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WTO中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劣势分析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7-15 14:40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下面的数字可能是沉重的,但它却反映了中国建筑业无情的竞争环境: 一方面,2001年上半年,国有建筑企业依然亏损20.6亿元,被拖欠工程款达1289.93亿元,产值利润率为-0.9%。

下面的数字可能是沉重的,但它却反映了中国建筑业无情的竞争环境:


一方面,2001年上半年,国有建筑企业依然亏损20.6亿元,被拖欠工程款达1289.93亿元,产值利润率为-0.9%。


另一方面,人员太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效率低。1999年,中国全民建筑企业平均有1366人,集体企业499人,农村建筑队16人,平均27人。而日本每个建筑公司平均只9.8人,美国3.8人,英国10.3人,法国4.8人。大中型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还不到职工的确%,发达国家比我国高5-6倍;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约为25-30%,发达国家为70-80%;技术装备人均约6000元,而发达国家人均则为6000美元,高于我国8倍多。


2700多项强制执行的法规束缚下市场还能发展吗?



虽然,国家加大了建筑市场,尤其是招投标市场的整顿,但是,不少地方和行业管理者或出于个人利益的诱惑或出于地方利益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阻碍建筑市场的开放,保护主义严重。以工程造价咨询业和设计业为例,2000年入围世界设计200强的家中国设计企业中就有5家是封闭性较强的行业内企业,其巨大的营业额主要来自行业垄断,而非市场竞争,其市场竞争力相当薄弱,更谈不上国际竞争力。而造价咨询业由于在1996年才开始起步,其对原单位的依附关系更是严重,这一依附关系主要表现在业务范围和业务来源的依附上,而没有依附关系的工程造价单位则很难揽到造价咨询业务。这种情形自然使咨询市场相当混乱,企业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内一般的管理咨询公司做了一个半年多的项目,投入相当多,收费是60万,营业额还不够支付财务费用。而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咨询公司,他们常常是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让学生打工,因为成本极低,可能还不用交那么多税。因此,许多项目,他们恐怕只出十几万甚至十万就做,这使造价咨询业难以做大。


我国现有的各种工程技术法规大约有3500项,要求强制执行的有2700多项。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存在制定、实施、修改方面透明度差、强制性标准范围过宽、数量过多等问题。而且,由于基本建设投资由过去国家单一主体向目前国家、地方、企业等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建设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所要求的相关法律建设却没有跟上,因此,管理上出现很多新的空白地带。例如,建筑工程款拖欠严重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业主、施工单位、分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和劳务队伍之间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债务链。


人均1366人的企业与人均不足10人的企业,谁的效益更高


人员太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效率低。近几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1998年的统计数据,建筑业从业人员数达到2778.9万人,全国每100人中有2个从事建筑业,每100名职工中有22名职工从事建筑业,而到1999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则达到3300万,增长速度惊人。另一方面,从建筑队伍构成来看,1998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90926家,其中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集体建筑企业26972家、乡镇建筑队伍基本上占了整个建筑企业的一半,队伍结构严重失衡。与建筑市场容量相比,建筑队伍总量已经严重过剩。我们可以将这一建筑队伍与1999年建筑业市场容量进行比较,1999年建筑机构设备净值为1040.7亿元,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施工面积137593.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5682.6万平方米。1999年的人均动力装备率4.3千瓦。人均竣工面积为32.4平方米,仅比1980年人均动力装备率80年为4.0千瓦、人均竣工面积26.4平方米稍高,与这段时间内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很不相称。


与此相反,日本每个建筑公司平均只9.8人,美国3.8人,英国10.3人,法国4.8人,中国全民建筑企业平均有1366人,集体企业499人,农村建筑队16人,总平均每个企业有27人,规模偏大。建筑事务所或工程事务所是以注册建筑师或注册工程师为主的各种专业性的事务所,如建筑、设备(或称机械,即水暖空调)及电气专业事务所。建筑事务所以注册建筑师为主承担相应工程,专业单一,规模较小。据美国建筑师协会统计,美国的建筑事务所中,只有1人的占29%,2-4人的占23%,5-9人的占22%,10-19人的占10%,而20人以上的仅占据1986年末统计,韩国的事务所共1819人,建筑士(建筑师)2382人,平均每所1.31人;综合建筑事务所平均每个所3.22人。


