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纪实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是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简称建机院)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孵化而来的上市公司。通过15年的改革发展,中联重科从8名员工、50万元借款,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年销售收入远超百亿,员工万余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和全球工程机械50强之列。2007年,营业收入远超百亿,净利润比上年增长150—200%,出口额同比增长300%以上。
作为国家级应用型科研院所孵化而来的企业,中联重科秉承着“国家队”的使命和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来体现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了自身乃至全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持续投入奠定自主创新基础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蓬勃发展,缘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这种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源自国家对行业科研开发的持续投入。中联重科的母体——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成为这种投入的主要载体之一。
建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唯一从事建设机械研究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的综合型科研院所。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科研开发的“国家队”,建机院的成立和成长与国家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持续投入紧密相联。
50多年来,国家下达的数百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新产品设计任务在建机院完成。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长沙建机院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钢结构设计,刘家峡水电工程、北京地铁工程、青藏铁路前期勘测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八、九十年代,为东方红卫星发射、国家千万吨级采矿成套设备,三峡工程的建设作出了贡献,曾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大会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建机院先后为全国80%以上的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了科研新产品设计的技术,每年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在100亿元以上。
国家的持续投入,使建机院担当了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输出中心及标准制订者的角色,由此也形成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的底蕴。在工程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产品的科研、新产品开发、标准制订等方面,长沙建机院真正地发挥了国家队的技术支撑作用,大大促进了全国工程建设机械的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科技产业化激发自主创新潜能
国家的持续投入,奠定了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的基础。
随着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经济观念深入各个产业领域。计划经济时代架构的国家“大科研”体制,直接导致产业、科研“两张皮”,多年积淀的自主创新成果缺乏直接转化的机制。长沙建机院率先打破“产、学、研”泾渭分明的传统格局,开始“科技产业化”的尝试,中联重科由此应运而生。在产业化实践的过程中,中联重科以“吃螃蟹”的勇气和精神,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释放自主创新的潜能。
1、观念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1992年,长沙建机院8名员工借款50万元,创立了中联公司,开始科技产业化的最初尝试。
在中联发展的过程中,观念创新始终在不同阶段引导着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改革,推动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全面互动,从而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平台。
当时的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其中,混凝土机械行业,国产设备近似于空白。中联公司选择混凝土输送泵产品作为突破口,并在1993年推出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泵产品。由于技术和市场实现了无缝链接,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年均6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3年盈利近300万元,1994年开始扶摇直上,盈利近1000万元;以后连续多年的盈利都几乎翻番。
在中联重科的带动下,国内生产混凝土机械厂家已达上百家之多,我国自主品牌产品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实现15%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产业化的成功实践,不仅引发众多兄弟院所的深深思考,更是吸引着众多民营资本纷纷投身工程机械行业。仅在湖南长沙这座城市,就已经汇聚了工程机械行业3家上市公司,形成了超过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2、体制创新,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健全的体制,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创新企业的体制,其核心意义在于建立起一个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治理基础。体制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1999年,中联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2000年10月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份制改造,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公司内部科学管理铺平了道路。
2001年,中联重科整体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2002年,承债式兼并湖南机床厂;2003年,重组并购原浦沅集团,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组并购的最大手笔。这些涉及到不同产业领域、不同产权主体甚至不同国家的企业并购,突破了体制的层层障碍,都取得了见效快、改制过渡平稳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被社会各界誉为重组并购的“中联模式”。
2006年,中联重科顺利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股权多元化和相互制衡为原则,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了相对集中而又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目前,中联重科已按国际标准对董事会进行改选,在七名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四名,而且都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专家,独立董事超过内部的执行董事,这不仅在工程机械行业绝无仅有,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上市公司治理与国际接轨的大胆尝试。
3、机制创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1)建立科研经费供给机制。我们在经费上给予技术系统极大支持,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费用列入企业年度预算。创业之初,企业规模小,科研投入达到30%以上;在现有规模下,研发投入仍达销售收入的5%以上,近三年来科研投入达10多亿元。
(2)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机制。我们形成了由决策、研发和成果转化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的技术职称评定标准,推行技术职称“评聘分开”;课题项目直接面向市场选取;“英雄不问资历”,科研人员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申请课题,公司批准后即可自由组阁,成立课题组;最后要以市场效果检验创新成果成败。实践表明,这样的机制更能有效应用创新资源,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3)完善技术系统分配机制。我们一是结合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了从三级工程师到首席研究员这种多层级的上升通道,使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薪酬对等,首席研究员理论薪酬待遇等同于公司副总经理级别,二是实行技术系统分配的市场化操作。每一个课题组都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课题组绩效直接与市场对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创新才能在分配机制中充分体现。这种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分配机制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原动力,极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地位和工作积极性,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占全体员工的2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
