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重汽产销重型汽车突破10万辆大关(世界重卡巨头沃尔沃集团2006年全年产销量为10.8万辆)。
经过8年艰苦努力,中国重汽起死回生,跃居世界重卡行业前五强,被誉为“全球同行业增长最快、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重汽产销量超过7万辆,再创历史新纪录。
体制创新 绝地重生
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56年,有过辉煌的历史。1960年4月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1983年国家为了改变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以当时的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为基础,通过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项目为纽带,成立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企业联营公司,作为中央直属企业,实行国家计划单列。1985年第一辆斯太尔重型汽车下线,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全面引进国际先进重卡技术项目的成功。之后几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逐渐掉了队。到1999年底,企业亏损近百亿元,濒临破产边缘。为了保留国家重卡制造基础,振兴和发展自主重卡产业,2000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重汽实施分离破产重组,济汽、川汽、陕汽分别划归地方管理,将主体部分保留中国重汽称号留在山东济南,国家计划单列待遇保持不变,企业国有产权归省政府,由济南市实施管理。2001年1月18日新组建的中国重汽成立。
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的马纯济,受命于危难之时,成为中国重汽的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重汽以改革创新精神,有针对性地制定了16条分流措施,稳妥地完成了重组任务。
中国重汽改革生产组织方式。率先在我国重型汽车行业实行了“订单生产”模式,建立起“面向市场、订单生产”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将经营管理流程由原来的“开发——生产——销售”转变为“市场——开发——生产——销售”,形成了前方销售公司开拓市场、后方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的运营体系。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再造生产流程,由过去的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改变为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型号产品的“柔性”生产模式。通过采用比价招标采购、由供应商在生产现场租赁仓库供货等方式,改进零部件供应管理方式,缩短生产所需零部件的物流距离,保证按生产需要及时提供配件及原材料,实现了生产原材料的“零库存”,订单生产、订单配送成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方式。
中国重汽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坚持以信息化推动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按照对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生产经营各环节实行智能化管理的要求,自主研发出覆盖销售、服务、配备件管理和回款管理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线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车辆销售、零配件供应、维修服务和市场信息反馈整个过程,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在“一线通”系统的基础上,又开发出“手持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使每一辆在途汽车的运行状况、维修服务等各项指标信息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大大降低了营销服务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和成本。“一线通”等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使装配线的配件供应时效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整车交货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为现在的5至10天,每年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近2亿元。现在,营销、服务和备件管理等“一线通”和“手持机”管理系统已延伸至海外市场,使中国重汽集团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达到了世界重卡行业的先进水平。
中国重汽改革营销方式。大力推进“三个转变”:由企业自销为主转变为经代销为主;由抓销车、抓回款为主转变为抓管理、抓服务为主;由坐商为主,转变为分析区域市场、建设营销网络、策划营销为主。积极实施营销结构调整,不断强化营销网络建设,构建起了以地区销售分公司、经销单位(4S店)、改装单位、维修服务站、配件经销单位为主体的覆盖全国、分布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化营销服务体系。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中,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点近200个,开设海外组装厂3家。为保持经销商和服务商的稳定性,他们提出“培育忠诚客户,打造钢铁网络”的要求,积极推进“双千”工程(发展1000家经销单位和1000家服务单位)建设,鼓励经销商实行品牌专营,支持和发展“中国重汽”4S店,进一步扩大完善销售服务网络,为支撑产品销量的高速增长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基础。
有了一系列改革,中国重汽之车驶入“高速公路”。2007年,全年产销重型汽车100619辆,实现销售收入371亿元、利润21亿元。这些数字是可喜的,更可喜的是,利税增长129%,销售收入增长70%,产品销售增长60%。“这种指标体系结构,使中国重汽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利税好于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好于产销。”济南大学教授俞宪忠如是评价。
技术创新 挺直腰板
中国重汽手握利器,勇猛精进。几年来,他们技术改造总投资超过50亿元。中国重汽累计申报专利803项,其中专利授权656项,实现了“每三天一项专利”的速度,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拥有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进入全国企业专利申报前20强。中国重汽被评为全国自主创新十大杰出企业之一。
中国重汽市场部总经理李朋星向记者介绍了如何给车“壮腰”:“汽车悬架等于人的腰背骨架,主宰着身体的活动能力。俗话说‘腰健体壮’,腰部的承重和灵活情况标志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原斯太尔的悬架匹配已不够挺拔。中国重汽研究中心经过多番研制,量身定制了一幅新材料的优质骨架,然后以优质的零部件对‘腰部’受力进行局部强化,这样一个体能充沛、潜力无穷的‘小金刚’在我们中国重汽手中站立起来了!”