从人员结构看,整体素质提高不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建筑业初中以下人员所占比例为8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76%。低文化程度人员仍占到四分之三以上,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只有4%。更严重的是,国家政策导向形成了建筑业是农村安排剩余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几乎没有行业准入门槛,导致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也大量组建建筑队伍或参加分包工程,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还在急剧膨胀中,其整体素质较低。这种“僧多粥少”的供需关系,必然导致极为不规范的竞争局面。


-0.9%的产值利润率和4.5%的产业集中度能培养企业竞争力么



“压级压价、索要回扣、垫资接工程”现象严重,再加上巨额拖欠工程款,造成大批建筑企业资金极度紧张,导致企业经营利润微薄,甚至长期大面积亏损,影响了企业的科技、设施方面的投入,致使再生产难以为继。以2001年上半年为例,虽然,全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9.31亿元,但是,国有建筑企业依然亏损20.6亿元。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共被拖欠工程款1814.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1.77亿元,增长5.9%,其中国有建筑企业被拖欠工程款达1289.93亿元。全行业产值利润率仅为0.4%,其中国有建筑企业的产值利润率为-0.9%。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内建筑企业,目前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产业中集中度较低,过度竞争等非有效竞争是主要竞争形式,我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只有4.5%,比较发达国家就太低。如水泥生产,世界上排位前10名的水泥公司年产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我国最大的水泥集团只有600万吨。产业集中度低一方面极难达成规模经济与利润率的效应,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业为同一工程过渡竞争。过度竞争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企业利润率过低,造成无效工作和隐形失业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谢菲尔德对美国产业中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了集中度正相关关系,即市场份额增长10个百分点,利润率可以提高2-3个百分点。很显然,相反的结果是利润率下降,这在我国建筑业中有充分的体现。


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无差别化。众多企业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产水平开展竞争,过度竞争就是必然结束。竞争动力不足,习惯于寻找保护,竞争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模式落后,目前在我国,建设基础上基本上沿袭的是前苏联的模式,设计、施工各自为政,分别把口,而不是按照建设基础上的客观规律办事。通常是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和设计指挥部,筹建一个规模扩大的班子,由指挥部搞采购,实际上有的人根本不懂项目,结果很多基础上非常乱。而国外建设项目情况不同,实际的是非常规范的的管理方式。如在建筑业最发达的美国,无论是政府基础上还是私人项目,业主首先都要确定自己的设计标准和预算标准,然后聘请建筑师,建筑师将根据业主的需要设计主体结构并准备招标文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包商。在美国的建筑工程基础上管理中,业主、建筑师和承包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方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确保工程基础上按质如期完成。技术应用层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国际经营承包经验欠缺,相应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还不到职工2%,发达国家比我国高5-6倍,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约为25-30%,发达国家为70-80%,我国建筑也技术装备人均约6000元,而发达国家人均则为6000美元,是我国的8倍多,在建材行业,我国大中型企业主要设备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据2%,达到先进水平的29.5%,一般水平的39.4%,落后的8.9。例如日本水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681吨/人·年,而我国只有290吨/人·年。


企业的专业业务范围和专业能力都不够。以造价咨询业为例,据对159家国内咨询机构、40个科研机构和10家外国咨询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方法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个案研究与策划、信息中介联络、发行信息刊物、数据库联机检索、其他业务等方面国仙机构为40.9、44.0、31.0、22.0、18.2,科研机构为50.0、15.0、40.0、30.0、30.0、国外机构为60.0、20.0、10.0、40.0、10.0。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国外咨询业大量的业务是做个案研究和策划,它在一些刊物的发行、信息的发布这方面做得是很少的,信息中介做得也不多。国内咨询机构的个案研究和策划显然跟他有一个差距,而信息中介占了大量,我们现在的信息中介,大量的情况是靠关系,介绍关系,靠掌握上面讲的信息不对称,在不对称的信息垄断方面来做中介,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介。从专业化程度来看,有66.7%的国外机构的咨询业务额占90-100%,11.1%是80-90%,还有22.2%是70-80%,其余均为零,这说明它们是非常专业化的。再来看我国的咨询机构,25.7%的国内机构,咨询业务只占10%以下,咨询业务额90-100%的国内机构只占13.9%,这说明我们国内的咨询机构和国外的咨询机构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