目前,中联重科已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专项建设项目,并组建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方位推进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专业产品、工艺技术的研发,使技术创新体系内部各有侧重又互相依托,既保证现有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又使基础技术和战略储备技术有更前瞻性研究。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队的科研院所,在市场经济中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稳固了行业地位,仍继续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显现着示范和带动效应。
三、产业科技化提升行业自主创新整体水平
作为有国家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中联重科始终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为己任。1996年,中联重科提出“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命题,以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信息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成果引入工程机械行业,全面提升行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迅速缩短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曾经被称作是“傻、大、苯、粗”的传统行业,由此迸发出盎然生机。
1、把握行业技术进步方向,提升产业竞争力。
中联重科始终注重技术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相继研发了一大批我国施工领域急需而又领先世界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专用装备。目前,中联主导产品已涵盖13大系列、350多个品种,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齐全的企业。
在产品开发上,中联重科把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机工程水平作为研发方向,使产品更加人性化,而且注重提高产品对环境的友好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使产品更富生命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如:能就地回收、循环利用沥青的高等级路面热再生重铺机组、铺设管线可以不再挖开路面的水平定向钻、垃圾清扫填埋设备等。
与此同时,以产品信息化为突破口,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中联重科目前生产的各类主导产品,均采用了许多高技术含量的信息自动化控制技术,从而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业竞争力。
2、注重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发挥推动行业科技持续进步的中坚作用。
中联重科充分利用企业国家技术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优势,搭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加大共性技术应用研究的投入,支持全行业发展,使行业整体受益。
目前,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混凝土超高压泵送技术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性原始性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各类产品,为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夯实了基础。1996年,中联重科推出全调频塔式起重机,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塔机技术方面与世界同步。2006年,研制出了世界第一套沥青路面热风循环综合式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关键工况指标全面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3、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发挥标杆作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中联重科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675项;承担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33项、专题62项,主持、参与了318项次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负责起草的国家行业标准中有187项为现行的有效标准,是流动式/塔式起重机国际标准正式审核成员,并由此成为首家获得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正式认证成员资格的中国企业。在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覆盖率超过75%。
2004年,中联重科的产品第一次参加全球规模最大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参展产品质量、智能化程度及外观造型等引起欧洲同行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抄袭技术”。但接近产品,在事实面前,他们的态度由质疑转为赞叹,一位法国同行用法语亲笔留言:“睡狮已醒”。
四、开放创新,拓宽中国工程机械发展路径
工程机械产业是极富生命力的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工程机械在国内是一个年轻的产业,真正形成规模不过30多年时间。这个年轻的产业,从诞生开始就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紧密相联。
工程机械产业是一个辐射力较强的产业。以主机厂家为龙头,可以带动钢铁、电子、自动控制等相关产业链的整体提升。以湖南为例,2007年湖南省机械行业突破千亿大关,其中工程机械仅主业就贡献300亿以上,成为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一极。特别是中联重科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得到广泛的支持,湖南省政府已将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产业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任何发展都必须依靠开放创新。如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化接轨,是工程机械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产能扩张双刃剑效应开始显现之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必须拓宽发展路径,走国际化之路,实现战略、人才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国际化,拉动行业持续发展壮大。
因此,中联重科下一步的重点是以开放创新促进国际化发展。我们的战略是以“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为方向的“裂变-聚变”战略。其核心内涵包括:一是产业链延伸,向上整合供应链,向下发展设备租赁;二是产业主体裂变,培育专业化经营的基础单元,形成多级、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三是国际化聚变,在自我增长的基础上,以兼并、收购、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聚变式发展。在这种国际化战略的牵引下,我们要迈出国际团队本土化的步伐,让来自不同国家、有各种肤色、说各国语言的员工共同服务于中联重科,在中联旗帜下各尽所能;要在发展探索中发达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成为国际化人才团队的拥有者,国际资本的运作者,国际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国际市场的领导者,实现全方位国际化。
中联重科的战略目标是,在未来五年之内,40%的产品以自主品牌销往海外市场;用5-10年的时间挺进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前十强。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自主创新,直面国内国际竞争,保护自主品牌,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完全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做自主创新的典范,做新型工业化的典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