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重大意义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1-16 16:23   来源:中国工业报

宏观调控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工程机械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而这次宏观 调控恰巧与工程机械景气周期变化规律同时而来,对工程机械行业中部分机种有冲 击、有影响是必然的,我们应对行业中薄弱环节进行反思和调整

宏观调控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工程机械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而这次宏观 调控恰巧与工程机械景气周期变化规律同时而来,对工程机械行业中部分机种有冲 击、有影响是必然的,我们应对行业中薄弱环节进行反思和调整,为我们行业进一步 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自2004年4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在我国工程机械 行业引起了很大震动,于是乎要不要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 热情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趋势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连 续四年产销量井喷式飙升现象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以求得国民经济 和工程机械不致于发生严重问题而能健康平稳发展成为全行业谈 论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猛过快、工程机 械行业产销的井喷现象就像一辆超出额定速度在公路上飞奔的汽车一样,若不急刹车,必然会发 生车毁人亡的大事故。为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司机采取急刹 车是一种完全正确的应急措施。目前我国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就 是这样一种避免国民经济发展过热而造成巨大损失的及时应急措 施,无疑它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健康向前发 展的正确积极的措施。以下我就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1.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国民经济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和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一 样,不可能永远是直线上升,也不可能总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 潮延续下去;而它们总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的,波浪 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即使是经济实力很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势 头很好的新兴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就连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美国经济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经历过上个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危机和90年代的经济不景气,所以任何国家的经济 发展都是张弛有序、冷热交替、快慢轮回以及高速发展与平稳调 控互动地进行的。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以该国决策者和经济 学家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和控制的,而是由该国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和市场供需双方的矛盾转化以及市场需求决定的,且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我国进行的宏观调控是一种收缩型调控,也就是中央 采取一些紧缩措施对市场经济中一些发展过热、速度过快、失去 平衡的部门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控制,使 其能在几年时间内回到健康有序、速度适中的运行轨道上来, 推动国民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所以这次宏观调控是及时而 必不可少的一种正常经济措施。 我国国民经济自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进行过 若干次宏观调控;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根 据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曾进行过五次宏观调控,其 中四次是收缩型调控,一次是扩张型调控,其时间跨度分别是 1979-1981年、1985-1986年、1989-1990年、1993年下半年— 1996年、1998-2002年,这五次宏观调控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工程 机械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每次宏观调控后,我国 国民经济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都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因此, 这五次宏观调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们应理解宏观调控的正确含义,它是中性概念,它包含了 限制与发展、紧缩与扩张、后退与前进几方面的内容。它的立足 点是为了发展、避免故障、制造新的业绩和辉煌。把它片面理解 为收缩、下马、关闭是片面而错误的。所以当前我国进行宏观调 控是我国市场经济向前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也都有其积极意义和 作用的。


2.宏观调控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 我国于2004年4月实施的宏观调控,既不属于全部下马(类似于经济危机性质),又不属 于全面紧缩的大落局面,而是对许多建设项目有保有压;其调 控对象不是针对国民经济中的所有行业,而是部分行业,这次 调控的主要对象是钢铁、汽车、水泥、银行信贷和土地审批等 方面,而不是工程机械行业,但由于国家撤消了4813个经济开 发区、严格土地审批制度、新开工项目锐减,取消了工程机械 的银行按揭销售,这样自然而然地牵涉和冲击了工程机械行 业中的部分产品,对工程机械行业造成影响,但毕竟它是属 于收缩型与扩大型并存的一种综合式宏观调控,主要是对挖 掘机、装载机和推土机等机种有冲击,使其销售在2004年4月 以后明显下降;而交通能源、运输等行业则不受影响,发展势 头较好。而工程机械中筑路机械和路面机械也不会受到宏观 调控的影响。以受冲击较厉害的挖掘机行业为例,近年来,挖掘机一直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其增幅更是达 到了约80%的峰值,其销量达到了60000台左右,自2004年4月 宏观调控以来,挖掘机销量直线下滑,2004年5月份挖掘机销 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6月份其销量仅为5月份的2/3。 但是对于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建设项目,并未 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如铁路、公路、电力、水利、能源、农业、 城镇建设、环保建设,在以后的2-3年内,国家对其固定资产投 资仍将快速增长,这就是说宏观调控将要保护这些行业。 2004年宏观调控对工程机械行业中部分产品造成的负面 影响,将会在今后几年中显现出来。我们以2003年工程机械 有关产品的销量作为基数,便可预测此次宏观调控的走势了。 2003年我国工程机械几大类主要产品的销量是:挖掘机60000 多台、装载机83000台、推土机近7600台、压路机近12000台、 摊铺机为1200多台、平地机1700台、叉车33000台、轮式起 重机近11000台、拖式泵3500台、泵车1000多台、搅拌楼(站) 1000多座、搅拌输送车近7000台,塔式起重机近12000台。以 上这些数据显示了当前我国建设项目对工程机械的基本需求 量,它不可能因宏观调控而全部急剧下滑,而部分产品的销 量下滑,亦属宏观调控中的必然现象。现将我国工程机械有 关产品在五次宏观调控中的销量列表如下,便可看出宏观调 控对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塔式起重机、轮式起重机和压路机的销量走势是有影响的(见表)。 表 1978~2003年工程机械产品历年销量 年份

