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机电产品进出口突破1.2万亿美元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8-01-31 08:44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出口增长点逐步转换,进口需求平稳增长 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22.8%,净增加2232.8亿美元,占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5.2%。入世以来我机

出口增长点逐步转换,进口需求平稳增长

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22.8%,净增加2232.8亿美元,占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5.2%。入世以来我机电产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1.2万亿的年进出口额是入世前2001年(2393.1亿美元)的5倍,年均增长30.8%;月均1千亿美元则接近于1995年全年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030亿美元);与2006年全球机电产品贸易量第二的德国(约1.08万亿美元)相比,2007年两者相差预计仅在百亿美元左右。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贸易在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市场开拓等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贸易顺差过大、企业成本上升等制约因素,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机电产品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出口增长快中趋稳,进口增速先抑后扬,贸易顺差增势不减

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额7014.5亿美元,增长27.7%,增速比上年略降1个百分点,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为57.6%,提高0.9个百分点;出口净增1520.3亿美元,拉动全国贸易出口增长15.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在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呈稳健增长态势,27.7%的增速不仅高于全国出口2个百分点,且各月增幅中除2月份、3月份增幅偏离较大外,其它各月增长相对稳定。在国际比较中,预计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同期机电产品进口额4990.1亿美元,增长16.7%,在全国进口总额中占比为52.2%,下降1.8个百分点。虽然进口增速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但从各月增速来看,表现为先抑后扬、稳步提高的特点:上半年平均增幅仅为14.2%,下半年达到19%,提高4.8个百分点。在国际比较中,进口额仍将低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位。

机电产品顺差依旧迅速增长,全年达到2024.5亿美元,同比增长66.4%(2006年增长59.3%),占全商品顺差额的77.2%。因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效应释放、经营主体增多体别是民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进口替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2005年1月以来的36个月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的为33个,进出口额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月度顺差额不断创新高,其中11月当月达到238.5亿美元。

(二)重点产品中信息通信等电子产品发展放缓,机械类产品保持较快发展

入世后我国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品出口处于快速拓展期,曾一度保持50%以上的增长,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迅速提升。但近年进入成熟期后增速逐渐回落,增长开始与国际需求同步,2007年全年出口额最大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369.7亿美元)增长1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通信设备(820.3亿美元)增长19%,增幅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另外家电和消费类电子(721.5亿美元)增长12%,电子元器件(486.5亿美元)增长21%,增幅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部分以自主生产制造为主的重工业化的机械和设备出口实力的增强成为出口持续增长的有利保障:电工器材(476.1亿美元)增幅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39%;机械基础件(276.2亿美元)增长36%,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汽车及零附件(261.9亿美元)增长52%,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另外,起重和工程机械、船舶、复印设备、集装箱、农业机械、电动机和发电机等增长都在40%以上。

受国内需求、外商投资等因素影响,大类机电产品进口总体发展趋缓:2007年全年进口额最大的电子元器件(1649.6亿美元)增长19%,增幅回落9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432.6亿美元)增长7%,电工器材(396亿美元)增长19%,增速均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另外汽车及零配件(261.5亿美元)增长27%,通信设备(197.5亿美元)下降11%。从其他重点商品的进口来看,船舶和船用设备增长72%,印刷机械增长317%,发展较快;纺织机械、发电机和发电机组、铁道和电车道机车、机械基础件等增长20%以上;而金属冶炼和制造设备、金属加工机床、金属轧机、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进口不同程度下滑。

(三)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贸易方式转变步伐加快

从各贸易方式的增长看,前些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转变,一般贸易在各类机械和设备带动下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额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加工贸易出口增幅15.4个百分点;进口额1382.8亿美元,增长23.1%,高于加工贸易7.9个百分点。而加工贸易受国际产业向我转移和国际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发展趋缓,但仍保持出口主体地位:出口额4815.1亿美元,增长23.1%,低于上年同期增速2.9个百分点,占比68.7%;进口增长明显放缓,进口额2481.6亿美元,增长仅为15.2%,低于上年同期3.5个百分点,占比49.7%。

(四)国有企业出口增长加速,外资企业仍保持明显优势地位

国有企业出口增长加快,进口放缓:全年出口增长25.4%,增幅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进口增长为12.7%,增幅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进口及顺差额均为最大,但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其中出口5083.8亿美元,增长25%;进口3794.1亿美元,增长16.1%;顺差1289.7亿美元,占全部顺差的63.9%。民营企业发展尤其是出口依旧活跃,出口增长45.7%达到1026.5亿美元,进口增长30.3%达到411.9亿美元,顺差为614.6亿美元,占机电产品顺差的30.4%。

(五)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区为机电贸易主力,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

从机电产品贸易省市分布来看,出口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95.8%、2.3%和1.9%,进口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94.8%、3.1%和2.1%。从具体省市看,广东、江苏和上海分列前三位,三者出口总计占比70.3%,广东出口额最大,出口2532.6亿美元,增长23.8%;江苏增长较快,出口1414.7亿美元,增长26.9%;上海增长最快,出口985.2亿美元,增长30.7%。三者进口总计占比70.8%,其中广东进口1671.6亿美元,增长18.8%;江苏进口980.6亿美元,增长13.4%;上海进口873.8亿美元,增长19.8%。从其它省市增幅来看,出口中江西(增长88.7%)、新疆(增长74.2%)、湖南(增长71.5%)、吉林(增长57.9%)等6省市出口增幅超过50%,河北、湖北等7省增长超过40%;进口中宁夏(增长67.7%)、河北(增长49.2%)、湖南等增长超过30%;青海、西藏、甘肃等8省市进口有所下降。

