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5个月,占地面积达89.6公顷的十运会主会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经竣工。这座堪称目前国内功能最全、技术标准最高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建筑群,共投资近21亿元,严格控制在2002年的设计概算之内,被2008年北京奥组委的一位官员称赞为“创造了国内的一个奇迹”。 而成就了这个奇迹的,正是南京奥体中心建设者的“抠门儿”。
“抠”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非常大。”南京奥体中心指挥部计划造价处处长黄林说。
由于南京奥体中心所在的位置地质结构较软,地下工程的建设成本将是地上工程的3倍左右,因此除了游泳馆必需的地下隔空层以外,整个奥体中心都没有地下工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连接各场馆的大平台,在分散人流的同时,也提供了地下层所能提供的功能。整个大平台共投资1.5亿元,而如果建设相同面积的地下停车场,预计投资将达5亿元。这个设计也大大节省了地下工程在照明、通风、消防等后期维护方面的费用。
对不影响场馆功能的设计,指挥部坚决取消。在原设计中,体育场设置电动百叶窗,热身场设置钢屋顶,预计投资2000万元,指挥部在进行了充分考虑和论证后,这两项都被取消了。体育馆和游泳馆的连廊原设计采用进口木梁,指挥部论证发现国产木梁的质量同样可以达标,于是改用国产木梁,费用仅为原方案的1/10。广场喷泉原预计造价400万元,经过分析论证,最后仅花了80万元。
南京奥体中心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徐学军介绍说,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投资永远是动态的,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设计的变更而导致超预算,在现在国内的建设项目中比比皆是,奥体中心一样遇到这样的问题,仅钢材、混凝土等原材料价格就涨了约1亿元。但奥体中心坚持的是不该省的一定要花,该省的一分也要省下。
“抠”参建单位
参与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不是为了钱,纯粹是为了打个名头。这是大多数参建单位的真实想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指挥部对他们的“抠”。
打从一开始和奥体中心打交道,参建单位便受到“盘剥”:奥体中心无论是原材料购买还是建设项目招标,大多采用无底价公开招标、合理低价中标的制度,在严格的评审过程中,评审作假的可能性也被降到最低,在第一道关口上,参建单位便被“抠”住了,最后中标的单位基本都是以最低或次低价中标。
在业界,先压低报价中标,再通过项目变更扩大利润,所谓“穿短裤进来,穿西装出去”,这是很多参建单位的“小九九”。工程指挥部造价审核处处长潘玉喜说,指挥部制定了细致严格的工程变更制度,每一项变更都要通过多道审核,请专家把关、职能部门监督,对不合理的坚决驳回。
对参建单位的最后一道“盘剥”来自结算。潘玉喜说,工程指挥部有制度规定,如果通过审计发现参建单位报的结算金额高出实际审计金额的5%,那么审计费用将由参建单位承担,从工程款中扣除。而整个结算审计层层把关,分别由指挥部、中介审计机构和江苏省审计厅负责。其中,仅桩基、临时设施和体育场结构就核减1500万元,核减率达6.5%。
“抠”自己人
在各方面都十分“抠”的指挥部,对待自己也一样抠门。根据国家规定,按照一定比例指挥部有3000多万元的工程管理费,而指挥部愣是从这个盘子里“抠”出了1000万。
最有趣的是,指挥部自己在购买办公等用品时,也自觉引入了奥体建设的一些理念,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小型招标和比价。某次指挥部要添置一辆金龙车,通过模拟招标报价,最终成交的那家比报价最高的少了足足一万元。而其它如窗帘、烟灰缸等需求量比较大的,也都通过类似的方式,能省一分是一分。工作人员在业务往来上也一直保持着带客人吃食堂的好习惯。
对此,全程监督奥体中心廉政建设的纪检小组成员也颇为欣慰。组长黄健说,现在看来,在奥体中心形成的节约廉政观念目前很深入人心,我们相信这样的风气可以在奥体延续很长时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