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每两年 颁发一次的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桂冠,戴在了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先生头上。
作为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南大学机电学科学术带头人,荣誉与鲜花对于何清华而言早已习以为常。但以企业家、特别是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获得有着“世界经济窗口”之称的香港颁发的奖项,何清华还是第一次,“我是一个从事企业管理的新人,与杰出企业家的盛名相比其实难副。”这是他在颁奖典礼上的第一句话。 与何清华先生的谦逊相比,“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评选活动的主办方——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评委们则不吝溢美之词:“何教授寓教学、科研、产业三者于一体,个人发展与公司业绩斐然于同行,为新时代学者从事实业并取得成功之典范。” 何清华的确是成功的。短短五年间,他领衔创办的企业——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跻身中国机械500强,成为赫赫有名的湖南工程机械“四小龙”之一。至2004年底,企业总资产超过3亿元,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2004年度“未来之星”上榜企业。 更令人值得关注的是,何清华真正推动了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市场产品的进程。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主要科技成果涌现,但能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还不到2%。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何清华的成功实践无疑为我国科研成果转换与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一种思路。
放飞青春理想的瑶山资水 2004年11月12日,也就是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赴北京出席香港2004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新闻发布会的前三天,他与数百名当年的长沙知识青年一道,来到了重山叠翠、飞瀑溅珠的都庞岭下。走进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何清华感慨万千,“36年前我们作为江永桃川农场的知青扎根派,也曾跋山涉水、筚路蓝缕,在此营造过一个乌托邦之梦——共产主义式的大远小农场。” 1965年,19岁的何清华以优异成绩从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但因“海外关系”牵连,他被下放到江永县桃川农场,从而与憧憬中的大学生活失之交臂。三年之后,有着良好人际关系和思想主见的何清华被战友们推举为总负责人,带领十多名知青离开桃川农场,进山来到瑶族同胞聚居的都庞岭,在千家峒三峰山下,创办起自己动手、各尽所能、充分民主的大远小农场。在这片广阔天地,在这个“另类”的知青群体中,年轻的何清华已显露出不随“潮流”、独立思考、追求远大目标的可贵素质。 然而,当时复杂的政治风暴,使何清华悉心营造的大远小农场在三个月之后化为了灰烬。不久,桃川农场也被迫解散。但是,“在熊熊的火光中,我仿佛看到了理想的凤凰在涅磐,在升华……”何清华在《我们的乌托邦梦》中这样怀念。 离开江永,身为知青的何清华流落到资水河畔的益阳市泞湖公社农机厂。在农机厂的整整五年,他接触了机械制造,也认识了机械制造,从看图描图到车钳刨铣,从一个个零部件生产加工到制造当时较为先进的机床,何清华一头钻进了让他至今痴迷的机械制造天地。1974年,28岁的何清华招工回到长沙,在长沙客车厂当了一名普通却十分优秀的车工。 9年远离书本的日子,并没有磨灭何清华对知识的渴求。在工厂工作之余,他以坚韧的毅力,艰苦地自学完了大学工科全部课程。1978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之时,何清华在万分激动之中做出了一个长远的决定:“直接报考研究生!” 1980年,他成为“文革”后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机械系的第一名研究生。
尴尬的校企合作 读研期间,何清华因为之前丰富的工厂实践经历,使他对运用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他开始结合课题深入厂矿企业,应邀为他们解决各种技术上遇到的难题。 在与厂矿企业交往的过程中,何清华对科研有了朴素的第一认识:科学研究,特别是实用型的科学研究,必须把能够应用到生产实践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种追求。 1984年,已经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的何清华,开始从事现代矿山装备的科学研究,并由此踏上了长达15年之久的校企合作之路。从湖南到广东、广西、甚至远到河北、甘肃,众多的厂矿企业留下了何清华辛勤的足迹。从基础研究、工程设计、制造加工到工业试验现场,甚至是售后服务,何清华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这种科研与企业的合作之中。 然而,谈及校企合作的效果,何清华却并不十分满意。由于从科研成果的转让到产品的市场化,这中间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应由消化科研成果的载体——企业来完成的。正是由于校企之间的脱节,使得何清华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多次向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组建矿山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报告中,他表达了对原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困惑,并对组建集教学、科研、产业三者于一体的公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一心一意搞科研,手中有了成果就转让给企业,但企业往往是一拿到图纸就照葫芦画瓢进行生产,生产中不注意对产品进行完善更新。”企业对技术、对市场反映的迟钝,让精益求精的何清华不能感到满意。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科研工作者,何清华清楚地知道,技术的不断完善有时比技术原创更加重要。唯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完善,科研成果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以“知本”点击“资本” 尽管因为多种原因没能组建矿山工程机械公司,但何清华在事业上从长计议的思维方式和强调团队精神的工作作风,却令他的科研团队得到了快速发展。