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品牌如何抗衡国际品牌?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1-24 19:30   来源:精英智汇公司  作者:曾祥

增速趋缓、市场销售形势急转直下已经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将销售淡季提前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认为工程机械是政策导向性很强的一个行业,换句话说就是“靠国家政

增速趋缓、市场销售形势急转直下已经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将销售淡季提前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认为工程机械是政策导向性很强的一个行业,换句话说就是“靠国家政策吃饭的行业”。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怎么吃好政策饭?事实上,最近几年工程机械市场出现的“井喷”状况,让不少企业赚足了钱。但遗憾的是,好效益并没有给多数企业带来大的进步,大多数本土工程机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一旦市场出现低潮,抗风险能力差的本质就暴露无遗。

只有知名品牌没有强势品牌和服装、家电等行业一样,中国是工程机械生产大国,但不是工程机械强国。国内工程机械用户熟知的徐工、柳工、三一、中联等明星企业,只能算是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而已,与世界强势品牌的距离还很遥远。

如今,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堪称是世界知名品牌的竞争舞台,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都进入了中国市场,攻城拔寨,一路高奏凯歌。挖掘机是最典型的例子,95%以上的市场都被外资品牌占领了,如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现代、沃尔沃、神钢等,而国产品牌几乎不见踪影。作为当今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产品,装载机得益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和国内成熟的配套,目前还能依靠价格优势占据95%以上的市场。但是,随着卡特彼勒全资收购以生产高档次装载机闻名的山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从前貌似铁板一块的装载机市场也逐渐出现裂缝,开始有了外资品牌。

更应引起人们警惕的是,卡特彼勒的胃口绝对不止山工一家,传闻中收购的对象还包括其他国内装载机巨头,通过收购能够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并成为全球装载机市场无可争议的老大。事实上,卡特彼勒仅仅是外资品牌发动新一轮中国市场攻势的先锋,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大有人在。反观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真正能够靠实力说话的企业有多少,拥有高价值品牌的企业又有几家?

只有价格竞争没有品牌竞争

自长虹在彩电行业发动价格战以来,价格战几乎成为国内任何一个成熟行业的竞争主题,工程机械也难以幸免。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大多习惯于“跟风”,只要是畅销产品,往往会一哄而上。缺乏特色的产品只能落入同质化竞争的圈套,最简单也是见效最快的获利途径就是拼杀价格。

长期的价格战,给用户确实带来了眼前的实惠,但也培养了用户的“非忠诚度”,很少用户会在使用中选择同一品牌的产品。记得法国标致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有一段精彩的评论,他认为标致汽车之所以敢于败退之后重返中国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汽车用户还缺乏品牌忠诚度,品牌在用户选择汽车产品的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很次要的因素。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同样如此,甚至比汽车市场更加缺乏品牌竞争,大多用户在选择产品时的第一标准就是价格。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用户往往认为产品只有品牌名称的不同,而实质上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只要价格低,就是好产品。

对于企业来讲,长期参与价格战也面临危险:一是工程机械不同于其他产品,需求总量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扩张,企业依靠规模来提高利润水平只是暂时的,最终还得必须依靠品牌价值;二是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受影响的不仅是企业自身,还有代理商。长此以往,依靠价格战扩张规模,很可能是在提前透支未来竞争力。

只有短期利益没有长期利益

“企业首先要考虑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这已经成为企业老板的共识。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只考虑生存问题,而忽视发展问题。在市场销售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要有钱挣就行,挣多挣少都可以,甚至不惜零利润销售,求的只是摊销成本。特别是“总装模式”在工程机械行业的流行,有的企业因而认为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钱能买来有质量保证的零部件就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整机。事实上,这样生产出来的整机往往是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

一个高质量的工程机械产品,绝对不是一堆高质量零部件的简单拼凑。零部件是为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思想而服务的,配套厂家只能保证自己生产的零部件的质量,保证不了整机的质量。即使是那些总装模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上也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够解决好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匹配问题。

另外,很多企业热衷于解剖、仿制国外知名品牌产品,甚至连配套件也是一模一样的,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也达不到人家的水平。其实,产生这些问题并不奇怪,因为,任何一个好的产品都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后盾,短期利益解决的只是企业今天的生存问题,而长期利益解决的是企业明天和后天的生存问题。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很高明,古人常说"有舍才有得",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考虑,今天的辉煌可能就是企业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销售淡季也好,国家政策也好,对于一个自主经营的企业来说,都只是客观理由,而且是对所有企业都很公平的客观理由。越是艰难的市场环境,越能考验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越能显示一个企业的进步速度。市场是最公平的,一个成熟的企业,不能靠政策的支持而发展;攻城略地、争霸市场,靠的是自身强大的实力和优质的品牌。靠政策是不可能长久的。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