(六)与北美贸易发展趋缓,与部分新兴市场贸易迅速增长

2007年全年我机电产品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个重点市场出口占比分别为45.95%、24.32%和21.77%,总计达到92.04%;而对拉美和非洲贸易额虽然有限,但保持了非常迅速的增长势头,增幅分别为44.9%和43.2%,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机电产品出口的十大市场分别是欧盟(1546.7亿美元)、美国(1437.1亿美元)、香港(1368.9亿美元)、东盟(517.3亿美元)、日本(485.9亿美元)、韩国、台湾省、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总计占比86.8%;其中对印度、俄罗斯增长十分显著,分别增长77.7%和85.2%,对欧盟、韩国增长在30%以上,对美国和日本增长较缓,分别为15.4%和15.3%。另外出口超过1亿美元且增长超过的45%有墨西哥、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阿根廷、埃及等36个市场,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格局不断加强。

同期机电产品进口中,自亚欧北美进口增长均放缓,总计占比98.73%:其中自亚洲进口占比接近四分之三,为75.15%,增长16.6%;自欧洲进口占比15.77%,增长20.3%;自北美洲进口占比7.81%,增速降为9.2%;同期自拉美和大洋洲进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9%和42%。机电产品进口的十大来源地分别为日本(891.5亿美元)、中国(755.5亿美元)、欧盟(737.8亿美元)、台湾(695.8亿美元)、东盟(669.6亿美元)、韩国、美国、香港、瑞士和哥斯达黎加,总计占比达到98.2%;其中自哥斯达黎加进口增长最快,达到31.9%;自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进口增长14.2%,发展略缓;自欧盟进口增长相对平稳,增幅为19.3%;自美国进口相对较慢,增长8.9%。

二、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外依存度过大及贸易顺差激增不断引起关注

随着我机电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增长,以出口为导向的产品日益增多,相当一部分产品出口量超过产量的50%,部分产品甚至超过80%。但这种外向型经济中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我国经济越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或出现经济问题时,可能会对我出口增速产生较大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本身就容易引发其它国家对我的负面情绪,激发贸易摩擦。同时,激增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对重点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的贸易顺差,不断引起各方关注,其带来的影响如加剧双边贸易摩擦,加大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使外汇占款过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流动性过剩等。但我们对此也要有客观的认识,目前顺差的扩大也正是我们经济建设特别是对外贸易强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前面提到的国际产业转移等导致顺差增长的因素未变,我机电产品顺差规模还将在长期存在,但随着各项宏观调整政策效果的显现和贸易结构调整,尤其是进口需求增长,顺差增长速度会逐步放缓。

(二)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

2007年我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很大,如人民币升值且仍将继续单边上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和环保成本增加等因素,不仅使定位于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面临极大压力,也使一些知名品牌面临优化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的挑战。虽然2007年我产品出口价格整体上有所提升,如电话机拉氏价格指数为123.8,电线电缆为116.1,空调器为110.9,但难以弥补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出口提价中固然有出口产品结构变动、高性能产品增多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产品成本上升的被动提价,企业纷纷反映利润率下降,目前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如电动工具等利润率维持在3%-5%左右,汽车行业出口利润率较高,也仅为8%左右。因此,企业在改善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品牌意识、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等方面仍需加强。

(三)国际环境日益复杂,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随着我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面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越来越复杂。虽然目前对整体发展的实质性影响有限,2007年国外对我机电产品发起“两反一保”案件9起、337调查1起,未有显著增长,但其中存在与发展中国家的摩擦增多、知识产权纠纷随时可能加剧等问题,加之产品质量问题被恶意炒作、进口时遭遇国外对我的出口管制等因素,均构成我机电产品稳定发展的障碍。对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加大产业预警及对相关行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四)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基础迅速扩大,但进出口额继续集中于少数大型企业

2007年全年有机电产品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进一步扩大,达到14.5万家,增加1.63万家,其中出口企业10.4万家,进口企业8.4万家。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50%,达到5.46万家,增长0.87万家;另外国有企业0.64万家,外资企业3.9万家。进口企业中外资企业数量占比58.1%,为4.89万家;民营企业2.5万家,国有企业0.6万家。从平均企业规模来看,仍以外资企业最大,民营企业最小,尤其在大型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有绝对优势: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849家(数量占比0.82%,出口总额4273亿美元,占比60.9%),其中国有企业126家,民营企业仅为79家,而外资企业高达644家;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705家(数量占比0.83%,出口总额3428亿美元,占比68.6%),其中国有企业125家,民营企业66家,而外资企业高达514家。我们看到,虽然参与外贸进出口的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但主要集中在准入门槛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而计算机、通信行业则鲜有涉及,仍为外资企业所垄断。在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为出口带来了活力的同时,应更多的支持其在品牌建设、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提升。

(五)调整进出口结构、扩大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任务依然艰巨

目前,在机电产品进出口行业仍然面临较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为主旨的低价竞销严重,企业出口数量增长未带来利润同步增长;贴牌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渠道受控于人,产品价格受制于人;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出口品种过于单一,出口产品结构失衡等。因此,下一步政府部门将加大促进进出口结构调整、扩大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力度,在健全信息服务、行业技术服务、行业品牌建设、推动企业“走出去”、规范贸易秩序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保证我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2008年机电产品仍将稳定增长。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已形成了大进大出的格局,在国际需求稳定增长、国内生产和供给能力继续提升、加工贸易稳中回升的情况下,进出口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初步预计,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将达到1.45万亿美元左右,贸易额将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增速将以稳健为主,比2007年低3-5个百分点左右,增幅在23%左右;进口增长将与2007年持平,增幅将在20%左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