1996年,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成立,荣获过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何清华教授担任所长一职。 科研需要高级计算机和软件,在当时仅2万多元科研经费的条件下,何清华一咬牙,为研究所购买了好几台当时极为稀罕的586电脑和系列软件。同时,为了解决科研经费的不足,何清华继续与企业进行着合作。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面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允许多种所有制共存已成为现实。天时地利人和,这年已届“知天命”的何清华心里再度涌起创办产业的冲动。 学校教授办公司,资金从何而来?是走传统的贷款、借款、集资之路,还是另辟蹊径?在长期的校企合作中结识的一位用户得知何清华的想法,他冲着何老师在科研行业的成果和信誉,立即把几十万元的产品预付款打给了何清华。1999年7月28日,由何清华领衔创办的高科技企业——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终于搭上了二十世纪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业快车。何清华在经历了下乡知青、工人和教授等一系列角色转换之后,借助技术与诚信这一无形资产,走出了一条以“知本”点击“资本”的创业之路。 何清华把自己转换成了一个企业管理者。他深知要想把科研成果持续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把公司办成一个学习型、开放型的企业。外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吸引优秀“外来人口”、培育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一个成熟的管理团队和颇具实力的研发队伍在山河智能迅速形成起来。 短短五年,何清华领导着公司实现了三大跨跃:以用户预付款起步,迈出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第一步;建成占地16万平方米、年产能可达8~10亿元的山河智能工业园,实现科技成果自我转化;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从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变为资本、技术与管理三者主导的新型现代企业。
比技术更重要的“竞争力” “何老师”是山河智能工业园所有员工对何清华的称呼。在教授与企业家两种身份之间,何清华坦言自己都不好区分。事实上,从科研成果的拥有者,变身为成果产业化的实施者,何清华身上确实存在着复杂的成份。 “说实话,我当时都没想到企业能做这么大、发展这么快。”至于原因,何清华笑着说:“相比其他人,在科研成果的转换方面,我可能在技术、管理、市场三者关系的处理上要好一些。”当过工人的何清华明白,科研成果要应用到生产实践,必须处理好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而作为有着15年校企合作经历的何清华同样明白,具有先进性的科研成果,若市场还没有达到需求的地步,就难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作为技术的所有者,何清华清楚地认识到,在进行成果转换和产业化时,技术是第二位的,管理才是第一位的。没有持续的管理上的创新和推动,即使有一时的技术优势,也可能不会保持长久。 “科研成果在进行原创性的创新之后,必须要孜孜不倦地去完善这种创新,在产业化方面,有时候小小的创新和改进跟原发性创造同等重要”。 科研中的创新精神,推动着何清华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不断探索。“创业之初,根本没想到要去贷款、要去引进战略投资者。”2000年,山河智能引进了北京、上海、长沙、深圳等地的投资机构,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赢得企业发展资金的同时,完善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产权关系,从根本上奠定了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此,何清华坦言:“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拥有技术的创业者不可能拥有百分之百的股份,五年前山河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是我的,现在稀释到只有30%多,今后还要稀释。科研转换一定要有这种胸怀。” 此时,何清华已在做着公司上市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春 天 的 反 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著名论断,带来了我国科研事业的春天。然而,科研成果的转换,却依然是我国科研事业发展中的一道坎。 何清华并不掩饰他对现在很多科研成果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怀疑。“我国有些科研项目不是以兴趣和事业驱动为主,而是以利益驱动为主。现在,受大环境的影响,假、大、空的科研成果还有相当的数量,有些科研成果像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样板’工程一样,是明显的短期行为。” 何清华也不掩饰自己对于现代制造业中“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认识:“其实,中间——制造这一块在目前我国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配套生产环节有时并不能完全满意”。对切实关注制造“细节”的何清华来讲,他更希望能有效把握产品精益制造及精细品质的全过程,保持企业核心制造能力和体系。 何清华更不掩饰有人对他的不理解。“有人认为我办企业影响了我的科研和教学。确实,我的科研成果可能会少一点,但借助山河智能公司这个企业平台,能够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科研和研究生教学两方面的效果已实实在在地超过了以前。”可以看见的事实是,原来仅有3个人、半间办公用房的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现已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而在何清华“科教兴产业、产业促科教”的创业宗旨下,山河智能公司已成为科研成果转换和研究生实践的阵地。公司研发制造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就聚集了8项专利。而在研究生的培育上,何清华坚持以产品应用及对世界顶尖级同行企业的产品的了解使学生能真实地找到本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了解本领域技术发展的进程和学术前治研究热点。 对比于相处同一城市、同样名声在外的中联重科的科研院所改制模式和三一重工的民营企业模式,何清华更强调山河智能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否能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借鉴,何清华坦承自己的模式可能不一定是最优的。“科研不一定要办企业,跟风不一定是好事。”何清华这样说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