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工程机械发展的环境已经呈现出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知名品牌争相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国内企业正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也开始打响了一场“走出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名牌攻坚战。
合资与合作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不与外商合资,很难做大做强,打入国际市场。而很多工程机械企业家却清醒地看到,与外商合资,他们要么掌握企业的控股权,要么不允许控股的中方企业拥有独立的技术能力,不允许中方企业进入核心和关键技术生产领域。
“外商在与中国企业合资中要实现两个层面的目的:在有形资产层面要实现对企业的控股权,在无形资产领域要坚守自己的品牌,这就意味着中国民族品牌的丧失。”中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说。因此,工程机械行业在挖掘机领域曾经走的普遍合资之路也成为业内一个深刻的教训。
但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并不完全排斥合资的道路,相反地,很多企业在与外资品牌合资的过程中获取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小松合资建立结构件生产厂,山推公司拥有控股权,该企业最初生产的结构件仅供日本小松公司使用,后来产品能够达到小松大阪厂最严格的免检标准,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
整机与关键零部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零部件。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坚持全球化采购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工程机械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不利于国家产业安全。在柳工集团,记者了解到,柳工集团生产挖掘机的液压零部件产销受制于日本。“原来,日本每月供给我们八吨标准挖掘机液压件150台,但是现在每月只给我们100台。”柳工集团副总经理黄祥全介绍说。
由于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把大量利润用于购买关键零部件,同时,欧美零部件生产商也开始联合生产同质化的零部件,限制中国企业发展。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2007年徐工出口创汇5亿美元,而购买国外零部件就花费了20亿元人民币,购买外国零部件占了利润的70%-80%。中联重科的环卫机械、混凝土机械、移动式起重机等主要产品都占国内市场30%以上的比例。企业科技管理部部长崔玉芳介绍说,中联重科部分产品中进口件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
本土化与国际化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道路中一个共同的思路是“本土化的国际化”,无论是在国外投资建厂、兼并企业、全球服务与营销还是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无论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都贯穿了“本土化”的思路,用一些企业管理者的话就是“用外国人管理国外的企业”,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达到整合全球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的目标。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道路主要有三条路:一是产品走出去,也就是加强出口。中国企业在依靠自己性价比优势的同时,要着眼于打造国际品牌;二是企业要出去,“借船出海”。中联正在走一条从裂变到聚变的道路,在内部分成不同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能在国外找到一条“船”,最终实现国际化的协同效应;三是资本与国际接轨,“利用国外的人力资源、资金在国外做事”。只有这三条路都走通了,中国的企业才真正实现了国际化。
而中国的其他工程机械企业,例如徐工集团、柳工集团、三一重工也在自己的产品领域走着适合自己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中国的骨干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是竞争对手但不是敌人,我们出口的产品从不打价格战,我们靠的是自己的质量和服务,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打造‘中国品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