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 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由之路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9-16 08:27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贾柱

针对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春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升级仍然是今后国民经济中

针对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春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升级仍然是今后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


“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大家都感受到了。”胡春力说,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高消耗和资源硬约束问题、区域差距问题、三农问题、就业矛盾问题、国企改革攻坚战问题、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问题、技术创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没有因果关系?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这些新问题、新矛盾,在今后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中必须得到解决,不能进一步加剧。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胡春力指出,党的十五大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他强调说,核心问题还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胡春力说,一方面,中国经济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受到资源的硬约束。这种资源的硬约束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硬约束。而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和粗放化,说明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现在发展比较快的都是高消耗的产业,例如钢铁、水泥和电解铝。胡春力认为,重化工业化不能看成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靠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对能源、原材料的过度依赖。 显而易见,最大的节约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因为很显然,钢铁也好,水泥也好,对电力、运力和原材料的消耗,远大于芯片等高新技术产业。 统筹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 胡春力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沿海地区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由此可见,统筹区域发展在“五个统筹”中举足轻重,是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而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决差距问题,例如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毫无疑问,产业结构升级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产业结构升级,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不可能提高整体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可以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胡春力说,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原有工业不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能从比较优势已转向乡镇企业的生产领域退出,于是就出现了原有工业与农村乡镇企业在同一狭小产业空间内进行过度竞争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比较好地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还没有完成。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两头在外”简单组装的加工贸易,没有留给中国多少附加值,利润大都让外资赚走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关联脱节了,没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火车头。也就是说,在中长期经济发展中,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增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胡春力指出,在中长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与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装备工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过分地依赖价格的竞争,缺少技术、品牌的竞争。而没有了民族自主品牌,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主动权就没有了,企业也就变成外资的加工点了。以纺织为例,中国号称是第一纺织大国,但几乎所有与纺织相关联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全靠进口,高档的纺织面料需要进口,高档的纺织设备也需要进口。 胡春力说,供大于求是相对于购买能力低而言的。在产业结构不能升级的情况下,企业老板的竞争手段只有一个,牺牲企业利润和压低员工工资;而产业结构一旦升级,就改变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既拉动了内需,也增加了就业。 谈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切入点,胡春力认为至少需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有产业发展的整体长期战略。产业政策要有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扶持民族自主品牌。二是要加强产业和企业两个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一个产业,要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能力;一个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只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没有国家支持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不行的。三是必须解决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地方政府明里暗里偷着对外资减税让利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