政收入增长4倍以上。
1999年,根据三峡工程建设的实践,中央对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进行了两大政策调整,一是决定将库区12万无法就地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向湖北、重庆两省市的非库区和11个省市安置。二是对污染、亏损、产品无市场的企业实行破产关闭。12万农村移民外迁,使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大大减少对库区环境的压力。而在全库区关闭1000多家企业,将大大减少污染源,净化库区水质。大规模的移民外迁和大量企业的关闭,给库区生态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两项调整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了西部大开发所倡导的新的发展观,为库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0年建设,三峡库区沧桑巨变。但总体上讲,三峡库区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三峡工程蓄水,标志着三峡工程开始由投入期向效益期转变,在这新历史机遇面前,三峡库区将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通过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这里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的先行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峡库区将隆起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又一个经济高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