挖掘机

装载机

推土机

塔式起重机

轮式起重机

压路机

1978

1437

1315


1909

481


2692

770

1979


1554


2021


2307


911

2911

1100

1980

1145

3212

1437

966

2752

2725

1981

586

1035

692

700

1572

1784

1982

953

1625

983

698

1671

2278

1983

1550

2013

1582

893

2290

2509

1984

1700

3013

1886

1278

2868

2586

1985

1669

4678

2489

1116

4167

3031

1986

1488

5771

2370

1250

3885

3330

1987

1762

6460

2860

1331

3849

4499

1988

1579

7979

3434

2143

4344

4524

1989

1632

8099

3584

841

3146

4010

1990

1134

8913

2772

1050

3067

3246

1991

1478

9913

3548

2330

3615

2410

1992

2287

14254

4629

5490

4726

3038

1993

2368

16738

4249

6234

5403

4742

1994

2110

13453

3379

6788

4686

4254

1995

2366

16286

3156

7928

3502

3667

1996

2420

16887

2976

7696

2459

3416

1997

3818

17694

3244

5119

2428

3728

1998

4229

17384

3318

4830

2548

4416

1999

5988

18819

3174

4693

3148

5885

2000

7926

20857

2941

7494

3931

5592

2001

12397

26352

3170

9738

4047

6031

2002

19710

43348

4798

9830

6426

8907

2003

34800

82000

6277

9577

12164


3.对宏观调控冲击工程机械行业部分产品的反思
最近几年,特别是2001-2003年这三年,我国工程机械产 销量急剧上升,2001年工程机械全行业销售收入为560亿元、 2002年为773亿元,2003年为1036亿元,也就是说2002年销售额比2001年增长38%,而2003 年销售额又比2002年增长34%,2003年销售额比2001年销售额 增长85%,这真可谓是一种井喷现象。2003年我国工程机械主要 产品总销量为14.8万台,市场销售总量为15.5万台,市场总销售 额已达1036亿元。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程机械 市场。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等主要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96%、65%、50. 2%、64.8%和66.8%,以上增长率表明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一 些产品已达到其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繁荣阶段的峰值,即极限 值。按照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以上列举的有关产品不得不进入其 发展进程中下一个阶段,即萧条阶段。所以目前出现的挖掘机、 装载机和推土机等部分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急剧下滑的现象,符 合工程机械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也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 然。即使我国不进行宏观调控,也会出现挖掘机等机种销量的下 滑现象,这是由工程机械景气周期变化规律决定的,它与宏观调 控无关,只不过这次收缩型的宏观调控恰恰与景气周期变化规律 中的萧条阶段在时间上相吻合而已。 尽管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近20年中发展很快,在国际上来 讲,其产量仅次于美、日、英居世界第四位;其产值次于美、日、 英、德、意、法居世界第七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程机械 市场;而在国内机械大行业中,已排在汽车、农机、电力和石化 通用等之后居第五位;可是从原始性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竞争力、发明专利、两个市场占有率、可靠性和质量来讲, 我们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引 起了我们深深反思。 首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内机械行业中仍处于弱势地 位。我国在1954年就研制出了1m3和0.5m 3两种型号的机械式挖掘机,而我国第一辆汽车比挖掘机晚两年才问世,但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比工程机械要快的 多,2003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为3036.9亿元人民币,而工程机械 在2003年的销售收入为1036亿元人民币,约为汽车销售收入的 1/3。 在2004年评出的中国机械行业500强中,我国工程机械行 业在前100强企业中只有12家(其中还包括4家独资和合资企业)。 进入中国机械500强前100强的企业名单 企业名称排名销售收入(万元)CVA值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2150109.0690.52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4139019.8617.60山东工程集团有限公司37824041.0576.44厦门厦工集团有限公司60348047.0481.42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65348022.0466.74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70367393.6456.55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74515240.0451.96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7338211.0444.24大宇重工业烟台有限公司78346314.4444.08合肥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79312271.1440.74常州现代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86300297.0429.61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95260956.0420.76同样在2004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及“世界经济论坛”共 同组织评审,评出了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其中工程机械最 具价值品牌只有7个:徐工、柳工、厦工、中联、三一、潍柴动 力和山推(见下表)。 品牌品牌拥有机构品牌价值(亿元)名次徐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77.5862柳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41.66136厦工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40146中联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0.54200三一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19.98280潍柴动力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12.39356山推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1.31374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1500家企业,而进入中国机械行业 500强的前100强中只有12家,除掉国外独资和合资企业外,实质 上只有8家。而在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只有7个,实在是 太少了。而汽车行业中的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和上海大众占据中 国机械行业500强中的前三位,可见汽车行业实力之强。我国工 程机械行业在国内机械行业中仍属弱势地位。


