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创下汇改后的新高8.0725,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个基点。业内人士的共识是:由于8.0730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价位(自12月15日以来美元4次下探均在这个水平得到支撑),此番跌破这个价位,估计新年后可能会出现一连串的变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呢?
应该承认,从宏观基本面判断,人民币汇率在长期将处于上升通道。中国经济被普遍看好,出口贸易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外商投资也是逐年增加,这是我们判断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大背景。这方面的几个事实如下。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秋季)》指出,今年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超过14000亿美元,增长20%以上,进出口顺差900亿美元左右,创历史新高。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预计为8.8%,这仍然是一个令大部分国家“惊艳”的数字。再有,美联储12月13日第13次提高短期利率之后,其加息周期已近尾声,这同样也刺激着人民币的坚挺。综合这些因素使得2006年人民币升值在事实上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但是,人民币过快的、连续的升值显然并不利于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在内需不足和投资结构需要调整的情况下,这也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以下两方面信息表明短期我们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做出重大调整。
首先,冷静观察,人民币兑美元再创新高并不表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而主要是美元汇率的下挫所致。28日的整个外汇市场的表现是:欧元兑美元汇价在短时间内急升近百点,足以显出美元汇价疲弱,结果顺风利好了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所以,不应把人民币近期的高调表现看成某种预兆。
其次,在增强人民币灵活性的道路上,汇改的主动权仍将牢牢掌握在货币当局手中。对于市场广泛流传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会在农历年前升值,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余永定公开表示,一篮子货币令央行有充分的汇率管理空间:除了可以根据一篮子货币的整体走势进行调整,还可以根据其中任何货币汇率的变化而调整。
这一方面反映了汇率管理的可控及灵活性将可能增大,因为,人民币调整将不仅依赖于权重较大的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同时,新加坡元、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元、加元和泰铢对人民币汇率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汇改决策人物还释放了强烈信号:人民币只会在有管理的并且货币当局能够应付的范围小幅持续升值,而不可能发生急进式的跳跃。
汇率改革具有更高的艺术性,汇率调整因而成为考验各国智慧的“试金石”。经验表明,通过实行人民币的长期、频繁、小幅、不规则的汇率调整,可能是实现汇率制度成功变迁的途径。这在降低风险的同时,给了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对汇率变动的适应时间。这种策略极有可能在2006年得到更多的验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