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天然气科技攻关20年学术研讨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比1982年增长了15倍,年产气量接近500亿立方米。中国从原来的贫气国正成为世界产气大国。
这是我国连续20年重点科技攻关取得的成果,几代科技人员艰辛的劳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加快发展,书写了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一页。
我国天然气科技攻关整个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中科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戴金星用“辉煌”来形容这20年的成就,他概括了科技攻关带来的4大变化:
第一,天然气储量陡升。至2004年底我国探明气层气储量达43816.8亿立方米,是1982年2889亿立方米的15倍。
第二,大气田发现大增。至2004年底,共探明大气田32个,其中1000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规模的大气田7个;而天然气科技攻关之前,我国发现的大气田只有2个,没有发现1000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规模的大气田。
第三,产气量日趋速增。1982年,我国年产气量仅为119.3亿立方米,到2004年年产气达407.7亿立方米。天然气科技攻关使我国由贫气国正逐步迈向年产气约500亿立方米的产气大国。
第四,气区不断增多。天然气科技攻关前,我国(除台湾省)仅有一个四川气区,年产气量也不高。目前,我国建成和初步建成的气区有四川气区、鄂尔多斯气区、塔里木气区、柴达木气区、莺一琼气区和东海气区等6个。
2005年也是1983年以来4轮天然气重点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供气之年。中石油股份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贾承造表示,中国天然气的20年科技攻关历程,是一部中国由贫气国变成产气大国的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大气田发现史,中国天然气科技攻关是科学研究上多兵种、多层次、多部门大协作的成功范例,是“科研促生产、生产促科研”的典范,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造就天然气科技人才的大学校、大课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