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命脉还需依靠政府把握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0-14 07:58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杨暗明

嘉宾:北京大学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 路 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刘小玄

嘉宾:北京大学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 路 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刘小玄


A、合资带来了什么? 跨国公司已经替我们辨识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根基、命脉、优势、优良资产、龙头企业在哪里,如果我们还不懂珍惜、不知觉醒,那最后留下的只能是遗憾。 刘小玄:最近两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出现排头兵企业被外资收购或者控股的动向。我认为像杭齿这样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如果轻易地被外资以不合理的条件收购或控股,特别是这种收购是以牺牲企业的现实利益为代价,那么就是一种不公平交易;如果是以牺牲企业发展前途为代价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造成行业发展的萎缩,并且丧失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应有的位置。过去杭齿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具有垄断市场的企业,现在却要成为外资控制的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一旦外资的利益与中方利益不一致,外资则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对我国民族产业发展构成威胁。 路风:外国企业在跨国投资上绝对不是盲目决策,他们选择猎物是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的。跨国公司选中杭齿就是因为看中它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对杭齿的认可。 跨国公司为什么要控股杭齿?动机很明显,它要的是“杭齿”和“前进”。 两大品牌占有的中国机械传动产品市场,它想以杭齿的市场份额为基础打垮中国所有的本土品牌。同时还会获得杭齿在四五十年积累下来的优良资产、研发力量和大批熟练技工。那么,这种合资是否能够为中国保留下机械传动工业的根基及其技术能力的产品和产业平台?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跨国公司要控股杭齿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杭齿品牌几十年来所站稳的海外市场。一些中国人不懂或装作不懂的是,技术的优劣最终是要由市场检验的。德国人的技术当然有优势,但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上,这家跨国公司的液压传动产品就是卖不过杭齿的。杭齿基于自己能力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中同样是有优势的。跨国公司一定要尽快得到杭齿,因为它在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南亚的市场占有率远不及中国的杭齿,不在中国分到“这杯羹”,它的全球竞争业绩就会受到限制。这个逻辑其实是所有跨国公司觊觎中国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共同想法。 B、国企的价值 国有排头兵企业到底值多少钱?这样的企业不是一件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因为它承载着几十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 路风:分析杭齿合资这个案例,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像杭齿这样的国有排头兵企业到底值多少钱?首先,这样的企业不是一件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因为它承载着几十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国有企业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最后,即使要出售,这些国企是按照市场价值来定价的吗?我们来算两笔账: 第一笔账:根据某跨国公司和杭齿初步拟定的合资意向,合资公司总资本规模在6亿元左右,杭齿占30%股份,也就是1.8亿元左右,但目前杭齿账面净资产是4.3亿元。原因在于某跨国公司只要杭齿的“精华资产”,而把其余的“不良资产”当作包袱甩了出来。这些“不良资产”本来是和“精华资产”共生的,是“精华资产”的真实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跨国公司并没有支付这个成本。 第二笔账:近年来,跨国公司不断地在中国呼吁要尊重知识产权,但在收购中国企业时却并不尊重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计算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杭齿拥有两大知名品牌“杭齿”和“前进”,均有良好的逐年增长的市场业绩。但根据合资意向,跨国公司在合资期限内将免费使用杭齿的这两大品牌,而规定的合资期限居然是“无限期”!如果忠实地遵守跨国公司谆谆教诲的游戏规则,那么在这“无限期”内,由跨国公司控股的合资企业应该向杭齿缴纳多少使用这两大品牌的费用?此外,杭齿还有积累了近50年的技术能力,跨国公司的合资企业吸走这些杭齿的无形资产应当如何做出资本补偿?