他们不仅对车的腰部强壮,而是全方位“生命再造”。他们生产的整车及零部件,已跨越了原来引进的斯太尔技术,一辆车的数千个零部件,几乎没有一个是引进时的旧模样。正是创新的产品,挺直了中国重汽的腰板。
重汽重组刚完成时,偌大一个企业只有一个系列78个车型,产品目录只有3页纸。有一年,国外某企业与重汽谈合作问题,对方要求以400余项专利入股。马纯济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有几项专利?”“一项也没有。”
马纯济坐不住了,不能“闭门造车”,要改革研发体制,要创新研发机制,改革——唯市场“马首”是瞻,创新——唯市场之命是从。
新的“飞龙”车研制出来后,很多人认为不成功,马纯济在大会上讲:“敢于突破就是成功。过去我们历来是照抄照搬,比着葫芦画葫芦,这次比着葫芦画了个瓢,这就是突破。有就比没有好,干就比不干强。你们要继续干,多开发新产品。”
现在中国重汽打印出的产品目录有“字典那样厚”。他们自主研发的HOWO系列重型汽车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HOWO 系列产品拥有100多项自主专利,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型汽车产品。
写到中国重汽的技术创新,不能不突出他们一次次在发动机上的突破。2005年,他们对发动机故障率最多的17个问题进行技术改进提升。2006年,中国重汽又成功研发国内首创的双旋流进气道和油浴式空气过滤器,使除水率达到100%。2007年,中国重汽又成功研发出全新概念发动机。在增强缸体的可靠性、匹配系统提升、WABCO双缸空压机等多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在国内重卡市场,目前使用广泛、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是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但这种发动机中最关键的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目前被几家国外公司垄断。中国重汽就开始组织技术力量重点研究国Ⅲ技术,前后投入2亿元,历时近两年,终于在国内率先成功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用EGR(废气再循环)技术的国Ⅲ柴油发动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EGR技术的国Ⅲ柴油发动机。EGR国Ⅲ发动机不仅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等特点,而且明显的竞争优势。
谈到这些收获,中国重汽总裁蔡东露说:“干这活挺累,没白没黑的。但大家干得很快活,我们就是想为自主品牌汽车做点事。到老了的时候想想,这辈子没白活!”
做重做特 占领市场
“成功是企业发展的阶梯,但也最容易成为企业衰退的滑梯。”
马纯济经常强调,“企业越发展越要保持清醒,事业越成功越要注意谨慎!”
中国重汽提出,做足重(重型车)的文章,实现特(特种车)的发展。先后自主研发出斯太尔王、金王子、豪峻、HOWO等2700多个车型,中国重汽已成为中国重卡行业车谱最全的企业,占据了国内大吨位、大功率重型汽车的技术制高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2000年的3.8%,提高到2007年的21%,
中国重汽发挥“特”的优势,专用车市场做得亮点纷呈。
水泥搅拌车一直是外国企业产品的天下,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中国重汽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凭借自主研发的斯太尔底盘水泥搅拌车迅速占领市场,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同时,中国重汽又挑战消防车底盘,再次与国际重卡巨头一试身手,占领了这一市场。2007年,中国重汽又对运油、加油罐类车市场、300马力以上码头牵引车的市场快速导入并获得成功。
2007年9月27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港区举行的交车仪式上,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把象征着54辆码头低速牵引车所有权的金钥匙交到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包起帆手中。
据了解,上港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港口集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前两三年,在中国重汽产品进入之前,上海港使用的都是国外产品。
中国重汽有理由为新市场的开辟欢欣鼓舞。据中国重汽济南特种车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静介绍,在中国现有的25个沿海港口中,中国重汽的产品已经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保有量和年销售量均保持国内首位。
然而,像码头低速牵引车这样的特种车辆,即使是上海港这种大型港口群总需求量也不过千辆,同时,以济南特种车公司今年300辆的销售目标看,即使放在其5000辆的特种车总销售目标中,所占比重也并不大。 那么,中国重汽为什么对这一市场开拓如此看重?
