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明年混凝土机械需求增长将超过50%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2-08 08:29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北京2008奥运工程和相关项目2400亿元的投资额呈现出巨大商机,可以预见,北京的工程和建筑专用车辆市场将异常火爆。而在全国市场,近几年的工程专用车辆市场需求量也将会有大幅增长。

北京2008奥运工程和相关项目2400亿元的投资额呈现出巨大商机,可以预见,北京的工程和建筑专用车辆市场将异常火爆。而在全国市场,近几年的工程专用车辆市场需求量也将会有大幅增长。


事实上,产量相对较大的几类工程专用车辆,如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泵车等车种,近期均呈现旺销势头,国内几家大的混凝土运输车生产企业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记者在采访中国建筑机械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秘书长盛春芳教授时了解到,今年的混凝土机械协会产量已远远超过预计产量,明年的需求增长仍将保持在50%以上。散装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送车这三类混凝土运输机械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混凝土泵车:进口产品优势明显 我国混凝土泵车生产企业有十余家,总生产能力600辆,主要集中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辽宁海诺、安徽星马、上海普斯特5个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95%。盛春芳教授说,国内混凝土泵车是在近一两年内才开始普及的,在1999年以前,全国的混凝土泵车年销量仅为50辆左右。2000年,随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的开工,建筑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泵车的产销量迅速增长,2001年产量248辆,2002年产量已达500辆,比上年增长100%。预计今年销量将超过700辆,超过现有生产能力。2002年我国进口混凝土泵车70辆。 混凝土泵车虽然量小,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高,泵送高度较大的国产混凝土泵车价格在300万元至400万元之间。两年前,一台泵车的利润最高可以达到100万元,现在随着生产厂家增多和国产化部件的增多,泵厂售价降低较多,但一辆泵车的利润也在50万元以上。 泵车的型号有多种,泵送高度从20多米到50多米,国内目前生产的混凝土泵车多集中在37米以下。 在泵车的三大部分--底盘、泵和臂架中,国内产品几乎大部分采用进口产品。底盘部分几乎都是进口的,而且集中在沃尔沃、五十铃和日野几种专用底盘上。臂架部分过去也是基本上采用意大利进口产品,近几年几大公司都在逐步国产化,目前三一重工的泵车臂架已基本上全部国产化。国产臂架因为起步较晚,质量上与国外产品比略有差距,但价格相差也很大,一套36米的进口臂架,价格在90万元左右,与国产臂架的价格大约相差30万元。泵机部分除中联重科多年来一直采用自制件外,也多为进口产品。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北京市场销量最大 据统计,我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现有生产能力约6000辆,2001年产量2768辆,2002年产量5700辆,增幅100%。2002年进口511辆。预测2003年仍有较大增幅,销量将超过7000辆,将大大超过现有生产能力。 北京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市场,北京今年新增混凝土搅拌站达200个,按每个混凝土搅拌站至少配备10辆混凝土的搅拌车计,混凝土搅拌车销售量将超过2000辆。 国内原有混凝土搅拌车生产企业主要有26家,产量集中在上海华建、安徽星马、韶关新宇、辽宁海诺、湖北建机、徐州利勃海尔、唐山专用汽车7个企业,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90%。其中产量最大的安徽星马,去年的产量达到1500辆左右。上海华建的产量大概在800辆左右。 混凝土搅拌车的罐体都是国产的。上装部分的主要元件如液压传动系统、马达、阀等关键部件大多采用进口产品。 随着搅拌车市场需求的急速扩大,几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比过去更为激烈,价格构成比较透明,利润比以前有所降低,经营较好的企业可达10%左右。其中,上装部分的价格差异较小,主要差距在底盘上。价格和利润较高的底盘仍是进口产品,使用较多的是日本原装进口五十铃、三菱等专用底盘。 混凝土搅拌车生产企业多为建设部所属企业,近一两年来,一些改装厂也开始介入这一领域,但由于国产底盘的限制,产品多为小容积6m3的搅拌车,而不能生产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的8m3及其以上搅拌车。今年上半年,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开始引进澳大利亚搅拌车上装生产了8m3和9m3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散装水泥运输车:政策鼓励大量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散装水泥运输车产量已超过5000辆。 散装水泥运输车技术含量较低,所以生产厂家最多,国内已有几十家企业生产散装水泥车,因而利润也非常低。 但是,专家预计,明年起散装水泥运输车的市场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长,因为国家有关限制和禁止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规定即将实施,业内专家预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的需求将在近几年内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按照国家“十五”规划,到2005年全国水泥散装率要达到30%。第一步是自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第二步是逐步实现全国水泥散装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要达到70%以上。最后目标是全国散装率70%,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90%以上,基本实现水泥散装化。 专家预计,在近两三年内,仅因此项政策的实施,散装水泥运输车增长量即将超过每年5000辆。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