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叉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和国家130户重点联系进出口贸易自营企业之一,中国工业车辆和运搬设备生产、科研、出口基地。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安徽合力的前身是合肥起重运输机器厂,始建于1958年;1971年扩建命名为“合肥重型机械厂”;1984年起同时启用了“合肥叉车厂”的厂名;1988年3月,成立合肥叉车总厂;1992年11月,成立安徽叉车集团公司;1993年9月,以核心层企业合肥叉车总厂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制改组,独家发起组建了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3000万股,并于10月9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通过企业改制,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遂成为中国叉车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61)。
一、着力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在安徽合力的发展中有这样一组充满戏剧性的数字:自1963年专业生产叉车以来,经历了30年累计生产叉车一万台、3年生产叉车一万台、1年一万台、一年两万台和一年生产叉车三万台的不断发展历程。2008年安徽合力经营目标是产销叉车4.37万辆,出口叉车1.2万辆,将超前实现公司“十一五”规划中的阶段性指标。
多年来,代表中国自主品牌的安徽合力,不仅连续17年稳固地站在中国叉车工业“冠军”的席位上,而且以强劲的势头跻身叉车工业世界十强。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叉车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约30年,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外叉车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后,国产叉车的劣势日显突出。
针对行业形势,安徽合力始终以“振兴民族叉车工业”为己任,高起点引进技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85年,安徽合力投入10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1至10吨叉车制造技术;为了加大技术改造,更好的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又投入3700万元人民币进行同步技术改造;购置最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建起了业内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率先实现甩图板设计的技术革命,形成位居世界前列的技术研究设计开发能力;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加工体系、产品质量检测控制体系和产品试验基地,确保产品的制造加工质量水平。在90年代初,还在内部开辟了一块“特区”,和日本合资成立安东铸造公司,以日方先进的“V”法造型技术生产叉车铸件。合资企业不仅用世界先进的造型技术,对传统铸造技术实行革命性改造,更以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建立起了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机制。近年来,安徽合力名列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十佳企业”、“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国机械工业效绩百强企业”,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全国机械工业“开拓创新奖”、“中国机械工业文明单位”、“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学习型组织———优秀组织奖”、“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企业”和“首届安徽省优秀企业”、“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等80多项部、省级荣誉。
安徽合力的企业技术中心,是全国首批命名的、中国叉车行业唯一的“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科技部首批认定的“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下设工程车辆研究所、电动叉车研究所、新技术研究所、装载机研究所、特种车辆研究所、重装车辆研究所、工艺研究所、铸造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仓储机械研究所等10个职能研究所,工作装置室、CI工作室等2个专门工作室和1个中试车间(内含1个标准实验场)。其中,中试基地具有完整的试制试验体系,拥有性能测试、可靠性验证、部件及整机强化等各类实验台(架)100多台套,并配备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作为全国叉车行业龙头,安徽合力始终肩负着民族叉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使命,在90年代初期就豪迈地提出“挺进世界叉车行业十强”的目标。经过多期技改,现已初步建立了基于CNC设备及CAD/CAM/CAPP/MRR-Ⅱ的叉车柔性制造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认证、美国EPA认证和按欧盟标准的CE安全认证。并瞄准国际市场,先后开发出大型、节能、环保等高端、高附加值的优质叉车,以及高档装载机、堆高机等产品。在线生产的、从0.5吨—45吨全系列共512个品种、1700多种型号的叉车等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过去的一年里,安徽合力“提升大型工程机械关键件核心制造能力改造项目”、“14~25吨重型叉车及集装箱搬运研发制造项目”、“基于PDM的4C集成技术产品研发系统”、“环保叉车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等建设项目先后通过省部级专家组的论证与验收,并相继推出了44种车型的G系列2-3.5吨叉车、1—2吨交流三支点平衡重叉车、2.5吨和4.5吨交流平衡重叉车、2.5吨交流牵引车等,为抢占高端市场份额赢得了先机,还成功研发了45T集装箱正面吊、32吨叉车。安徽合力自主研制的“1-2吨G系列交流三支点蓄电池叉车项目”被列入200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QYD200/QYD25020~25吨电动牵引车”被确定为2007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3年以来,安徽合力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12亿元,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共研发创新项目575项,其中列入国家级、省级科技研发创新项目47余项,获得各类授权专利41项。其中,2007年科研经费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5.62%,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项目125项,申报专利12项,已授权5项,并有一项法国外观专利。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中科院智能所、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安徽合力逐步解决了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诸多瓶颈问题,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的技术地位。在产品设计平台方面,已经由二维绘图向三维设计转换,使三支点电瓶车、牵引车等产品的设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了同步开发技术、CAD/CAM系统信息集成、柔性制造技术、ERP技术、快速成型及制模技术、消失模铸造技术、交流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安徽合力正在建设的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能够在相关研究领域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企业产值不少于10亿元/年,并且培养出所属科研领域的一流科研人才。通过重点实验室的NVH试验研究平台,对小吨位内燃叉车进行了NVH攻关研究,目前公司新一代产品G系列3吨内燃叉车噪声测试结果已达到欧盟标准第三阶段的要求。
二、加大兼并力度,壮大企业规模
安徽合力坚持走兼并、联合之路,大力发展规模经济。1996年1月,接收了安庆车桥厂,1997年5月,兼并了蚌埠液力机械厂,同年10月又兼并了宝鸡叉车四厂,更名为宝鸡合力叉车厂。安徽合力兼并宝鸡叉车四厂,是中国叉车行业内企业兼并的第一例,也是安徽合力首次跨省兼并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兼并的3个厂,已成为安徽合力的转向桥生产基地、油缸生产基地和合力叉车的西北制造基地;2007年安徽合力又收购了衡阳力尔美有限责任公司部分有效资产,投资兴建了合力工业车辆南方(衡阳)生产基地,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为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安徽合力于2004年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1587亩,兴建“合力工业园”,这是一个集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和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在内的研发、制造基地,被列为安徽省861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备料事业部、小吨位内燃叉车事业部、电动车辆事业部、桥箱事业部、重装事业部和装载机事业部相继建成投产,合力工业园已初具规模。
