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为美 中联重科可持续发展的杀手锏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9-05 07:58   来源:中国重型汽车与工程机械商务网

在中联重科,“承认每一个力尽岗位职责、能够与企业同步发展的员工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承认每个员工都是可造之材;以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面人才观思想,把高科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

在中联重科,“承认每一个力尽岗位职责、能够与企业同步发展的员工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承认每个员工都是可造之材;以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面人才观思想,把高科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形成了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依靠人才,中联重科走上了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我们说,不管是“科技化”也好,“产业化”也好,或“科技化”“产业化”的互动也好,关键的是中联重科抓住了“人”。“今年1—7月份,我们已完成工业产值26亿元。”这不是神话,是中联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倚科技人才兴业,靠全面人才强企取得的成效。借助外脑,以事业留人


博士后付玲说:中联开的“条件”不是最高的,但做事的环境和氛围是最优的……


2001年,中联重科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有6名博士进站。


付玲是在一次全国性的工程机械研究会知道中联重科并被吸引过来的。付玲1992年吉林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工作了5年,之后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付玲说,从事工程机械研究10多年,自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找一个适合的地方做事,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02年,付玲来到了中联重科。放弃大学老师的职业,很多人都不理解。付玲告诉记者,当初中联重科开的“条件”并不是最高的,是中联重科“淘汰你的人,不是你的竞争者,而应是你自己”的竞争理念深深吸引了她。这种搭建以能力和业绩为本的人才竞争平台,以事业留人的方式还不多见,当时很多企业的竞争理念还停留在“质量”“管理”等字眼上。付玲清楚地记得,刚来的时候,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给你提供最优的环境,做成你想做的事。


付玲如鱼得水。2003年,仅8个月时间,付玲就主持研发出了国内首创的“沥青路面旧地热再生机械成套设备”。“这在学校研究室里是很难想象的。”同为中联重科在站博士后的周里群博士感慨。周博士参与研发的铣刨机去年已投放市场,周博士说,在中联重科,不管是设计还是研究都非常方便。有课题设计组,有实验生产车间,有雄厚的研发资金。在研发生产中,还可不断创新,如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提高技术含量,提高可靠性等等。


2004年,也只有8个月时间,付玲的“沥青路面旧地热再生机械”产品就到了用户手中。“千万别小看这套设备。”付玲形象地告诉记者,一条高速公路破损后,只要这套设备在上面行驶一遍,就会变成一条全新的高速公路,并且比国外同类产品节能38%,无烟气,无污染,100%利用旧的混合料,不再采用新的资源。目前,这套设备的加热机已在国家重点工程京、津、唐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上大显身手。


“全世界只有四个国家研发生产了这套产品。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以前全靠进口。一千多万元一套的设备,如果进口8套,至少有4套不适合国内公路的修护。”付玲说,“这套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是从创新做起的,创新使产品在技术上不断得以提档升级。中联重科不断的巩固和吸纳人才,让人才稳定的坐在这里,做一些想做的、有价值的事情,真正地实现了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三赢。”


误差0.01mm,就是头发丝的1/7


车工大王惊叹:干了一辈子车工,从没有见过精确度如此之高的产品


4600m2的职工培训中心,每天不停地滚动培训,这样的环境,能不出人才?赵海斌就是这些人才中的姣姣者。


坐在记者面前的赵海斌,看不出与一般工人有任何区别,整齐的工装,初见记者略显紧张而又诚恳的眼睛,以及谈到工作时那种飞扬的自信,无不传递一种信息:他们会动脑,又会动手,既有技术,又有知识和创意。


“我真正做到了三十而立。”今年32岁的赵海斌是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南区金工车间的车工。他说的“三十而立”是指2003年参加长沙市“创新杯”车工技能比武的故事。那项技术比武汇聚了各路企业精英,2000多人报名参赛,通过层层淘汰筛选后,仅50人有资格参加复赛。“复赛进行了6个小时,我加工的4件指定工件完成后全部配合起来,只有0.01mm的偏差,也就是头发丝的七分之一。”赵海斌有些兴奋,“当时我的指导老师,原浦沅公司的‘车工大王’熊国喜师傅说,干了一辈子车工,从没有见到过精确度如此之高的产品。”这次技能比赛,赵海斌获得第2名的好成绩。随后赵海斌又参加了湖南省“中联杯”车工技能竞赛,获得了第5名。2003年和2004年又分别获得了“长沙市技术能手”和“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赵海斌告诉记者,他是公司整套培训体系中的直接受益者。公司每年都有培训计划,任一工种都有定期培训目标。因为有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很快,短短几年时间,先后拿到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和《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按政策规定,技术工人被评为省级技术能手后,可免试获得技师资格证,但赵海斌还是参加了考试,在车工这一块,拿了全省第一名。


作为技能人才,赵海斌在公司每月能拿到很不错的工资,他从没想到跳槽,因为“没有比中联重科更好、更适合自己发挥技能的企业了。”1加1等于2


如果按照简单的加法,在这里,1加1却远远大于2


“一流的科研创新成果,加上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就变成了有竞争力的产品。”中联重科高层领导高桐一语道破了中联重科人才管理战略的不同之处。“这叫1加1大于2。”高桐说。高科技人才的产品研发加上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制造队伍,不仅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2004年,面对宏观调控的压力,中联重科不仅没裁员,在今年年初的春季现场招聘会上,还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社会轰动效应。当天气候条件异常恶劣,大雨倾盆,寒风凛冽,公司只发布职位数600个,却吸引了6000多人前来应聘,当场就预录了571人。


在企业内部,中联重科为科技人才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即推行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使技术人员通过在技术上的贡献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其待遇随技术职务得到等同提升;建立了由决策子系统、研究开发子系统和成果转化子系统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产业不断做大,中联重科的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起来。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40%以上,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1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高技能人才已占全部技术工人的23.8%,基本形成了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技师、高级技师为龙头的技术工人队伍。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