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米-26直升机在向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吊运挖掘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抢险现场
堰顶控制高程已削下2米
26日上午,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从绵阳机场起飞,经擂鼓镇吊运起一台挖掘机,成功空投至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截至26日17时30分,已通过空运调往唐家山堰塞体15台施工设备,主要是挖掘机、推土机和装载机。这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空中抢险通道已经打通,随着大型机械设备的不断空投运进,抢险工作将提速。
米-17先行开路
26日一早,绵阳机场地区能见度达到2500米。7时许,设在机场的飞行指挥所命令一架米-17军用直升机起飞,前往北川唐家山地区侦察飞行线路区域的气象条件。直升机很快传回消息,唐家山地区气象条件满足飞行要求。紧接着,某陆航团多架米-17直升机从绵阳机场搭载人员、食品、物资和燃料开始陆续起飞,抢运至唐家山堰塞湖坝上。
米-26终于飞起来
8时,隶属中国飞龙专业飞行公司的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机组进入随时待命状态。“只要米-26起来,所有飞机让行。”担任空中指挥部总指挥的成都军区空军参谋长战厚顺告诉记者。
9时01分,因天气原因待命多日的米-26重型运输机于绵阳机场起飞,前往唐家山堰塞湖执行抢险任务。10多分钟后,米-26飞至北川县擂鼓镇上空,从飞机上向下看,数十辆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整齐地在地面等待吊运。没过多久,飞机飞至唐家山堰塞湖坝顶上空,在经过了短暂的勘测后,飞机返回擂鼓镇。
回到擂鼓镇后,机组人员和地面工作人员迅速将一台13吨多的掘土机通过钢缆和机身相连,11时06分,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机外悬吊第一台重型机械设备起飞,并将设备空投到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此后就不停地往返于擂鼓和唐家山堰塞湖坝顶之间,执行抢运任务。
5月26日,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官兵在唐家山堰塞湖附近紧张施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空投15台设备
截至26日17时30分,已通过空运调往唐家山堰塞体15台施工设备,主要是挖掘机、推土机和装载机。徒步赶往唐家山的武警部队和有关技术人员都已到达,堰顶共有598人,包括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等多名专家。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已按原计划方案全面展开。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最新消息,到26日15时,堰顶控制高程已削下2米,由752米下降至750米……
抢险方案
泄流槽设定高中低三种方案
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副总工程师李虎章26日告诉记者,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共设计高中低三种方案,水电部队倾向于采用挖掘量最大、保险系数最高的低方案。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全面展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李虎章说,高中低三种方案的依据是泄流槽口在坝体的位置,高泄流槽口方案需挖土石5万立方米,中泄流槽口方案需挖土石7万立方米,低泄流槽口方案需挖土石10万立方米。从泄流效果来看,低方案泄流量最大,最有利于保障坝体安全,但工程量大、施工时间较长,且须保证天气良好。如果近日有强降雨,部队有可能被迫采用高或中方案。
“我们部队的设备大多在20吨以上,如果这些设备运进来,施工难度会大大减小,”李虎章说:“但是,唐家山交通不便,水路、陆路都无法连通,负责空中运输的米—26只能吊运20吨以下的设备。我们紧急从本部队抽调了40台20吨以下的设备,地方政府支援了80台,目前确定的有120台。根据情况变化,可能还会有更多设备运进来。”
李虎章表示,施工主要是靠工程机械,机械力量不够的地方也可能使用小规模爆破。
泄流槽有望10天之内修成
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刘宁26日告诉记者,如果天气情况正常,应急疏导泄流槽将于10天之内修成。
刘宁说,大型设备运到唐家山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把堰塞湖中不断增加的水尽快疏导至下游。应急疏导泄流槽的设计流量为1000到2000立方米/秒,能够满足抢险需要。关于泄流槽施工的具体方案,随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最新水情
“悬湖”库容达1.3亿立方米
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说,水利部对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实行24小时全程监测,26日早上的水位已经上升到725.3米,距警戒线不足26米,库容达到1.3亿立方米。
现场目击
米-26起飞飞沙走石
26日上午,米-26发动引擎,整个擂鼓镇指挥部现场都能听到刺耳的轰鸣声,一位俄罗斯工作人员不断示意人们远离。螺旋桨越转越快,虽然距离直升机足有几十米,记者还是能感觉到巨大的一股风,吹得人站不住,现场飞沙走石。一个由10根绳索固定的帐篷居然被吹翻。
几分钟之后,飞机缓缓升起,连接在下面的13.2吨的挖掘机也被缓缓吊起,直升机在半空短暂停留之后,划过人们头顶,慢慢绕过大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现场所有人随即整理衣服,拍打尘土,很多人用水冲洗眼睛。之后,当远远地看见直升机飞回来时,人们都躲得远远的。
不少人都惊呼:这是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场面。
最难的飞行吊装任务
昨日,负责此次飞行任务的中方领航员袁鲁陵在接受采访时说:“无论中方还是俄方,都是第一次在高原山区执行这种任务,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飞行吊装任务。”
据悉,唐家山大坝是山体滑坡形成的,地形构造极为复杂,有的地方是石头,有的地方是泥土;另一方面,地震使周围山体滑坡严重,山体松动,滚石24小时不断。不过,先头抢险部队人员已在大坝上开辟了一个能供装卸机械的作业面,才使得工程抢险能够展开。
“其实这次任务并不符合飞行标准。”袁鲁陵对记者说,堰塞湖附近山体林立,相互之间间距不足100米,非常险要,而且上面水气氤氲,前一段时间能见度一直不足500米。
他说:“米-26要求障碍物的间距在120米以上,这次我们其实是在冒险飞行。还好,今天天公作美,能见度在600米以上,否则无法顺利成行。
抢险日记
唐家山抢险6日记
□5月20日 一8人小组空降唐家山堰塞湖旁的禹里乡。8人中有6名部队通讯人员,2名地方水利专家。
□5月21日 武警水电部队通过直升机向唐家山堰塞湖堤坝上投送了30人组成的先遣队,对堤坝进行实地勘察,为制定抢险施工方案提供参考,同时24小时监测水情变化。与此同时,正在北川灾区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开始紧急疏散周围群众。
□5月22日 温家宝总理视察唐家山堰塞湖,提出了处理堰塞湖问题的三条原则:一是主动处理,避免被动处理;二是要立足早处理,防止因水量增大增加处理难度;三是同时制定工程排险方案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确保群众安全,确保部队和抢救人员安全,绝不能再造成人员伤亡。
□5月24日 一支七人组成的小分队连夜徒步翻越巍巍大山,再次来到禹里乡,安装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5月25日,武警水电部队负重徒步在山区行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5月25日 武警水电部队及成都军区为数1800人的突击队出发赶赴唐家山堰塞湖堰顶。每名队员携带了10公斤炸药。26日零时35分左右到达唐家山堰塞湖坝底。
□5月26日 上午11时,大型设备器被吊至堰塞湖,随即开始工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