其次,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缺乏关键技术,更没有关键核心技 术,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行业虽几 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都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国产化,变 成自己的独特技术,而仅仅是抄袭照搬别人的技术,一时是德国的技术,一时是日本的技术,始 终没有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且适合国情而高于引进技术的中国工 程机械创新技术。现在国产挖掘机上的关键部件几乎都是国外的 产品,如美国康明斯公司水冷发动机、德国道依茨风冷发动机、 意大利的行走减速箱、德国海卓玛蒂克公司的行走马达、日本精 工公司的回转支承、川崎公司的操纵杆和泵、东芝公司的多路阀 等等,实质上我们行业有些产品是拼装产品或国外件的组装产 品,这样我们行业对国外技术和国外配件的技术依赖度就大,这 种拿来主义的东西一多,就自然而然地减弱或扼杀了自己的技术 创新能力,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哪有自己知识产权并享有专利保 护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核心技术呢?这是我国工程机械的一个致 命弱点,也是导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很难在质上提高和飞跃的死 结。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低下有关,因 为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 存在较大差距。2003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 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国家科技的总体水平是如此,那 么在国内属于弱势行业的工程机械行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状况 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我们行业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在短期内矢志 不移、卧薪尝胆、奋力攻关,研制出具有核心技术的工程机械产 品,那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就缺乏核心竞 争力,这可是关系到我们行业兴衰的大事。 第三,强化、夯实我国工程机械科研机构,增强科研实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行业许多企业只顾抓生产, 抓销售,忙于提高经济效益,这些都是无可指责的,但是他们忘 记了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科研工作,没有成功有效的科研工 作,就开发不出关键技术;没有关键技术,就研制不出来关键工 程机械产品;没有关键产品,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 力就没有我们企业乃至我们行业的生存发展之地……对于如此重 要的科研工作,大多数企业由于忙于抓眼前生产,抓销售而忽略 了它,不重视它,以致我国个别有影响的工程机械科研机构也改 制成为企业单位,市场化了,有名无实了,有的几乎成了一个科 研的空壳子,令人惋惜和痛心。须知,一个好的产品,一项关键 技术,都来源于经年累月、艰苦卓绝,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挫折而 从不放弃的科研工作所获得的成果。如果没有国际上有名的实验 物理大师吴健雄用大量试验成果来证实“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正 确性,那么李政道、杨振宁就得不到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可见科学研究、科学实验是极其重要的,而我们行业偏偏在需要 用科研来研制新产品、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时却忽视了须臾不可 离开的科研工作,工程机械本身涉及到多种学科、多种技术和多 种材质,它是由各种技术和材质经过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而成的 一种复杂结构的机械实体,在其研制过程中涉及到发动机动力 学、液力、液压的流体动力学、土壤切削、有限元分析、模块化设计、疲劳强度、裂纹扩展、断裂、磨削摩擦磨损、热处理、加载试 验、强化试验等等科研实验以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若没有对 这些技术和材质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那根本不可能研制出合格 的工程机械产品,我们就只好靠引进、靠仿制,靠跟踪国外产品 来生存,那就没有中国自己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工 程机械产品了。所以强化、夯实我国工程机械科研机构、增强科 研实力就是我们行业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的大事了。 试验工作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项薄弱工作,试验手段落 后、试验力量薄弱、试验经费短缺、试验数据可信度差等是我们 行业中的通病;现在有个别科研机构已不进行繁琐而耗时耗力耗 经费的试验了,试验室形同虚设;有的基本上是无设备、无人 员、无经费,但还要揽项目,搞什么培训中心、试验基地,令人 嗤之以鼻。日本小松公司从材料的理化分析、强度试验、零部件 的性能试验、疲劳试验和整机出厂试验等的试验设备齐全、试验 程序严格、试验台架比我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试验台架总数还 多。小松公司新产品在总装之前,先试制出若干重要的零部件 (如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终传动等),分别在性能试验台和可靠 性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总装。而 我国大多数专业厂,由于可靠性试验台的品种不全,往往只做重 要部件的性能试验,试验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后就进行总装,然后 进行性能测试、工业性试验,试验中出现故障,只好停机检修,修好了再试,这样既延长样机试验时间,又影响可靠性数据的置 信度。 国外工程机械公司重视科研工作和试验工作,每年投入大量 的科研经费,这种投入占其年销售额的4-6%,而卡特彼勒公司对 科研的投入则占其年销售额的6-8%,这是其产品质量属于世界 一流的坚强保证。而我国各工程机械企业对科研的投入恐怕还不 到行业年销售额的1%。200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为1036亿元人民币,花在科研上的 经费可能不到10亿元吧。也难怪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科研投入太 少,就连我们整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呢?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 年间,我国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50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 36,韩国的1/2;2003年我国年人均科研经费只有韩国的1/7和日 本的1/13,这种低投入是很难支持高水平的科研活动的。没有投 入就没有科研产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就没有技术创新力,就不 能开发出新产品和有竞争实力的创新产品,也就没有科研支撑力 量,那我们行业只好处在目前这种开发实力弱的跟进局面或仿制 局面,亦即跟进效应或仿制效应,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 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不强化和夯实我们行业的科研机 构、重视科研工作,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我们行业是难 以开发出核心产品和培育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来的。


