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1、工程机械使用范围和定义
工程机械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交通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管道输送等),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煤炭、石油、火电、水电、核电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黑色矿山、有色矿山、建材矿山、化工原料矿山等)、农林水利建设(农田土壤改良、农村筑路、农田水利、农村建设和改造、林区筑路和维护、储木场建设、育材、采伐、树根和树枝收集、江河堤坝建设和维护、湖河管理、河道清淤、防洪堵漏等)、工业民用建筑(各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城市建设和改造、环境保护工程等)以及国防工程建设诸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与这些领域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更加密切。换句话说,以上诸领域是工程机械的最主要市场。
何谓工程机械呢?概括地说,凡土方工程、石方工程、流动式起重装卸工程(即非固定作业地点起重装卸工程)和各种建筑工程,综合机械化施工以及同上述工程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作业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称为工程机械。
2、工程机械涵盖的产品
十八大类
(1)挖掘机械(单斗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斗轮挖掘机、掘进机械等)
(2)铲土运输机械(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平地机、自卸车等)
(3)工程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轮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卷扬机、施工升降机、高空作业机械等)
(4)工业车辆(叉车、堆垛机、牵引车等)
(5)压实机械(压路机、夯实机械等)
(6)路面机械(摊铺机、拌合设备、路机养护机械等)
(7)桩工机械(打桩锤、压桩机、钻孔机、旋挖钻机等)
(8)混凝土机械(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站(楼)、振动器、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混凝土制品机械等)
(9)钢筋和预应力机械(钢筋加工机械、预应力机械、钢筋焊机等)
(10)装修机械(涂料喷刷机械、地面修整机械、擦窗机等)
(11)凿岩机械(凿岩机、破碎机、钻机(车)等)
(12)气动工具(回转式及冲击式气动工具、气动马达等)
(13)铁路线路机械(道床作业机械、轨排轨枕机械等)
(14)市政工程与环卫机械(市政机械、环卫机械、垃圾处理设备、园林机械等)
(15)军用工程机械(路桥机械、军用工程车辆、挖壕机等)
(16)电梯与扶梯(电梯、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17)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液压件、传动件、驾驶室等)
(18)其它专用工程机械(电站、水利专用工程机械等)
3、工程机械发展史
(1)第一阶段为创业时期(1949~1960年)
1949年以前,我国没有工程机械制造业,仅有为数有限的几个作坊式的修理厂,而且只能维修简易的施工机具和其他设备。
解放后到1960年,工程机械在我国仍未形成独立行业,机械制造部门尚无力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厂,只由别的行业兼产一小部分简易的小型工程机械产品。
(2)第二阶段为行业形成时期(1961~1978年)
一机部五局(工程机械局)于1961年宣告成立。有归口企业20个,其中有4个直属厂。并在北京成立了一机部工程机械研究所。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筑工业部机械局与一机部五局合并,此时一机部五局直属厂14个,归口的专业厂和兼业厂达50多个。当时14个直属厂固定资产近亿元,拥有金属切削机床近1000台。在同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太原重机学院先后设立了工程机械系。这意味着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初步形成。
在此期间,行业的科研院所也有所发展。原一机部除继续发展壮大工程机械研究所(1963年迁天津)、建筑机械研究所(1972年迁长沙,现名为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之外,1966年将沈阳风动工具厂下属风动工具研究所迁天水,改名为天水风动工具研究所。1974年在西宁成立的西宁高原机电研究所,于1982年由国家科委批准改为西宁高原工程机械研究所,专门从事工程机械高原性能研究。1976年在河北省怀来县建立了工程机械与军用改装车试验场。另外,原国家建委在廊坊建立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原水电部在杭州和长春建立了水工机械研究所。交通部成立了公路研究所(其中的筑路机械研究室专门研究开发各种筑路机械)。以上各研究所都能根据行业的分工,按各自归口范围进行产品研究、开发,并组织不同的行业活动。行业大型骨干企业都有设计科或研究所或研究室。随着这些科研机构的逐步完善、加强和扩大,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打下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3)第三阶段为全面发展时期(1979年至现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改革开放步步深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之下,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引进外资力度不断加大和增强,给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国家计委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组织一机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林业部、兵器部和工程兵等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工程机械大行业规划组,由该组负责统筹协调全行业的投资、企业布点、引进国外技术、引进外资等工作,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柳工、中联重科等十多家企业成立了国家认定的技术研究中心。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工程机械生产企业2000多家,(协会会员1498家),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270多亿元,产品年销售额达2000多亿元。在全国机械工业各行业中,仅次于汽车、电工电器、通用三个行业,名列第四位。
二、产业发展情况(其中2007年数据均为预计)
1、世界2004~2006年工程机械销售额及2007年预测
世界2004~2006年工程机械销售额及2007年预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销售规模发展增长趋势(按销售额:亿元)
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销售规模发展增长趋势(按销售额:亿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3、行业发展盈利增长情况(净利润:亿元)
行业发展盈利增长情况(净利润:亿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4、行业营业利润率
行业营业利润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5、产品进出口由逆差转向顺差
产品进出口由逆差转向顺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6、行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
■自主创新
(1)自1979年至今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200余项,各企业通过参观、培训、全面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管理、外国专家支援等过程,使技术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有些国外先进技术还移植到国产产品上,使行业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档次。
(2)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都注重了自主创新发展,每年有80个左右新产品、新技术问世,其中每年有10个左右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007年有3项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3)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新产品产值近3年来同比增长速度为:2004年20.9%、2005年33.3%、2006年35.6%,都超过了行业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新产品产值占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也大幅提高:2004年24.4%、2005年27.5%、2006年30.5%。基本具备了各类主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为我国工程机械开拓国际市场起到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
(4)主要企业每年投入的创新研发费用达到销售额的2~4%,有些企业达到5%。
