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当前生存状况调查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2-21 11:15   来源:建筑机械

在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中,配套件行业既没有挖掘机行业的增长速度,也没有装载机行业那么引人注目,随着近年国际零部件供应商的纷纷涌入,国产配套件行业仿佛愈加黯淡。在无人喝彩中、在宏观调控的考验中、在钢材价格

在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中,配套件行业既没有挖掘机行业的增长速度,也没有装载机行业那么引人注目,随着近年国际零部件供应商的纷纷涌入,国产配套件行业仿佛愈加黯淡。在无人喝彩中、在宏观调控的考验中、在钢材价格频频上涨中,艰难前行,他们的生存状况、未来前景与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也许有人会说世界的也就是中国的,但从欧洲、美国、日本工程机械行业来看,他们在本国都有完善的配套体系,难道中国真的做不出世界级水平的零部件吗?天成座椅、浙江精东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近年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些优秀企业,但在整个行业中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全行业共同关注,可以说关注了配套件行业就关注了核心竞争力。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建筑机械》杂志与中国工程机械协会配套件分会共同组织了对配套件行业的调查,并邀请广西柳州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刘良臣先生对调查结果做出综合分析。 针对配套件行业产品存在的空白点,特邀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晴华先生为广大读者指点迷津。

■ 配套件行业调查情况分析 ■ 挖掘机配件本土化出路何在?

配套件行业调查情况分析 广西柳州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 刘良臣 2005年5~8月份,由“中国工程机械协会配套件分会”与《建筑机械》杂志共同组织了一次对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的调查,基本上能代表整个行业的面貌。下面就本次调查情况作一简单的综合分析。

1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有很大发展 (1)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性质类别齐全。国有、股份制、民营、合资、独资全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40%,第二是国有企业占28%,此外合资企业占16%,股份制占12%。外商独资企业最近几年也有所发展。(见图1)