第四,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和 增长方式。因为我们行业长期以来就缺乏有效的科学发展观、行业宏观发展战略和微观详细布署,更没有专门研究行业长远发 展和近期规划的战略谋略家,思想家或专家智囊团。他们有丰富 的实践经验、驾驭复杂环境的能力,他们可起到政府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或企业领导层所不能起到的极关键作用,因他们能策 划、引导、确定并激励行业或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和短期实 施纲要,使这些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能够趋利避害, 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开发优势机种、独特机种,在培育、提升、强 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名义竞争力的前提下,驾驭并控制住国内市 场,有针对性地打入国际市场。这种战略谋略家或专家智囊团要 经常研究行业乃至各主要企业的产量、产值、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营业额和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企业在行业 中的名次、目标市场与竞争实力、企业财力与金融风险、盈利 率与亏损率、培训技工与整体素质、 企业发展后劲与抢占市场先机、预测大环境的风云变化和抵 御逆境及风险的能力,以及企业在社会上、用户中的诚信度、美 誉度和整体形象。若企业没有若干个战略谋略家或智囊团来从事 这种大量繁琐的、务实的、既有战略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规划工 作、研究国外同行的发展势态、营销业绩和发展主攻方向等等, 则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乃至各个具体企业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我国 挖掘机行业之所以被外商冲垮,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业或企业缺乏这种高屋建瓴的战略谋略家和智 囊团。他们既能抵制舆论的误导,外商别有用心的诱惑,又能顶住来自各方,特别是上级行政 部门施加的压力,将企业发展按照客观规律推向健康有序、稳步 前进的正确轨道。这种战略谋略家是极其重要的,类似于西方发 达国家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CEO)或首席信息执行官(CIO)。 我国工程机械中各企业始终没有把物色、选拔、培养和造就这类 高素质决策人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切大的决策几乎都是一把 手或上级权威部门说了算,即使大企业中现有的董事长、总经理 很能干,很有魄力也很有作为(但毕竟是智者也有一失),但是 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具有这种战略谋略家的全面素质和综合才干, 以及见微知著、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洞察力和力敌三军的魄 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个最大遗憾,也是值得 我们深深反思的一个重要失误。亡羊补牢,仍有借鉴作用。我们现在有意识地物色、培养和造就这类高素质的战略人才也为时不 晚,这种谋略家将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今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 献。 在我国加入WTO(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三年的时间中,基于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我们不禁要问: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 是什么?我们行业的最优增长方式又是什么?虽然在过去所制订 的各个五年计划中,也规定了工程机械各机种的在五年计划中应 达到的产量指标,但没有提到采用什么增长方式来实现这个目 标,因此往往这些五年计划中的任务难以实现,有些五年计划基 本上是脱离我们行业在两个市场中、在外资入侵我国工程机械市 场的竞争中的现实,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更谈不到它包含着我 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我们行业协会和有关行业龙头企业也从未探讨过、寻求过、实施过行业或企业最优的增 长方式;虽然这三、四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过前所未有的井 喷增长,但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强劲内需拉动的结果,而不是按事 先我们所规划和预测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激发的增长方式所产 生的自然结果。这是我们行业的又一个遗憾,也是值得我们深刻 反思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比方说,我国在“十五”计划期间科 技发展总体战略是:调整科技发展思路、实施人才、专利、技术 标准三大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扩大开放,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提高科技的原始性创新能力。这是很明确的我国科技发展总体 战略,但是我们行业却没有指导行业前进的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整个行业认真思考和反思的。