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国近十年来的国企合资谈判过程中,不仅跨国公司肆无忌惮地低估中国国企的无形资产,就连属地管理国资的地方政府也同样在低估自己国企的无形资产。举个例子,几年前,杭州一家国企被某挪威公司相中协议合资,挪威公司请中国公司评估这个国企的资产,结果是1.2亿元,挪威人不相信中国人,又请了美国资深的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结果一样,挪威人说“早知道你们和他们评估的一样高,我们花那么多钱请你们干什么”。在资产明显作价较低的情况下最终还是政府拍板决定合资,合资后这家国企1.2亿元精华资产被卷走,但合资公司不久破产,被GE收购,积累多年的国资荡然无存。 外国企业在跨国投资问题上绝对不是盲目决策,他们选择猎物是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的。实际上,跨国公司已经替中国政府辨识出了中国装备工业的根基在哪里、命脉在哪里、优势在哪里、优良资产在哪里、龙头企业在哪里,如果我们不懂珍惜、不知觉醒是相当遗憾的。 长远而言,地方政府引外资解决国企改制无疑是饮鸩止渴。被外方控股后,国企的包袱最终还是得由政府和中国企业自己解决。合资企业有“三免五减半”,它交的税和租金还不及因“贱卖”而折损的国资的零头,而且还会导致更多的人失业等。合资究竟能解决国企改制的什么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合资才利大于弊?这些是值得所有政府决策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C、规范并购程序 中国缺少审核外资并购的程序和规则,缺少确定合理收购的价格体系与评估体系,没有把个别企业的并购案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考虑。 刘小玄:对于国企的合资,政策上应该规范收购价格。像杭齿这样不计成本地谈合资,显然是不符合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企业在合资事宜中,应该保持和两家以上进行谈判,无论外资大小,都可以参与。 另外,也可以引进内资,包括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谈判,形成一个竞争的局面,以便综合各方因素充分比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合资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估。国家应该成立一个评估委员会,成员可以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业专家、经济学家、技术专家、法律专家等。通过他们从不同角度的可行性论证、评估,使合资后的企业能在符合国家及民族利益的前提下有更好地发展。 路风:从长期看,中国一定要着手建立审核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程序和规则,把个别企业的并购案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考虑。在国企改革中,国企的包袱问题只能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需要的时间可能比我们现在能够意识到的更长。目前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决不能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轻易抛弃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否则包袱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只能转化为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贱卖国企的行为是非法的 在国有资产的财产权利体系中,企业的管理层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因为他们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路风:我认为,地方政府贱卖国有企业的行为是非法的,我们关注的企业大多是下放地方的原部属企业。即使经过了国有资产的划拨程序,地方政府仍然不拥有对这些企业的完全财产权。原因有三: 第一,这些企业对于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局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具有公共意义。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创建这些企业时都有地理和行业上的双重考虑。虽然今天看来,当时的选择并不都是正确的,但这些企业的产业配套职能早已形成。例如,杭齿是造船、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军用车辆等企业的上游产品供应企业(用流行的语言说,齿轮传动装置属于这些终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冶金产品和机械加工设备的用户。丧失杭齿,那么中国就丧失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组织平台,其影响是广泛的。

第二,即使是简单地把企业看作是可以买卖的商品,它也是一件特殊的商品,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此外,在合资谈判中,在定价之前剥离“不良资产”成了出卖中国企业的一个标准程序。但“不良资产”与“精华资产”原本是共生的,后者的生成离不开前者的存在,所以“不良资产”本来就是“精华资产”实际成本的构成部分。把“精华资产”从账面净资产总额中切出来单独定价,就会因为不计算这些资产的实际成本而低估其价值。把“精华资产”抽出来贱卖给外国企业,这个丧失了生产力的社会成本仍然要支付。谁来付?跨国公司当然不付。如果政府支付,最终就是由全体中国人民来承担;如果政府不付,那么就是由只剩下“不良资产”的企业职工来承担。这难道不是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根源之一?因此,仅按有形资产的账面净资产值来出卖中国企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犯罪! 第三,由于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有任免权,所以企业领导人最终是不敢违抗政府命令的,被迫接受苛刻的合资条件。但是,企业的并购决定必须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同意。 在国有资产的财产权利体系中,企业管理层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因为他们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在处置国有企业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管理层的意见,不仅是因为在国家与国有企业管理层之间存在着资产委托关系,而且是只有管理者才掌握有关企业运营的知识和经验。 E 中央政府产业协调机制缺失 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不断表示要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同时,装备工业中的排头兵企业却一个接一个地被卖掉。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靠什么去振兴中国装备工业? 刘小玄:我认为,如果要合资的话,从国家宏观层面上讲,要注意产业内均衡力量的配置,也就是说不要让外资形成产业的垄断能力。从地方政府方面,应当大力鼓励与合资企业相竞争的其他企业,以保持、提高中国企业在该产业里的竞争力。有一些行业的技术含量比较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不同外资企业、不同技术等多元化力量,使竞争更为平衡,这样才能使合资有利于整个产业更好地发展。 路风:实际上,向跨国公司贱卖国有企业的行为是一股歪风,中央政府应该立刻煞住这股歪风。这种尴尬局面提出一个严重警告:由于中央政府缺少相应监督管理机构,正在失去规划中国工业发展的执政能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是按一个产品一个工厂的方式设立,协调产业链的职能则是由以工业部为主的行政机关承担,而现在原来体制下的行业规划和协调职能却成了空白。在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规模巨大的企业承担了这些协调功能,但一个产品一个工厂出身的中国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能执行这些功能。如果中央政府在这种条件下放弃行业协调的责任,中国企业就成了一盘散沙。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不能仅仅缩减为“资产管理”,因为资产管理无法反映出行业协调、产业配套、技术瓶颈等需要。如果仅仅是资产管理,承载了中国工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就变成了政府资产平衡表上的一堆财务数字,而工业发展所具有的技术的、组织的内容就被一笔勾销。在中国企业还没有成长为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同等规模之前,中国政府是决不能放弃对工业发展的行政协调。 中央政府缺乏行业协调能力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对出售企业和工业资产没有审核机制和程序。在这方面美国人给中国人上了一课:IBM和优尼科都是私营企业,而且都不存在贱卖的问题,但美国政府仍然对它们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进行审查,而且以“威胁”到美国利益为由阻止优尼科出售给出价更高的中海油。所有经济问题一旦牵涉国家利益都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政府责无旁贷要积极解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