图1 企业性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2 公司主要产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3公司年营业额(人民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4 公司的出口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5 销售到设备维修环节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6 原材料价格给企业的成本带来的上涨幅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7 原材料价格上涨后企业产品售价的上涨幅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8 公司目前货款回收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9 公司目前的现金流情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10 公司每隔多长时间会推出新产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11 公司用于技术岩发的资金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12 您认为国产配套件今后1-3年的销售走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 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从2001年以来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从图3可以看出,目前年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占了40%,6000万~1亿元的企业占了26%,两项加起来占了企业总数的66%。2000年以前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是很少的。2000年超过1亿元的只有8家,且最多的也未超过3亿元。而目前根据调查的结果,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达40家,从2003年开始配套件行业已首次出现了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2004年超过2亿元以上企业已近10家,超过3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达5~6家。因此从“十五”以来,特别是最近2~3年,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3) 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从质量水平、品牌建设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图17中可以看出,78%的绝大多数企业对产品质量都比较满意。同时品牌建设也大大加强了,有58%的企业对品牌建设都比较满意,出现了像浙东精密铸造厂等一批被世界所认识的知名品牌。 (4) 最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出口发展也相当快,2000年以前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出口还非常少。从2001年“十五”以来,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的出口速度大大加快。由图4可以看出,出口份额占销售额5%~30%的企业已占36%,出口份额占销售额30%以上的企业已占16%,可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统计,2000年配套件出口只有498万美元,而2004年已达2254万美元,虽说数量不大,但4年中增长了3.5倍以上,平均每年增幅达88%以上,因此“十五”以来,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出口已进入了超常规模发展时期。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经“十五”以来的高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规模、技术质量水平、产品出口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是在基本上没有,或者说在很低水平上起步的。尽管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也完全反映出这个问题。 (1) 挖掘机配套件缺口大,亟待发展。 从图19中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认为挖掘机配套件还存在空白点的观点占42%,比占第二位的路面养护机械几乎高出了一倍,比其它产品差得更远。因此中国挖掘机有许多配套件有待国内配套件企业去开发,如主要液压件、缸、泵、阀、减速机、马达总成等,这些几乎全被国外品牌配套件所占领,中国国内配套件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另外四轮一带(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托链轮及履带总成和履带张紧装置)绝大部分也被国外品牌所占领,中国国内品牌在这方面也需加强。 (2) 液压件应尽快成熟与完善。 从图25中可以看出,认为国内有待成熟的配套件中,液压件占88%,其中高压液压系统占52%,变量液压系统占36%,比占第二位的发动机部件30%高出1倍多,比其它配套件高很多,中国工程机械液压件有待成熟与完善。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中生产液压件的企业数量倒不少,从图2中可以看出,液压气动元件占绝对优势达44%,但是生产的液压件绝大部分都是低技术含量、低水平的。如装载机先导操纵液压元件的生产企业就很少,即或是有少量生产,问题也较多,非常不成熟。高水平的变量液压元件几乎没有,制约了许多中国工程机械主机的发展。因此,中国工程机械所用液压元件配套件应尽快走向成熟,完善品种规格。 (3) 两大主要问题亟待解决。 ① 可靠性问题。 关于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的可靠性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了。图20中,国产配套件产品与国外品牌配套件产品相比的主要劣势,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产品可靠性问题。的确如此,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可靠性差得太远,特别是传动件、液压元件、电气元件等差距最大。要提高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的配套率,提高配套件的含金量,让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大踏步进入国际市场,都需要尽快提高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的可靠性。 ② 技术创新能力问题。 从图2-3中可以看出,占62%的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当前制约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创新”问题。实际情况正如调查的一样,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数量相当多,绝大多数实力较弱,基本上没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抄袭、模仿就成了发展产品的主要手段。一种产品刚刚发布还未成熟,其他类似产品就已遍地开花。因此产品雷同,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带来的恶果是主机企业十分需要的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没有,或者是做不了,拱手让给国外企业。而低水平技术含量产品却大量过剩,形成恶性价格竞争,整个配套件行业销售额大增,而利润却大幅度下降就是这个原因,大大地制约了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的发展。希望配套件企业无论实力强还是弱,都应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到技术创新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一直坚持干下去,企业才能真正走上正常蓬勃发展之路。否则投机取巧、不费功夫抄袭、模仿、走“捷径”,都会使企业一步一步走向死胡同。 3 原材料涨价的不利影响 对照图6及图7可以看出,原材料涨价使成本上涨10%~30%的企业占52%,30%以上占18%,涨幅大,面又广。而产品基本上没有涨价或降价的占了44%,涨价5%以下的占30%,加起来占74%,因此可以说产品的涨价幅度基本上没有。带来的后果是配套件的利润被原材料涨价吃掉了,有很多企业亏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4 今后发展的方向 图18及图24中,66%的绝大多数观点认为,近期发展战略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这是非常正确的。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技术创新水平很低,极大地制约了全行业的发展,因此下一步整个行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在中国特殊情况下,在保证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64%的绝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要努力降低产品成本。中国目前工程机械产品参与竞争的主要优势在于制造成本低,售价低。但必须重申,一定要在保证质量及技术水平条件下降低成本,优良性价比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品牌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出口力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中国工程机械遇到了2004年国家实施的宏观经济调控,但中国仍在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到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要达到8.5万公里,还有一大半高速公路要建; 到2020年,中国要建1.2万公里高速铁路; 至2020年,中国每年有约1%,近1000万~2000万农村人口要转向城镇,工程机械还有几十年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出口前景也十分看好,配套件也一样。估计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会再次出现一个高峰期,希望配套件企业抓住大好的时机脚踏实地地做一些扎实的基础工作,迎接新一轮发展高峰期的到来!

中国的挖掘机市场一直是外资和合资品牌的天下,2003年以前,合资和外资品牌挖掘机的市场占有率在95%左右。近两年来,国产挖掘机有了新的起色,几个国产品牌的市场表现让人侧目。但是中国挖掘机配件体系非常薄弱,发动机、液压元件等主要配件用的都是国外品牌。作为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配套件体系的缺失,使中国国产挖掘机前进的道路更加扑朔迷离。主要配件对国外品牌的高度依赖,成为制约国产挖掘机发展的羁绊,那么,国产挖掘机配套件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实现挖掘机配件本土化的突破?