4.利用宏观调控期研究我国工程机械发展问题 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它涉及面 广且任务艰巨,一般都要花3-4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在 我国工程机械中受到宏观调控冲击和影响的行业如挖掘机、装 载机和推土机以及相关的配套行业,应利用调控期工作不太繁忙 之暇来研究行业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这是一个好的机会。我们 工程机械中相关行业应认真研究以下几个具体而重要的问题: 第一,探讨在宏观调控政策下和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我们行业的发展规律。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必然要发生的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和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变化规律都具有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我 们行业已经历过了上一轮从1991-2000年的景气周期变化规 律,它的出现和自然界中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一年四季春夏秋 冬轮回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抗拒,只好顺其 自然,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智慧去驾驭它,预测它,利用其有利因 素,抑制其负面作用。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就进行了五次宏观调控,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还进行过一次 很大的宏观调控,在1958年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 高潮中,并提出5年赶上英国的狂热口号,导致了严重的三年自 然灾害,饿殍上千万,于是在1960年前后提出了“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宏观调控措施,终于赢得了在1963年国 民经济的恢复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所以宏观调控是在国民经 济出现不正常的过热过猛发展而即将出轨时的一种紧急权宜措 施,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不可避免的。这次我国在2004年4 月实施的宏观调控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也是无论如何不可避免 的,我们只好接受它,并在宏观调控中做我们行业应该做而未做 的事情,同样,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在其景气周期变化规 律中的萧条阶段,也是很正常的,合乎其发展规律的。因为我 们行业已经过了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四年的产


