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有人说,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换句话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发展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发展。从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和风险挑战的来源来看,现在我们装备制造业所面对的风险,可分为内生性风险和外生性风险。内生性风险是指来自于国内的各种风险;而外生性风险是指来源于国际因素,或外部势力的影响,并对国内制造业体系产生冲击或威胁,形成不安全因素,产生经济损失,或造成整个行业的衰退、停滞。在此主要讨论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下的外生性风险问题。
全球化趋势,强化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体系对外的依附性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在所谓的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了共同市场,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但随着全球化功能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全球化已经超出了贸易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范畴。全球化不仅把世界各地的市场联系在一起,也把各国之间的利害冲突、风险机制、不安全因素联系在一起。这往往使人们很难确定一个国家究竟是自己的利益相关者,还是利益冲突者,还是制造风险的挑战者。
一位学者曾经与笔者谈起:法国人最近弄出一个非常流行的理论,就是在全球化的氛围中,主权国家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种以领土为模式的统治,逐渐地让位于新的秩序构架,在国际事务彼此水乳交融的情况下,国境线更多地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生产要素、资源、商品、劳务、甚至污染和犯罪的全球化,导致了主权概念的本质性变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各国政府根本无法固守在边境线以内安之若泰。
当前,作为一个新的经济体,以及中国因素的出现,中国的崛起对西方经济体可能构成的挑战是,我们有可能会改变一些国际规则,但我们现在还不是新国际秩序的决定者,或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仅仅只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改变者而已。
同时,中国随着自己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也对世界经济增强了依附性,比如,对能源、资源、科技、世界资本、国际市场的依附性,在这些方面装备制造业的依附性更加明显。
尤其在制造业领域,惠誉国际评级机构(Fitch Ratings)2007年的一份报告称:美联储连续加息,其后续效果逐步显现并不断加深,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能力也将大大减弱,导致2007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放慢,加之次贷危机的影响,进而可能对依赖美国出口市场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形成强烈冲击,对世界市场依附性很高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极大威胁。
本币升值,中国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受到挑战
上海美国商会和博思艾伦资讯公司2008年3月4日联合发布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说受访的超过一半的在华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认为,相比其他一些更低成本的国家,中国正在失去其制造基地的竞争优势,近两成的受访公司正在考虑将其在华基地迁往越南和印度等国。
该报告称:对中国吸引力下滑的原因,有7成企业认为来自人民币升值,5成企业认为是中国工资成本上升,白领和蓝领职工的工资目前分别上涨了9%和8%,另有3成企业认为员工流失过快。有外移基地意向的外资企业表示,他们曾经因为廉价的工资成本而选择中国,但如今其他国家更低廉的工资成本和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中国的吸引力日益受到威胁,在企图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南亚的企业中,倾向于越南和印度的比例是6:4。
按照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前后进入衰退期。实际上,全球性经济衰退只是个时间问题,迟早会发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至今还没有遭受过经济衰退的冲击,在过去10年里,作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最有可能会在未来世界性经济衰退中受到冲击。过去几年里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一旦中国经济因为世界性经济衰退而陷入困境,加之本币升值,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产业重组成本高企,则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将首先受到冲击,经济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经济实力也将大打折扣。
巨大的国际投资资本,如同卧榻在侧
国际上的投资资本,尤其是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业正逐渐转向亚洲的新兴市场或中国市场。2006年7月,排名在前25位的亚洲投资基金已管理着226亿美元资产。业内人士估计,到目前这个数字会达到300亿美元左右,今后这个数字还会有大幅度上升。
然而,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增长都不能与亚洲近年的迅速崛起相媲美。业界专家表示:自2002年以来,亚洲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数量已经增长了3倍,达到700多只,管理的资产也飙升了近10倍,达到1200亿美元。迅速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热情,以及快速与高额的投资回报。
近年来,新兴市场表现非常活跃,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远东地区指数(MSCI Far Eastindex)回报率为22.5%,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仅为4.9%,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欧洲指数(MSCI Europeindex)也仅为6.5%。尽管近来的动荡因素使部分基金投资者不敢轻举妄动,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会改变在今后几年资本大量流入亚洲的趋势。
而我们的情况是,在国内人民币购买力呈下降趋势(2008年2月国内CPI是8.7%),却迫于国际压力而使人民币升值加速,同时央行采取了不断提高准备金率和连续加息的政策;对内则形成了居于高位的贷款利率(有人说已成为全世界最高),对外则由于中美利息差倒挂而使国际热钱蜂拥而至,流动性加大,各类资产价格上涨,风险程度加大,安全性降低。
具体到装备制造业更是各种成本大幅提高,销售和出口情况恶化,盈利空间收窄,亏损或破产的风险加大,独立生存的环境受到挑战。进一步的结果就是被大资金或优势资产所吞并或整合。通过分析可知:在我们的国门外,或者说就在我们的身边,大量的国际资本跃跃欲试,时刻都有进来分一杯羹的意图,再加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又为这种国际大资本的流入创造了可以想象的利润空间和各种有利条件,所以,产业主导权的分散或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现在我们不能未雨绸缪,等事态进一步恶化,重整装备制造业的难度会更加大。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与应变对策
从装备制造产业的安全发展角度来看,可将这种规避风险、安全发展的类型分为:产业主导权安全,原材料与能源安全(也就是供给环境安全),销售市场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社会环境安全等。
产业主导权安全,即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是对装备制造业的所有权、管理权的控制。在市场调节还不能达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时,只有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才能达到有效监管,规范外资投向和使用的目的,才能建立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基础的外商投资监测和管理系统,强化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营行为。明确对境外投资的产业限制政策,就是在逐步形成对内外资企业政策一致、并具有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而有目的地限制和引导外资在不同产业领域的投资。这种做法并不是我们国家的独创,而是国际通行惯例,也是维护本国装备制造业安全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特点所决定,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加工中心,导致对各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大大提高,而国际大资本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买中国”的概念,而最近这种概念逐步演化成“逼中国”的概念,即所谓知道你要买,抬高价格,然后逼你买,不买不行!不但有色金属是这样,原油是这样,大豆也是这样,铁矿石更是这样!在国际投资舞台上,国际大资本集团这两年来大喊“中国因素”,甚至在实际行动上发生了多起“逼仓中国”的事件,而我们在这个时候,始终是跟着国际大资本的后面行动,这样不吃大亏才怪了。仿佛中国人无法搞清楚自己的事情,还要去问外国人,这样如果不上当就不正常了。形势逼人,我们一定要提出更有效的应对对策,变被动为主动。一是采用高科技,提高对原材料、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开源节流。这些都符合中国的国情与发展政策,在此不再赘述。
销售市场安全上,要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动,发现产品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当时机进入国际市场,并保住我们的国内大市场。在争夺国际市场与商品定价权的竞争中,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本不应当受制于人,更不应当让“中国因素”成为提升经济质量和维护经济安全的阻力。当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迅速提高之时,国际市场不仅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出口变化,更关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与其科技发展水平。我们的出路在于,通过国际市场全面提高制造业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用高科技装备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创建自有品牌,把“中国因素”转化为“中国力量”。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社会环境安全,从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来看,有些企业已经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并展现了自己的华丽风采,但仍然有些优秀企业还不为资本市场所熟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是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条件和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上市也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分析,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就会受制于外国资本,并失去产业的主导控制权。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本国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并确保本国资本控制骨干企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