作为一个老重汽人,马静将中国重汽的做法理解为两重意义。一方面,重汽的目标是在特种车乃至重型车的每个领域都要达到第一的位置,那么对码头低速牵引车这个既有的优势领域就要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最大的重型车制造企业,面对进口品牌独占市场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中国重汽誓以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同台竞技。
通过几年的反复研究,中国重汽的技术人员针对中国港口路面复杂的工况条件在码头牵引车的承载性和动力性上进行了改善,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的路况。在重载的情况下,经济性比进口车提高了10%。同时,相比于进口车60万—70万元价格,国产车便宜了近一倍。
目前,重汽生产的国产码头低速牵引车在2006年开始崛起,去年已有小批量该种产品出口到非洲和南美洲。
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是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被授予世界生产力科学院终生院士,荣获“2006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十大年度人物”;中国重汽总裁蔡东被国家企业自主创新委员会评为“全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杰出人物”。谈到这两位企业家,中国重汽组宣部长倪桂祥说:“没有马纯济破釜沉舟的气魄和蔡东务实求变的闯劲,就没有重汽的今天,这点员工都很服气。”
中国重汽已有了一批深受中外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产品。市场涉及达50多个国家、地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重汽集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做大做强 打造品牌
中国重汽的管理者深刻认识到,没有自主品牌,搞国际化就像鸟缺了翅膀。即便相同的产品,也会导致不同的价格,国产重卡价格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中国卡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卡车品牌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和数量上的优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们的品牌价值无法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提并论。
中国重汽副总经理韦志海做了一个比较:2005年,重汽产销重卡4.5万辆,按国际标准看,产量规模排全球第八,距第七名MAN公司仅差6000辆,但两者营业额足足相差30亿美元。差距在什么地方?主要体现在品牌的附加值上。
努力打造国际品牌的中国重汽集团,如今有了可喜的收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HOWO卡车出口量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日益明显。中国的卡车国际市场知名度越来越响,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机构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生产力科学同盟共同授予“世界市场中国十大年度品牌”和“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HOWO卡车荣获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十大影响力畅销品牌;被商务部公布为2006年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中国重汽HOWO等8个车型被交通运输部列入首批推荐车型,并名列首位。
中国重汽认为,只有产品和服务品牌都打造好了,才能升华到企业品牌。中国重汽以“客户价值最大化”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判断标准,1999年就在机电行业内率先注册了“亲人”服务商标,8年多来不断增加“亲人”服务品牌内涵,形成了完整的概念和体系。2006年4月制作的《亲人服务手册》16开、164页厚,详细规定了重汽产品服务政策、售后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总计11章。
马纯济把“亲人”服务作为加强服务的“金矿”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强调,“亲人”服务品牌,是我国工业企业的第一个服务品牌,也是中国重汽独树一帜的服务理念,更是中国重汽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重汽的亲人服务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一天晚上,重汽西安销售公司格尔木经营部突然接到求援电话,一辆斯太尔汽车在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出现故障。唐古拉山口海拔5300多米,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这样的环境中,时间稍久,司机就有生命危险。情况紧急,服务站人员带齐备件马上就上路了。唐古拉山口距离格尔木市800公里,道路险峻,一路上,两名维修人员相互鼓励,绝对不能睡着了。汽车越接近唐古拉山口,高原反应越重,他们呼吸困难,口干舌燥。经过22小时的跋涉,两人终于到达了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作业,车终于在一阵轰鸣中启动了。看着眼前两个一身积雪、满脸灰青、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服务人员,司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建设队伍 奔流不息
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企业的主人。近几年,中国重汽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并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坚持改革、自主创新中体现其人生价值,从而增强了广大科技人才对事业的成就感。通过提升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的水平,实施“产学研”工程,先后与国际、国内十几所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并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重汽为国家制定产业标准24项,还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一项,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二项,获得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八项。有18人获省级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有118名优秀科技人才获科技专家或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拥有省市首席技师30余名。
中国重汽以人为本,形成了人和的良好气氛。新公司成立前,不少人才外流。眼下人才又开始纷纷回流,技术中心已回归十几名。张殿平就是其中一位。今年38岁的张殿平,大学毕业后分到重汽技术中心,1996年到了别的企业。2003年,又重返中国重汽。他告诉记者,吸引他的是新重汽的发展前景。张殿平现任技术中心工艺所副所长,是公司里的油漆专家。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王东辉对记者说:“重汽有凝聚力,不单是收入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大家庭中能够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心顺气顺!”
在重汽人的推动下,企业不断演绎惊喜的故事。
中国重汽从2004年整车出口不足60辆到2007年整车出口达到1.5万辆,创汇5.1亿美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重卡行业整车出口和创汇第一名。2007年中国重汽整车出口已占全国重卡出口总量的60%。
创新未有穷期,发展没有止境。中国重汽,以蓬勃的朝气??冲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