销两旺阶段,而自然地步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下一个阶段,即萧 条阶段。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变化规律有四个相互衔接的阶 段,即产销两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新的繁荣兴旺阶段。 工程机械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四个阶段构成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 往复过程,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是不以行业中任何企业、任 何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种景气周期的时间有长有短, 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冲击力、影响力和作用力有强有弱,有大 有小,这取决于当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被其它行业拉动 内需的力度大小和国家投资、民间投资的多少以及工程机械行业 本身实力与发展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基本建 设和五大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和目前各项工程的运行状态, 以及今后国内外两个市场对我国工程机械需求量的程度,客观地 来预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周期变化规律。就前四年(2000- 200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所处的兴旺阶段而言,它决不可能长 久地保持下去,这是必然的,这就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相互更迭 的自然规律一样。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的兴旺阶 段,无论行业怎么欣赏其火爆和井喷的产销局面,也一定会走向 其反面——萧条阶段,这是行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必然 规律。不管有没有2004年4月实施的宏观调控,工程机械行业景 气周期变化规律中的萧条阶段也是一定要到来的。我们行业目前 只能尽最大努力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来缩短萧条阶段,减少萧条阶段所造成的损失,在此阶段做一些调整、补充、巩固和提高 行业素质和实力的工作,使其早日过渡到复苏阶段,这就是我们 行业应尽的责任和努力。在此期间,我们要认真总结、研究、探 讨、发现在宏观调控和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的一些新特点、新的 苗头、新的启发及新的规律;找出我们行业发展中新的优势和新 的突破点以及研究我们行业应与时俱进开发哪些新产品、新品 种、完善有关机种的系列、淘汰过时的产品和系列,打下我们行 业在今后的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基础。 第二,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有关企业 的整体素质和防范、抗击风险的实力。企业的整体素质既包括领 导层的领导水平、管理水平、文化素养和工人们的技术水平和实 际操作能力。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因素很多,但关键因素是领 导,也就是说取决于该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在21世纪高新技 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而促使传统产业更新换代,提升竞争力的时期,而我 国工程机械行业基本上属于传统产业,如何用信息产业改造这个 传统产业,如何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工艺来研制优质工程机械 产品,是摆在各企业领导层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在21世纪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激烈竞争中,特别是我国已入世的今天出现了国内 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化的形势,我们工程机械行业如何提 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74.7%提升到80%左右,又如何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提升到2-5%,其关键也在于各企业 的领导。如何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用户需求的、既有先进性、又 有实用性的、既能创出引领行业潮流的品牌,又能造福用户的工 程机械新产品,创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且能培育并增强企业创 新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在于各企业的领导。能在宏观调控和 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的不利形势下,敏锐地洞察市场的风云变 化,预测景气周期变化规律的临界点、转化点、化被动为主动,变 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领导整个企业走出困境,步入新的发展轨 道的关键也在于各企业的领导。如何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开发 新产品时所采用的仿制效应,跟踪效应所研制的拼装品、组装品 而改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含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式的优质工程 机械产品,力避新产品开发中的同质化、趋同化倾向,而追求各 具特色的差异化产品,拓宽开发产品的思路,力争每年都能开发 出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既有美学设计特色,又能吸引用户购买 欲的新颖美观大方且质优价廉的产品,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关键 也在于领导。由此可见,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很多,但核心 的关键仍在于领导。因此,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层的领 导水平、决策水平、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用人和育才观念、驾驭 市场能力、科学发展观、预测和防范经营风险以及扭转逆境、转 危为安的魄力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需要认真学习和培养以 及总结长期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成的。要想获此高素质的本领,也不一定非要到国外去攻读MBA,在国内的高校培训 班、讲习研修班中亦能学到;善于学习者,自学也可学到这些宝 贵的知识,现在各级企业的领导正好趁宏观调控闲暇之机抓紧学 习、充电,以便下一步更好地领导企业克服难关,大展宏图去创 造辉煌。另外也好利用这段宏观调控的闲暇时机,培训技工,使 其能掌握更多更好的技术和工艺,使其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工艺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培养出一些高级技师级别的工人专 家或行业中鲁班式国宝人才。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与飞速发展 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形成了极大反差,更与市场经济竞争所需 的高精尖优质产品极不相称,而且这种状况还呈下滑趋势。如老 工业基地辽宁省国有企业659万职工中,高级工仅占5%,工人技 师仅占1%,高级技师不足0.1%,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达30%以 上的比例相差甚远,而在美国、日本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中, 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比例分别为35%、50%和15%,而我 国国有企业中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比例分别是4-5%、45% 和50%。看了这一组对比数字,我们就清楚了为什么我国大部分 机械产品(包括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总是难以提高之 故。工人技能素质长期偏低直接影响产品(特别是出口创汇产品) 的质量、事故发生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可见技工素质与技能 是何等重要。须知,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三高”人才,即高 级管理人才(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和首席信息执行官)、高级设计人才(总工程师、总工 艺师、高级工程师等)和高级技术工人。既然高级技工在企业中 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行业为何不采取一些积极措施 促其快速成长呢?我们需要建立起技工培训、考核、使用和提高 待遇的激励机制,以便培养出一批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来。我 们就要利用这次宏观调控有的厂家停产,有的厂家生产任务不忙 之机,举办各种培训班来培训工人,并在全社会、全工程机械行 业营造一种当技工光荣、爱岗敬业、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使一 批像青岛港的许振超、上海机床行业的李杰那样优秀的技工脱颖 而出,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研制优质产品的生力军。 第三,研究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策略和具体出口措施,为今后 扩大工程机械的出口做好充分准备。国外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机电 产品,尤其是工程机械的出口作为一项创造财富、提高知名度, 展示其技术水平和显耀其民族自豪感的战略措施。美、日、德,甚 至韩国都是这样做的,通过出口增强国家实力。日本去年的海外 出口等收益就等于我国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见出口所获得的 经济效益之高。 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要想在质量和可靠性上有大的突破和提 高,我们行业要想大发展并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且占领一席之地 的话,我们必须重点抓工程机械的出口工作。只有到国际工程机 械市场上去竞争、去拼搏、去摔打,才能造就并培育我国工程机 械行业的出口实力。


