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工程机械直接进口额为36.43亿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4%,比2001年的15.5亿美元增长了130%。除了直接进口以外,国际跨国公司等外商又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独资与合资的产品销售额由2001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88亿元,增长了123%,占国内市场的23%。因此国产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由2001年的62%下降到53%。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及企业也发展得很快,规模越来越大。但实际上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1/3的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走向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市场中寻求企业自身的定位,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取得成功的企业,才算得上是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但企业在出口过程中,也必须认真面对目前扩大出口的四大障碍。可靠性和寿命落后于国际水平中国产品的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是令人头疼的事,买的便宜,用的不放心。可见产品可靠性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第一大障碍。目前我国产品在1000h可靠性试验和三包期内的统计资料,平均无故障时间为200~300h,而国际水平是500~800h。大修期寿命,不采用进口发动机,只有4000~5000h,国际水平为8000~10000h,超过200kW的大型产品达到20000h。出口经营不规范,售后服务脱节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统计,2003年经营工程机械出口业务的公司多达3055个,其中国有1598个,出口额占46.4%;三资企业544个,占出口额的42.16%;集体企业210个,占出口额的4.09%;个体企业703个,占出口额的7.35%。由于有这么多的企业参与出口竞争,导致出口混乱无序,售后服务无法到位,在某些地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知识产权面临风险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克隆的产品比较多,很容易遭到侵权指控,出口受到制约。特别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美国的337条款就是一个大棒子。337条款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来说,杀伤力是致命的。如果某一产品确实存在侵犯美国诉方的知识产权,引发美国国际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则其他不单独被诉的企业也将失去在美国市场的准入资格。因此出口企业一方面需努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同时也应随时进行专利检索和市场调查,弄清竞争对方或潜在竞争者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情况,是否有侵权行为。国际通行标准认证任务艰巨
能否获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的通行证是出口的又一大障碍,其中CE认证标志是被允许进入欧共体市场销售的通行证。对于已经获得加贴CE标准进入欧共体的产品,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也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者将被禁止或限制进入欧共体市场。在环保排放标准方面,包括尾气排放、噪声、振动等方面,进入欧洲、美国市场都要达到相应的欧Ⅱ标准。噪声及振动在不同地区还有地方法规。另外将要推行的SA8000国际认证,内容包括劳工与工资、健康管理等问题,这也将成为反倾销起诉的关键认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