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机械核心企业中联的人才强企之路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9-05 08:37   来源:中国重型汽车与工程机械商务网

这是诞生出新中国工程机械最原始的一张图纸的地方,这是一个正在谋划第六次“核聚变”的企业。作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人们通常习惯以“核裂变”来形容中联重科崛起的战略,而支撑起这三个字的动力,就

这是诞生出新中国工程机械最原始的一张图纸的地方,这是一个正在谋划第六次“核聚变”的企业。作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人们通常习惯以“核裂变”来形容中联重科崛起的战略,而支撑起这三个字的动力,就是中联重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席研究员享受副总待遇


脱胎于科研院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科研院所改制、发展的历史缩影。


1992年9月28日,时任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职工,靠借款50万元起步,成立了院属产业实体——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便是从建机院科研体制改革中孵化而来。目前,中联集团总资产已超过35.8亿元,员工人数超过6000人。


良好的激励机制成为中联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的“法宝”。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朱永胜表示,首先推行了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其待遇随技术职务得到等同提升。


朱永胜举了一个例子:在中联重科,根据这一评聘制度,首席研究员即可享受等同副总经理待遇。


目前,中联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40%以上,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21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


靠全面人才强企


2001年,中联重科兼并了英国非开挖设备的知名企业——保路捷公司。2002年,派驻英国的是两名研发工程师。2003年起,中联派驻四名技术工人,在这四人当中,一名维修钳工格外引人注目,他刚满24岁。他们不仅精通车、钳、铣、刨等技能,还熟悉英语、电脑。


2001年,中联公司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为高端专业人才提供施展身手的空间和平台。并构建了一个科学的培训体系,为员工设计好发展和再学习的道路。


“技术创新,本来就是高素质和综合型的人才创新。”在站博士后、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湖南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友金坦言,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环境,不仅要实现资产的聚集,更多的是人才的聚集。


并购模式“三个不变”


“个人价值源于企业,企业价值源于社会。”这是中联重科企业文化对于价值观的独特理解。近年来,中联的一系列并购,管理层都与被重组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充分沟通,并提出了“三个不变”——公司名称不变、产品品牌不变、领导班子基本不变。


此外,中联还创造性地为暂时达不到上岗要求的职工设置了“培训岗”:三年内享受基本工资、社保、医保以及各种培训机会。


在做大做强的进程中,中联重科先后收购英国保路捷、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浦沅集团和浦沅有限公司等企业,所有原企业员工均得到了妥善安置,返岗率达95%以上。中联文化在兼并、并购重组过程中成功实现对接和交融,保留了优秀的人力资源,企业中高管理层顺利实现融合。对此,浦沅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现任中联高层领导之一的高桐深有感触地说:“中联并购浦沅整整两年,事实证明这一步走得很对。”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