客观地分析我们行业的实力,不难发现一些既令人兴奋异 常又使人扑朔迷离的现象。在国内,200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为 560亿元,2002年全行业销售收入为773亿元,2003年全行业销 售收入为1036元,可谓年年攀升,其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 上,在国内机械大行业中的排名仅次于电工、汽车、石油通用和 农机等列在第五位,可谓是一个充满发展活力、开发潜力无限的 快速飙升的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行业也奋力开拓出口市 场,2001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6.89亿美元,2002年我们行业 出口额为7.43亿美元,2003年我们行业出口额为10亿美元,同比 增长40%左右,这可谓是一个大的跃进。同时我国工程机械出口 额占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在缓慢地攀升,从0.6%到0.9%再到1. 25%,但这种份额是与我们这个大国、这个大行业极不相称的。 与工程机械出口大国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甚至韩国相比,我 们行业的出口份额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从国际上来讲,我国 工程机械行业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势行业。何故,原因是多 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与我国整体出口形势、出口谋略和出口 措施有关。总体上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 后,我国外贸出口是有成绩的,但存在问题也很多;正如2004年 11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广播的那样:“我国外贸出口对外依存度为 60%,超过美日两国三倍多;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缺乏自主品牌、价 格一路下滑,贸易摩擦增多;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可达10000亿美元,利润1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受到反倾 销投诉最多的国家。以上所报道的内容,就是我国外贸的一个真 实写照。 结合以上情况,我们来观察一下2004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 的具体出口实例。柳工2004年上半年出口大幅增长,出口装载机 121台,创汇436万美元,这半年的销量已超过2003年全年的出 口量。该公司生产的CLG型装载机是国内首家获得世界上最严格 的欧洲市场准入证CE认证的产品。2004年8月,柳工出口乌兹 别克斯坦共和国42台CLG230型挖掘机,总价值2300万元多人民 币。 一拖洛阳建筑机械有限公司12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出口荷 兰,这是我国压路机首次出口西欧发达国家。 截至2004年7月底,徐工出口各种型号装载机突破150台, 同比增长95.39%,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国内同行业中稳居第一。 目前法国又与徐工集团签订了购机合同,这是徐工装载机在2004 年5月通过欧洲“CE”认证后,首次打入欧共体市场,实现了出 口的新突破。同年徐工5台塔式起重机出口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创汇1400万元。 2004年1-7月,三一重工泵送机械和路面机械的出口销售额 达700万美元,较2003年同期增长6倍,到目前为止,三一重工 包括平地机、压路机等路面机械在内的工程机械产品均已实现出 口。 以上就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龙头企业徐工、柳工、三一重工等在2004年1-7月的出口概况。全行业出口整机不超过500 台,出口金额不到2000万美元。我们行业2004年出口额能否接 近或达到2003年出口额的10亿美元,的确是行业极为关注的问 题。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工作一直打不开局面,一直是在占有 国际市场1%左右份额上徘徊,的确是值得我们忧思和反思的一 个大问题,更是困扰我们行业走向国际市场而又无力突破各种桎 梏和藩篱的现实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宏观调控较有闲暇之机,来认真探讨和研 究我们行业的出口工作。我们行业开展出口工作已将近20年的 时间了,为什么到现在这项工作还是踯躅不前呢?原因是多种多 样的,但根本的原因是整个行业和有关企业重视不够,在口头上 喊的多,做切切实实的出口工作的少;在文章中大叫建立代理制 的篇幅多,在行动上如何筹划打入有出口前景的国家实践少;把 出口工作看得简单容易的多,真正了解并体会出口工作难的人 少;等外商主动找上门来购买我们产品的人多,而主动到国外重 点国家开我们工程机械产品的展示会或展览会的少;对我国计划 经济时期的营销方式懂得多,对国外竞争市场的营销方式、买方 市场、卖方市场、现金支付、易货贸易、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转 帐贸易、离岸价格、到岸价格、倾销与反倾销、无理起诉与据理应 诉、WTO所规定的贸易保护条款、301条款、美国的UL标准认 可和加拿大的CSA标准认可、贸易壁垒、价格欺诈和违约毁约的 少;而懂得用WTO条款和卖方国法律来进行贸易投诉、打国际官司,向违约方索赔,进行法律仲 裁来解决出口纠纷的更少。以上这些都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工作 的弱势和不利之处,大大妨碍了我们行业出口工作积极有效稳妥 的进行,我们要利用这次宏观调控闲暇之机有意识地补上这些 课,为今后行业出口工作打下基础。