■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部份国企体制与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观念不更新,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包括过去国家重点投资支持的大型国有企业,例如当年推土机全国销量第一的鞍山一工、全国挖掘机生产基地抚顺挖掘机厂、曾经唯一获得国家挖掘机产品金牌奖的合肥矿山机器厂、当年叉车销售量全国第一的北京叉车总厂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先后被挤出市场。面临这样的发展形势,工程机械行业编制的“十五”、“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深化改革、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行业发展头等重要的战略任务。例如杭州叉车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00年体制与机制改革之前,员工有2000人,叉车年销售量2128台,通过体制与机制方面的不断创新,到2007年,员工还是2000人,年生产销售叉车达26000多台,是2000年的13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通过产业化和体制与机制方面的不断创新,旗下的中联重科公司得到了高速发展;徐工集团是大国企,国企管理方面的弊端一直拖累着徐工集团的发展,近两年通过深化改革,在政府指导下,对体制与机制方面稳步分步不断创新,提高了行业竞争力,保持了行业排头兵企业的位置。目前行业内已有22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后使其中80%以上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上市业绩。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国有、国有控股、民营、中外合资以及外资独资等经济类型并存。
7、当前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重主机轻零部件,关键技术零部件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的瓶颈;
■产品结构中间大两头小,即大型施工机械与小型工程机械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
■中国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大部份仍然停留在价格优势,还未向技术优势转型;
■科技创新、创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能力弱;
■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影响行业效益提升。
8、建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产品及技术领域
■以国家配套政策为主支持大型施工机械发展(国债、专项贷款、严格控制整机进口免税项目、鼓励技术合作、关键配套零部件进口免税、部分项目一事一议批准销售返税);
■以市场引导为主,支持发展小型工程机械并扩大出口;
■重点支持的产品技术领域:
●节能降耗与减排产品技术优先发展;
●大力提升关键配套部件技术水平,提高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包括:动力换档变速箱、湿式制动驱动桥、回转支承、“四轮一带”、整体式多路阀、柱塞式液压马达与液压泵等先进技术);
●产品信息化技术。
三、发展前景预测
1、国际市场需求增幅下降,但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呈逆势上扬
据美国AEM对全球用户问卷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工程机械需求量增长9.9%,2008年预计增长8%。其中土石方机械2007年增长12.4%,2008年增长7%。至2010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看好,国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2008年开始增幅将继续下降,但对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前景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国际代理商和直接用户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认知度在不断提升。
■出口方式由出口公司逐渐转向以企业直接出口为主,并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地化的销售代理体制,提高了跨国服务水平。
■由于企业直接出口为主,产品技术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情况,提高了应变能力,提高了针对性。
■主要出口企业提高了对待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突破能力。
■进一步在国外因地制宜地收购企业、办厂、设立产品研发机构,大大提高了主动出击国际市场的能力。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出口贡献度。
上述因素,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继续增长的强劲驱动力,预计今后三年出口仍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2、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发展走势回顾
■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亿元)
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亿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增长率
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增长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率分析,工程机械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主要投资方向有着对应关系,2004年4月开始中央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清理投资项目,严审批地,紧缩货款,当时对我国工程机械发展产生了激烈的振荡影响。
3、2008年以后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增长喜忧参半,增长幅度下降
(1)支撑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强劲
■建筑业市场几乎占工程机械市场一半,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其中城镇化率要从2005年43%,到2010年达到47%,增加4个百分点,即有5000~6000万人口要解决住宅。另外,城市居民住房改善仍在进行之中,并开始进一步向二、三线城市发展,房地产业投资总额比重仍将保持在2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开工项目仍然在发展之中,特别是交通建设(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及养护作业、内外贸增长后的港口与物流系统建设)、能源建设(煤炭工业、水电、核电、输变电工程、风能利用、输气工程)、环保工程、支持三农建设项目等,这些产业在宏观调控中仍然是重点支持发展的投资方向。
■对大型和小型工程机械、零部件发展、待开发的新产品市场需求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替代进口的产品不断增加,进口增幅继续减缓,相反出口产品将继续大幅度上升,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综合上述情况,对中国工程机械发展仍然有较好的势头。
(2)要认真对待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不利因素
■国家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后,根据以往经验,有可能要影响到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发展。
■钢材、燃油价格大幅上扬,增加产业链运行成本。
■通货膨涨、劳动力成本提升,影响竞争力。
■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将削弱中国产品出口价格优势
四、结论与建议
1、根据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仍然处于较好的增长趋势,2007年已达2040亿元,离“十一五”规划预测2010年2340亿元的目标只差300亿元。但2008年以后国内需求增幅预计将比去年有所下降。出口增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2、企业体制与工业工程管理创新、产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这些将成为今后企业市场竞争的争夺焦点。
3、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内需增量和出口增量已处于同等重要位置,企业发展必需做好两个市场工作,缺一不可。
4、为解决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瓶颈问题,应加快提高基础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并且必须从国家产业政策面给予扶持。
5、外资企业渗透、在部分行业围剿中国企业在加剧,国家政策面、企业面都应认真研究对策。
6、企业改组应以产业联盟发展为主,减少低水平重复扩张,产业结构避免向大而全方向发展。
7、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型企业集团今后发展方向应走产业多元化、国际化、资本运作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成为跨国公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