安徽合力现拥有12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参股公司。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合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叉车制造企业。1991年至今,安徽合力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叉车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17年名列全国叉车行业榜首。2006年安徽合力销售收入达6.81亿美元,超过了韩国的斗山机械和日本的力至优公司,成功跻身于世界叉车行业十强;2007年安徽合力全年产销叉车3.8万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74亿元、利税6.87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历史最高水平,再次创造了中国叉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三、善应市场新变,争创国际一流
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的组织管理理念、生产经营模式与组织管理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变化。
1、坚持自主制造。当国内外企业多采用配套协作方式来完成整车制造时,安徽合力却反其道而行之,零部件自制率高且核心零部件变速箱总成、驱动桥总成、转向桥总成、油缸、变矩器、消声器等均自主制造,既可在配套环境不太完善的情况下确保整机的品质,还可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快速开发和制造产品,增加适应市场变化的“柔性”。
2、坚持自主营销。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安徽合力对覆盖全国的自主营销网络进行革新。一方面按照“集团控股、经理持大股、骨干持股”的原则,首批对上海、深圳、北京、天津等8个营销网点按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进行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实行“独立核算,独家代理,自负盈亏”。改制后,安徽合力相对控股、经营者持大股、骨干员工持股、一般员工不持股;安徽合力委派财务总监对改制后的营销分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以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由安徽合力销售总公司统一制定营销战略、市场管理规划及产品批发价格,以使改制后的公司处于“可控”状态。另一方面,在营销网点“多元化持股”改制的基础上,对尚未改制的14个营销网点中进行了民营化改制。同时,为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对安徽合力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改制的基础上,在国外设立了72家合力独家代理商,将合力叉车销售到1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量的80%销往欧美地区。事实证明,体制一改活力来,股份制、民营化成为激活国有资本的强大动力。营销经理、骨干们不再把销售叉车看作是完成任务,而是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坚持“以质取胜,不打价格战”。为了落实“向用户提供合格产品和优良服务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的质量方针,安徽合力坚定不移地贯彻ISO9001标准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认真开展“遵守质量方针、规范质量行为、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推进用户满意工程”的质量管理活动,推行“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质量体系内、外部定期评审制度,完善计量监控装置,实施“奥迪特”检查与全员QC活动,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也使安徽合力质量保证体系得到维护和改善。
4、坚持以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安徽合力始终坚定的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先后建成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三维设计平台、以PDM为纽带的工程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以和谐制造业管理软件为主体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单元技术已日臻完善,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积极有效的流程优化(BPR),将企业内外不同的人员组和异构系统组之间的流程模型化、自动化,同时实施监控,使企业具备快速改变运营方式的能力。安徽合力创建的“协同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在合力有效实施,还具有行业示范性,对提高行业内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和应用水平将起到指导作用,入选为科技部863计划,并已经在北京通过该课题的验收。现已在省内外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5、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企业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多年来,安徽合力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把人才队伍建设视为“一把手”工程,大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高度重视职工多元素质的提高,本着“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要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以“自培自用”、“电化教育”、“企校联教”、“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法,采取技术交流、学历培训、技能鉴定、岗位培训、技能竞赛、导师带徒、QC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培养急需和适用的人才,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安徽合力技术人才队伍中,已拥有40多名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在管理人才队伍中,有200多人具有工商管理知识和技能;在以技师为核心的技能人才队伍中,高级工以上的占工人的比例接近29%。其中,拥有全国职工技术能手、全国职工创新能手、全国机械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机械行业突出贡献技师、省十大杰出工人、省十大能工巧匠、省技术能手等一大批当代知识型拔尖技能人才。
6、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与商标保护。安徽合力一直重视“合力”、“HELI”商标的国内外注册工作,在1983年就进行了“合力”商标第7、12类的注册,并连续进行了续展;2002年又成功申请注册了“HELI”商标第6、7、12类;2002年至今,“HELI”商标已经在5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还继续在30多个国家申请注册。历经多年的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HELI”品牌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成为中国工程车辆行业唯一一家获此项殊荣的品牌;并成为安徽省标志性品牌和安徽省十大“经济名片”之一。“合力”牌叉车被评为“中国叉车市场第一品牌”、被德国弗戈媒体品牌研究所授予“最受欢迎的国产叉车品牌”;“HELI”商标被安徽省认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商标”,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四、打造百年合力,振兴民族工业
2008年是安徽合力建厂五十周年。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公司考察,对安徽合力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振兴民族工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我们国家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体制和机制。若没有适应市场竞争体制和机制就掌握不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不能增强企业发展的新优势。二是必须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既要有优质的产品,还要有价格上的优势。”同时强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建设,要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要重视技术研发人员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二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利用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资源,加大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合力,并在考察中所作的重要讲话,是对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殷切希望,是对安徽合力发展的充分肯定,是对合力人坚持振兴民族工业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全体合力人的亲切关怀和鞭策,同时更加坚定了安徽合力进一步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
安徽合力“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是:在全球工业车辆领域,树立一流品牌;在国内工程机械及建设机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物流产品制造商转变为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此,安徽合力的广大员工正以昂扬的姿态,充沛的热情,主动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着力提高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为“打造百年合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并继续扮演中国工业车辆的领航者的光荣角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