第四,拓宽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新的发展空间。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20大类 产品,它们是: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压实机 械、桩工机械、钢筋和预应力机械、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机 动工业车辆、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线路机械、装修机械、军用 工程机械、电梯与扶梯、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和其他专用工程机 械等20大类产品、280多个系列、17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 是不是以上这些类别、系列、品种和规格已经到头了,已经满足 了我国建设事业的需要呢?远远没有。和国外卡特彼勒公司、小 松公司、利勃海尔公司等相比,我们行业现有的系列、品种和规 格相差甚大;就是和国内蓬勃发展的建设事业的需要相比,也有 一定的差距。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科研试验条件、材料来源和 人员素质等的局限,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研制的产品大多是普通 常用型、中小型,技术水平一般、使用寿命和设计寿命相差较大、 可靠性一般、平均无故障作业时间短的通用型产品居多,而真正 的高精尖产品如机电一体化挖掘机、大型或特大型产品如大型挖掘机、大型装载机、大型推土机、大型翻斗车、大型起重机等产品 则极少,有的产品则可能处于概念阶段;至于市场战略急需型产 品、紧缺特需产品以及国际市场经营所需填平补缺产品等则基本 上是空白;就连我国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高原型、沙漠型、沼泽 型以及灭火型、极地型等工程机械有的刚刚开发不到几年,有的 还未涉足;所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扩充、完善产品系列、开发新 品种的空间还很宽,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发展余地还很大,应引 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和考虑。 而在一个机种中,大中小吨位的比例是不协调的,以挖掘机 为例,目前中大型30t-40t级的挖掘机占7.5%,20t-25t级中型挖掘 机占80.4%,10t-15t级挖掘机占1%,而10t以下的小型挖掘机占 11.1%,而40t级以上的大型挖掘机几乎是空白。目前全国只有四 川邦立重机有限公司(由长江挖掘机厂改制而成的)敢挑重担, 于2004年上半年研制出中国最大型100t级矿山强力型全液压 挖掘机,斗容为6m3、功率为373kw的CE(D)-6型挖掘机,同 时还研制出其它型号CE400-6、CE420-6、CE(D)460-5、CE(D) 550-6、CE(D)650-6、CE(D)900-6型等系列挖掘机,四川邦立重 机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大型挖掘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为我国矿 山开采和大型水利能源工程施工服务。 以铲土运输机械的推土机而论,目前我国已有100、120、130、 140、150、160、170、180、200、230、320马力等11种规格产品, 但我国“十五”规划要求要重点发展和更新120-32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系列产品;发展沼泽地、 沙漠地、热带及高寒地区所需的变型产品;发展70-100马力的小 型工业用推土机;还要发展320马力以上的大型推土机或特大型 推土机。因我国用户怕国产大型推土机的质量过不了关,影响工 程进度,宁愿花高价也要买国外名牌产品。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在 大坝合拢时,就使用从卡特彼勒公司购买的特大型——D11型推 土机。因此在推土机中,还是有许多要扩充系列、开发新品种和 变型品种的工作要做。另外我国工程机械各机种中,几乎所有机 种如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起重机、筑路机械、路面机械、混 凝土搅拌机械、旋挖钻机、盾构机等等机种都存在扩充系列、开 发新品种、发展特需短缺产品的大量工作等着我们的行业去做、 去完成。 此外,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产品可靠 性差、易出事故。我国先进水平的工程机械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 间(MTBF)大约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2-1/3。而大型推土机、大型 挖掘机、大型装载机等大型机种与国外同类大型产品的差距就更 大,国内用户更深有体会,以致国家重点关键工程的施工总不敢 用国产大型工程机械,即使是经过严格考核和检验的产品也是如 此,其原因就是怕事故出在产品的可靠性上。这个可靠性问题是 我们行业长期想解决而始终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我们行业何不趁 此宏观调控之机来探讨并解决此问题。 宏观调控和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变化规律中的萧条阶段,从客观上来讲,它打乱了我们行 业的部署、干扰了发展的进程,对我们现行工作是不利的,是一 种消极因素。但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若我们行业善于利用这个宏 观调控时机,总结我们行业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找出我们行 业、企业和产品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影响我们行业发展的症结问 题,加以解决。并按现代企业要求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 调整,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 极,促使行业和产品健康有序全面协调地向前发展。倘若如此, 这就是宏观调控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