挖掘机配件本土化出路何在? 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戴晴华 受制于人 国产挖掘机的核心配件采用的都是国外品牌,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自不必说,更由于配件供货周期问题给国产挖掘机制造商的市场开拓带来困难。对于一些专业的国外配套件品牌,由于目前国产挖掘机的生产量相对较小,所以在市场需求高峰期,往往先给用量大的国外品牌供货,中国的挖掘机企业却因为配件供货周期过长而错过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机。 为了避免在供货周期方面受制于人,国内很多企业采用同时选择两个以上供应商的办法来降低风险。 目前,在中国挖掘机市场上,虽然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竞争还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是,随着国产挖掘机品牌的市场表现越来越出色,中国企业的成长给国外品牌带来威胁的也会愈加明显。如果国产挖掘机的年销量达到5000台,或者,当有一天中国品牌的挖掘机和国外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争的时候,由配件产生的矛盾和摩擦就会更多。 挖掘机配套件本土化的瓶颈 (1) 精度问题。 挖掘机的作业工况决定了其配套件,特别是液压元件的精度必须很高。 挖掘机主阀是高压系统元件,属于精密机械,里面的沟槽、通道相当多,其开口的精度是以毫米来定位的,制造难度相当大,所以主阀的制造不纯粹是设计问题,更多的是质量控制得一定要好。川崎、小松等国外品牌的主阀精度非常高,故障率很低,而早年我国自主生产的主阀,10个成品就有1个精度达不到要求,更不用说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故障率了。挖掘机要求24小时作业不能有任何故障,尤其是不能出现液压系统故障,所以国产的挖掘机核心液压元件根本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国产桥、箱等部件的制造精度基本上可以满足装载机的要求,其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与ZF、德纳这些品牌相比,在品质、品牌和经营上还有相当的差距,国产轴承的制造精度也要差一些。 (2) 工业基础问题。 工程机械配套件的质量水平,取决于它的工业基础,铸造件的工艺水平、装配质量制约着配套件的品质,特别是铸造技术的水平,更是关键因素。主阀是配套件中的核心,对铸造技术要求尤其严格,因为在高压状态下有一个砂眼就会出故障,清洁度要求也非常高,挖掘机液压系统的主泵也是如此。而在中国,能做出高压泵、阀的铸造件的厂家寥寥无几。 (3) 资金投入问题。 工程机械液压元件技术研发需要不停的投入、研究和改善,国际知名品牌的配套件厂商背后都有很庞大的财团。如果有足够的资金,中国迟早也会形成完善的配套件产业,但是当前中国有经验的配套件企业自身的财力并不雄厚,用不起国际一流的设备,没有国际一流的人才,同时也找不到很好的配套件供应商。要想快速提升制造水平,只能借助外力: ① 资本运作,合资生产。 中国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随着世界500强企业对降低成本的要求,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并且带进来一部分技术。在不牵涉核心技术的时候,我们的配套件企业只要有资金,也可以引进一些非主流技术,进行局部替代。但在全球化越来越充分的时候,这样的投资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如此引进技术后,成本一定能比国外品牌低吗?同时,国外的配套件厂商对合资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看好,他们更倾向于独资的方式。 ② 与主机厂联合开发。 业内也有人认为主机厂和配套件厂联合开发的模式也是提高挖掘机配套件发展水平的一个途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配套件企业在工程机械整个行业链中处于弱势,涌现出来的优秀者太少,而主机厂都希望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因此,主机厂和配套件厂在实力上的悬殊导致这条路线少有人问津。

挖掘机配套件本土化的突破口——小挖 要保证国产挖掘机的品质,同时完善中国的挖掘机产业链,就必须发展本土的挖掘机配套件。挖掘机的核心配套件就是发动机、液压件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主机厂开发,所以液压件是中国挖掘机配套件的软肋。 中国的挖掘机配套件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首先发展一些容易生产、技术难度不是很大的配件,先走外围。外围主要是液压系统的附件,像接头、胶管等等。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验证,小型挖掘机配套件很可能是中国挖掘机配件的突破口。20吨级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压力大约是34.3MPa,最低也达到30MPa,小挖的系统压力也就20多MPa,对主机的工况要求也不是很恶劣,所以,小挖的油缸、液压附件、油管、泵、阀制造起来比较容易,用户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同时,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是不会拒绝质量好的液压件,但是从质量考核体制来说,要有一个很长的验证周期,通常是1年,所以对竞争特别激烈的机种,本土的配套件企业没有什么机会,小挖市场刚刚起步,同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这是本土配套件企业切入的机会。浙江已经有企业在做小挖的泵、阀等液压系统,也有几家企业在做主阀。所以,中国配套件的突破口可能就是小型挖掘机,积累了经验、技术,再去生产高压的液压元件。 随着国产挖掘机产销量的不断上升,国产配套件会不断扩大生存空间。国产挖掘机液压件要想实现突破的话,大概需要5年左右,但是有些局部的零部件,可能很快会实现突破。

调查结果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