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复苏有望 核心部件掣肘挖掘机前行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9-26 14:56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刘雪梅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2004年进入低谷期,但今年1~9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多数产品种类进入平稳增长期,显露复苏迹象。这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韩学松在刚刚结束的挖掘机年会上亮出的观点。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2004年进入低谷期,但今年1~9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多数产品种类进入平稳增长期,显露复苏迹象。这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韩学松在刚刚结束的挖掘机年会上亮出的观点。


他以一组数据作为佐证,虽然经历了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并成为最受政策影响的产业之一,但是仍然可以对这一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表示乐观。据预测全行业2005年将有超过7%的增幅。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分会秘书长陈正利也在报告中提到,种种迹象表明,工程机械行业正迎来其复苏阶段,回暖有望。2005挖掘机图景陈正利介绍,本年度1~9月中国业内14家生产企业共销售液压挖掘机20037台,13吨以下小型挖掘机大约是6355台,其中包括小于6吨的微型挖掘机3642台,大于30吨的大型挖掘机约540台。从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产销量明显好于去年同期,预计第四季度的情况较之去年同期将有较大增长。陈正利因此预言,2005年中国挖掘机市场发展势头将比上一年度好,或有小幅增长。他分析,整机质量在13吨以下的小型挖掘机以及整机质量在6吨以下的微型挖掘机本年度有较大的增长,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85%和23%,整机质量在30吨以上的大型挖掘机也有较高幅度的增长,达到了51%。但同时,13吨至30吨的中间机型销售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位行业专家提醒说,大挖产销已近饱和,产能明显过剩,这在东部地区的销售中尤其明显。这种现象同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小挖卖得越好。他认为中国市场的小挖需求量很大,目前发达国家大小挖之比通常在4:6~5:5之间,而中国小挖仅占20%左右。综合分析表明,2006年中国挖掘机市场将会有适度的增长,与2005年相比,增幅预计在10%~15%。陈正利建议企业可以据此安排下一年度生产计划。业内人士在讨论中同时提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排除爆发价格战的可能,希望引起业界关注。世界标准和中国认同排上座次的国内企业明显增多。从几年前的形单影只,到今天的三五成群,中国内资企业虽不足以形成规模,但已明显有了“说话”的底气和欲望。至少从表面看,一幅美好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图景已经展现在挖掘机业者面前。从老牌小型挖掘机劲旅玉柴机器、山河智能、贵州詹阳,以及实力派企业柳工集团、三一重工、徐工集团挖掘机厂,到新进入者福田重工,在规模上相对于称霸挖掘机市场的国际品牌,行业内多少有了一个中国“概念”的说法。但是简单的数量变化并不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因素。国内挖掘机与国际品牌间的差距,仍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人才质量与数量的短缺,据业内专家介绍,在今天的挖掘机行业,很难找到一套合适的国内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管理班子。其次是核心部件的危机。江西南特公司总经理熊伟概括地将挖掘机分为三大部分,他认为结构件及其铸造部分都在其次,关键是液压件,全部受制于国外的主要生产厂家。这位年轻气盛的总经理号召由主机厂拿出资金成立一个具备条件的液压件生产企业,或设立相应的研发机构以解决这一大问题。据反映,目前国内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批量上升已引起了国际液压件等关键部件生产企业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人说,曾经一度有国外企业联手控制向中国企业供货的迹象。世界标准与中国认同,在挖掘机行业全球化市场条件下,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卡特彼勒公司代表反复强调中国市场营销中的各类标准制定规则,让人想起工程机械产品连基本色调也缘起“卡特黄”的历史。小松中国甚至直接参与制订了行业内的一些规则!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挖掘机竞争市场上,制订标准的国外企业与认同并参与的国内企业之间的不同状态,可见一斑。这种差距,在挖掘机年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差距,又岂止是一句难堪可以道得尽的滋味!而柳工股份总裁曾光安以一句:大中华上下,中国人搏杀,外国人博弈,道出了中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态势,颇令人感慨。不容回避的资金难题业内资金普遍不足,是众多厂家、商家难以回避的问题。无论供应商、制造商还是代理商普遍存在着资金流不畅,流动资金突出紧张的情况,一部分企业到期收不回来的应收款大量增加(有一部分可能会成为坏账),导致企业资金流的中断。这在经营过程中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因此,加强对外部客户信誉度的了解和掌握,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特别应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以及销售管理、客户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得以强化和改善,对于防止账款拖欠和资金风险十分必要。这也是此次年会的一个中心议题。有消息表明,国内一些颇有基础与实力的代理商,纷纷因资金问题而出现经营性困难,几家较有规模的代理商甚至宣布经营性亏损而不得不负债经营。主机制造商因此下了整合代理商的决心,并已有多家企业开始付诸行动。因此,业界普遍提出了建立信贷管理机制,以防范、控制风险。业内有识之士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比短期的销量等更值得企业下功夫。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