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期内公司发展情况
(1)克服不利因素,满足市场销售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搬迁至新址,由于电力配套尚未到位,生产设备调试周期延长,加之,设备配套能力尚不满足规模生产的要求,致使1-4月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为此,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在及时协调有关电力部门做好电力供应外,于4月下旬至6月组织开展了”大干50天”劳动竞赛活动,当期完成主机产品266台,整改车21辆,迅速弥补了前期因电力等因素造成的损失,确保了大部分销售订单的如期对付,初步扭转了生产与销售的供需矛盾。但由于销售规模的扩大,设备配套不均衡,致使生产能力难以满足销售的矛盾日渐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报告期内,公司陆续加大技改设备的投入,产能不足问题有所缓解。
(2)完善海外销售网络建设,扩大出口业务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巩固国内市场,主攻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销售系统的组织建设,国内业务细分了工作重点和销售区域,出口业务成立了亚洲部、非洲部等五个分部,国际营销网络代理机构进一步完善;管理模拟销售公司的模式运行,售后服务功能增强,人员培训力度加大,实行岗位竞聘机制,激励与约束并举,有效地调动了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出口业务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上下产业链的资源优势,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不断提升;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取得明显效果。报告期末,实现出口532台,销售收入21879万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66%、126.18%。
(3)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坚持产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狠抓“精品工程”,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确保产品品牌的信誉。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民品)的换证复评及对(军品)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的第三次监督检查。通过了总装备部工程兵军事代表局组织的审核组对我公司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文件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二方审核工作。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民品)复评后的第一次的监督检查,军品的第四次的监督检查。报告期内,产品初期故障率3.04%,比计划下降4.96%,生产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99.82%,比计划提高4.82%,顾客满意率达94.88%。
(4)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发展后劲。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市场的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投入较上年有所增加,科技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研发方向在完善产品技术性能和适用性的基础上,重点向智能化节能型产品和再循环型产品方面转化,加大科技前沿技术储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公司产品质量、档次,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做好准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智能化节能型装载机样机试制工作,经初步节能试验表明,节能效果达到20—30%;完成再制造工程机械样机试制及工艺流程的编制,为产品的批量产业化创造条件,完成该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发改委的备案工作;完成报市经委2007年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及天津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铣刨机产业化的申报工作,并获政府拨款30万元;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并获国家拨款300万元;申报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5)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提高管理的运行效率和水平。公司依法依规深化劳动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的改革,人力资源实行定岗定薪择能任用机制,薪酬管理体系按照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收入与岗位职责直接挂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分配机制;内部运行管理,以防范风险控制,提升运行效率为重点进行整合,完成了ERP管理系统的基础工作建立;进一步精简机构,重新核定岗位和职数,各职能部室减少了73人,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对二级单位实施模拟独立法人运作,明确责权利,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提高单位运营的效率;通过公司土地置换,全面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充分利用土地收益,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报告期内,处理销减坏账2,113,165.86元。
2、报告期内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由于公司搬迁后,新厂区电力供应未及时到位,设备调试故障较多,周期延长,加之在制品投入不足等原因,使生产不能及时满足销售需要,直接影响了公司上半年的经济效益。
(2)随着公司产业规模的扩大,机械加工设备的整体配套能力尚不能满足规模生产的要求,形成生产能力的瓶颈问题。
(3)由于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市场配套件的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的如期供货形成潜在的影响。
3、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所属工程机械行业,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未来国家对水电、核电、油田、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会保持上升趋势;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工程机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起重搬运机械市场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全球和平局势的相对稳定,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进程,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机械产品的需求;从政策层面,中央经济政策提出了对国定资产投资仍保持适度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等鼓励政策。
因此,预计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需求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工程机械行业仍将稳步发展。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其中:200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铁路建设每年平均投资达3000亿元;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8.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总投资2万亿元,按照规划,2010年前国内将保持每年新增3000公里高速公路,未来五年,国内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的目标,将拉动路面机械产品和混凝土机械产品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48—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5—60%,预计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每年需要投入3000亿元到5000亿元,到2020年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总投资大约需要51000亿元到85000亿元;国家1500多亿的南水北调项目、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等,都将助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2008年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内公路、铁路、农村道路、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将陆续开工,新一轮的工程机械需求的增长即将到来,对以路面机械为主营业务的我公司来说,未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投放过度增长的压力,未来国家在经济调控政策上仍有不确定性,变化将影响行业的景气程度;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部分依靠进口的整机配件供应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原材料上涨,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于公司持续增长的外贸出口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将形成一定的压力;公司重组后,在文化、管理、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任务依然艰巨,强化内部机制管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仍是公司今后的工作重点。
4、新年度经营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8年公司经营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将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营方向:将按照“两个坚持一个调整”的战略思路积极开展工作,经营方式,将由单一产品经营,调整为产品经营、技术经营、资本经营和工程总承包四位一体。
产品经营: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为主,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扩大量大面广的产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产品销售:坚持以“巩固国内,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营销工作方针,搞好国内外市场的分工,加快海外建厂或在海外合作建厂的工作进度,充分利用滨海新区活跃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改进营销方式,实现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
资本经营:力争年内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加快推进节能型装载机和再制造工程机械两个项目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构建资本经营的载体,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条件。
技术经营:以高新技术成果、标准、信息化为商品,将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实现向生产力的转化。
工程承包:借助于集团内部的资源优势,拓展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力争年内实现承包经营上新的突破。
具体措施:
(1)增加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增加适合当前生产条件要求的技术工人配备,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增加流动资金投入,尽快实现产能的提高。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将公司产品按不同用户需求,形成高、中、低端三种配置,以扩大经营范围、扩展经营规模,保持竞争优势。
(3)转变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营销管理机制的改革力度,实现销售系统的考核、管理、激励、销售方式的根本转变,赋予销售系统更灵活、更自主的经营权,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实现销售业绩新的突破。
(4)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快高新技术与产业对接的进程,逐步实现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开发的结合,促进人机工程快速发展;完成产品升级换代CE认证的准备工作,达到欧美排放标准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加大对科技创新有功人员的奖励,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促使产品开发向高、新、尖发展。
(5)提高产品质量,有效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用高效优质的工作质量和运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治理企业;加强各级、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增加必要的检测手段,保证基本的硬件条件。
(6)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供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干部的竟聘上岗、业绩考核、述职评议几个环节,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要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能够吸引人才,有利人才发挥特长的良好的机制,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