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国内钢铁产量将下降5%以上,钢铁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0%以内。”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前任会长吴溪淳参加国际海运(中国)2005年会时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吴溪淳介绍,我国钢铁生产能力已然超过4亿吨,而自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逐月下降,10月上旬价格已比2004年同期水平下降20%以上。他认为,我国钢铁价格已经是世界各国最低水平,严重供大于求。
“目前钢铁产能过剩源于2004年前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刺激的惯性。”据吴溪淳介绍,中国钢铁生产从2002年至今,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率。彼时钢产量如此庞大的增长率源于我国房地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年均20%的增长率和机电产品出口年均30%以上增长率的支撑。
但“2004年我国钢铁生产已有‘发烧’征兆。”吴溪淳说。2003年中国净进口钢材和钢坯折合成粗钢相当于3655万吨,但在2004年这一数字降为1383万吨,而且国内可以将45%增加的钢产量用于顶替出口和增加出口。“这和前几年增产的钢全部用于满足国内市场新需求形成鲜明对照。”
武汉大学商学院院长周茂荣认为,钢铁产量只是相对过剩,这是我国经济“高耗能低附加”增长方式的缩影。今年9月份,我国平均日产钢仍达101.19万吨,相当于年产3.69亿吨的水平。钢产量增长呈“傻长个”的状况,质量没有上去,造船业对钢材的需求大部分还是通过进口满足。他认为,对于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区域而言,其优势资源配置应向优势企业集中,适度淘汰部分“赶不上趟”的企业有益无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