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我们期待什么?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1-15 17:48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韩金池

2004年年底,中国工业经济可谓大局已定。那么,如何看待2004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细数我们的得与失?又怎样来展望新的一年,预测2005年的中国工业经济,让我们的脚步走得更踏实、更稳健,有更多的收获?纵观今年中国工

2004年年底,中国工业经济可谓大局已定。那么,如何看待2004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细数我们的得与失?又怎样来展望新的一年,预测2005年的中国工业经济,让我们的脚步走得更踏实、更稳健,有更多的收获?纵观今年中国工业经济的热门话题,宏观调控是政策导向的主线,能源运输紧张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自主开发缺失是"老大难",人口大国却出现民工荒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如此等等。从今日起本报在一版开设专栏《盘点2004·中国工业经济八问》,选择宏观调控、产权改革、工业品价格、能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外贸、资金等八个与中国工业经济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盘点与展望。这八个方面不仅是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今年与明年影响中国工业经济走势及存在问题与变数较多的关键所在。让我们盘点2004年的同时,也给2005年更多的猜想。 宏观调控是2004年中国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与以往历次宏观调控不同的是,本轮宏观调控一开始目标就十分清晰,即防止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大起大落,以拉长经济增长周期。实际操作中,坚持有保有压的方针,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并用。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施行,不仅保证了2004年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为2005年的发展和改革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效果全年经济运行平稳 及早动手,实行预调和微调,是本轮宏观调控的一大特色。本轮宏观调控始于经济尚未出现总体过热,只是局部有过热苗头之时,而两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抬高部分过热行业准入门槛等措施则具有明显的微调、点刹车的意味,体现了中央政府以市场手段调控经济的初衷。 然而,当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3%,以及震惊全国的铁本事件曝光之后,经济调控手段开始显得难以奏效,行政手段逐渐出台。尽管这些行政手段为某些经济学家诟病,但是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话说:"还真就是它灵。" 部分行业盲目投资的势头被打压下去以后,物价上涨的势头却有增无减。至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4个月突破5%的通货膨胀警戒线。于是,关于上调利率的呼声又渐渐高涨起来。其实,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范剑平在3月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指出,遏制过快的投资增长,单靠行政命令是难以奏效的,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采取经济手段,利用利率政策,调节利率。只是提高利率既抑制投资又产生抑制消费的负面作用,加上中国独特的投资体制,使得政府在动用利率手段时颇为踌躇。甚至央行于10月底决定提高利率时,也仅仅是"意思意思",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各提高0.27个百分点,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 但是不管怎么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一季度的9.8%下降到二季度的9.6%,三季度更是下降为9.1%。经济学家认为,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进一步下降到8.5%,全年有望定格在9.2%左右。全年经济运行平稳,这意味着总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都在改善,从而为明年的发展和改革铺平了道路。 挑战明年经济增速将减缓 尽管今年的宏观调控为明年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了良好铺垫,但是诸多不确定因素仍对明年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明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减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上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速大概将减少0.6个百分点。而高盛公司在不久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则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预期下调到了8.1%。 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每减少1个百分点,就要减少100万个就业机会。尽管减少几十万个就业增量机会对于我们7.5亿的就业规模来说数量上并不大,但是其示范效应却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没有发生严重通货膨胀,并且10月份物价涨幅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明年物价有没有可能反弹?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性。对于物价反弹的压力,陈东琪认为,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角度看,成本推动的压力会更大。要保持明年物价的基本稳定,使其控制在1%~5%的水平,最好是3%,工作难度还相当大。 明年的进出口贸易形势也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公布的秋季报告中指出,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慢。在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均将下降,欧元区则将维持在今年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产品的出口空间将会缩小。尽管中国有较强的出口实力,但就总量来说毕竟将会减少。 体制的障碍也是我们明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陈东琪认为,明年的经济增长要持续下去,除了要面对资源约束之外,体制约束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今年的煤电油运紧张实际上也是由于体制问题。随着履行入世承诺的时间越来越近,体制方面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对策走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的道路 如何选择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此不少经济学家已经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认为,宏观调控还是应该回到以利率和汇率为代表的市场化参数上来。陈东琪则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明年的工作要点,即实现总量平衡,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制度创新。 从总量平衡的政策角度讲,陈东琪认为应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的政策。他说,要通过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实现总量平衡。在财政政策方面,比如说国债发行,总量上可以有所缩小,但也不能太少。因为如果明年的经济景气度稍有下降的话,社会投资增长的力度就可能会减弱,那反而需要政府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可以考虑1000亿元左右的国债量。另外还可以考虑在税制方面作一些调整。至于货币政策,则应根据货币政策的特点,相机抉择,但总的来讲也是要保持稳健。 在结构调整方面,陈东琪看好"两个拉动"。一个是服务的拉动,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明年经济增速下调,就业机会减少,怎么办?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哪怕是同样的GDP,相对于制造业来讲,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更大,吸纳的劳动力更多。另一个是消费的拉动。要在消费上多做文章,逐步形成消费拉动投资的经济发展良性循环。这样,产业方面服务拉动,需求方面消费拉动,结构调整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明年经济的稳定发展,还需要体制的保障、体制的拉动和体制的创新。陈东琪认为,特别是要打破垄断,解决应对国际上诸如反倾销等问题。还要规范价格竞争秩序,严格控制大公司价格联盟的垄断定价行为,防止出现垄断式通货膨胀。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