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宏观调控?这是一年多来经济各界始终关心的问题。虽然从来就没有过一个正式的辩论会,但在媒体上不同意见的交锋却始终在进行着。 毫无疑问,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是有成效的。第一,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过热的增长势头开始明显回落;第二,一年多来持续加速上升的物价水平也出现迈入了慢行道;第三,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有效地缓解了长期以来第一、二和三产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开了好头。 尽管如此,经济界对这一轮政府的宏观调控异议还是很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说法: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但实际上应该以市场手段为主;这次宏观调控打击了非公有制经济,而发展壮大了国有经济;政策调控犹犹疑豫,错过了最佳时机。…。 针对上述异议,宏观调控部门给予了适当的回应,发展与改革主任马凯同志前不久在中国人民大学作了一次演讲,其中专门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八大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并且强调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基本特点是“发现早,动手及时,见效快,代价小”。 宏观调控部门对社会上争议给予正面回应,这种做法在过去很少见。从实际情况看,它也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界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背景、动机和目的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不合逻辑、不却实际的盲目批评意见都已销声匿迹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今年全年9.3%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与改革开放25年的9.4%的平均水平相比,还略有不如,经济根本就不存在着过热的问题,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宏观调控。但随着自然资源与经济可持续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也不断为人们所重视,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呈现出了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态势。 不过,对宏观调控政策的争议依然在继续,争议焦点逐渐集中在市场调控、行政调控和法制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实际上,这也确实是我们需要搞清的课题。 本次宏观调控与前几年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即我们不仅运用了市场调控的手段,而且还运用了部分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其中,在“管住信贷和管住土地”政策实施过程中,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问题也就因此而引出,尽管实际效果显著,但人们还是有疑问:“在大力推进市场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为什么还要回归行政调控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很有一定的感染力,如果不加细想,就很容易让人对综合宏观调控产生疑问。然而,实际上在大力推进市场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市场改革还没有到位,市场失灵的现象会经常性地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一些包括行政在内的非市场手段进行政府综合调控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而在笔者看来,综合调控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开始了改革攻坚战,政府改革、金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和财税改革全面展开。但任何改革都需要付出代价,零成本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在改革攻坚战中,由于旧的体制正被打破,而新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问题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它们却都是市场机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虽然它们有时会以经济问题的面孔出现。就拿这次经济快速升温来说,一些地方的行为就是重要的诱因。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着《博弈宏观调控》,其中提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多种博弈,分别存在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投资者与中央银行之间,以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而在这多重博弈中,核心是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历史所罕见的。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始成为了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国际投资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的热钱涌入境内,使得货币政策陷入了极为被动局面。作为一个间接影响,国内利率的调整时间实际上也因此被推迟,并导致了银行储蓄的大量分流出去。这些进入了所谓的“体外循环”圈内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房地产投资过热,减弱政府有关政策的调控效果。另外,由于外资企业几乎并不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约束,在一些政府禁止上马新项目的领域,外资企业却不断地增加投资。这也是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太明显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油价和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使得物价难以降温。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政府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必然是事倍功半。 另外,中国宏观调控进入了一个由笔者自己定义的“金色的迷茫期”。中国人均GDP于2003年迈过1000美元大关,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的时候是所谓的“黄金发展时期”,许多国家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才成为发达国家。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调控的“迷茫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往往也是国家需要大转型的时期,随着生活由温饱逐渐步迈向小康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各种诉求同时也会发生变化,因而会推动社会、政府、体制等进行转型,从而使得一切成熟的理论在这里都没有多大用武之地。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都需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应对从未见过的经济现象。 总之,我个人认为,在改革没有完成任务之前,综合调控方式应该会持续一段时期,这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所必须。从近期看,为了避免综合调控带来的负作用,我们应当明确一个原则,即:在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不用法律手段;在法律手段能起作用的时候,不用行政手段。从长远看,我们则应该加快改革进程和完善法制建设,从而为政府的综合调控回归市场调控创造条件。 具体到对明年的展望,由于美国总统布什获得了连任,通常美国新总统依例需要表演的对华强硬的政治过场戏,就可以了。另外,布什的连任必然导致美国主要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按惯性运行,从而会极大地减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一切将使得我们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由于综合调控政策从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明显见效果,一些既定的政策预计将继续得以保持:一是保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不变;二是实现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对经济发展既不踏油门,也不踩刹车;三是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调整利率或者汇率生成机制;四是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五继续管好土地,以防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快速反弹。 另外,明年以改革促发展是主线,其中加速政府改革是关键。在经济方面,完善投资体制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将成为重点。这一切会使得明年的宏观调控环境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可能还会遇到许多的全新问题,需要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精神去解决它。当然,我们在此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只摸石头不过河,甚至摸石头只是为了浑水摸鱼”的做法!它们只会增加改革成本,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妨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高辉清: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宏观调控?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宏观调控?这是一年多来经济各界始终关心的问题。虽然从来就没有过一个正式的辩论会,但在媒体上不同意见的交锋却始终在进行着。毫无疑问,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是有成效的。第一,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