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营收60亿 鸟巢商业运作经历考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每年2亿元左右的维护成本和营收压力,让“鸟巢”(国家体育场)的维护和经营方中信集团联合体不得不使出“非常手段”。奥运场馆的商业运作,正面临维护和经营压力的双重考验。
奥运会后,“鸟巢”很有可能不断上演那场壮观的开幕式以换取门票收入。这是真的。8月19日,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张恒利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走进‘鸟巢’。”像很多奥运场馆一样,“鸟巢”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都由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公司中信集团联合体出资42%,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出资58%,最初的总投资是34.65亿元人民币。之后的30年,中信联合体负责维护和经营,自负盈亏,北京国资公司不参与分红,但在30年后收回完好的体育场。
“获利比较困难。”张恒利说。目前,中信集团联合体已经投入近15亿元资金,每年的利息成本约为8000万元,人工、维护等成本支出约为5000万元,一年的开销就有1.3亿元,如果算上每年近5000万元的本金,那么未来30年,“鸟巢”每年需要产生近2亿元左右的资金回报才能保本。
30年60亿的营收压力,经营者现在不得不出奇制胜,场馆冠名权的拍卖就是其中的一项。8月1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鸟巢”将以数亿美金拍卖冠名权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在18年前的北京亚运会时,运动场馆的开发就没有这样大胆,由此造成后续经营乏善可陈。张恒利说:“我们在做一件国内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现在看来,冠名权很有可能被外资折桂。张恒利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我们也十分希望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冠名,但在接触过程中,大多国内企业并不‘认’。”除了拍卖冠名权,“鸟巢”还将开发更多商业项目,比如开发成一个创意园,吸引全球最前延的科技产品来此展览。
目前,包括“鸟巢”在内的6个体育场馆共投资约205亿元,其中85%通过项目法人招标,运用市场机制融资完成,体育正在成为中国中产家庭的消费热点。对于未来,张恒利还是充满信心,他说:“如果以后‘鸟巢’的影响力大了,我们就对赞助商涨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