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成为千古佳句,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陋室铭》令安徽和县有了名气。最近和县打算投资数千万元,对刘刺史的陋室进行扩容改造,却引起了争议。(9月8日《现代快报》)
本以为这又是一个常见的新闻炒作,数千万巨款和一间寒酸的“陋室”,这样的反差太具新闻效应了。如果真的如此操作,刘禹锡的故居将会消耗史上最为奢侈的一笔“装修款”。
但看了各方的报道,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和县城乡规划局杜群局长在陈述了新增多处人造景观楼阁、将“陋室园”扩建至一百亩的计划后,“决定对陋室本身不做任何的包装,仍以旧貌示人”。当和县围绕陋室搞了那么多建筑之后,不知道陋室是否因为成了一件装饰品,而在简陋之外又增添了很多无奈?
和县围绕陋室搞扩建工程,恐怕也是“无奈之举”。可以想象,游人慕名而来参观陋室,结果发现不过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小屋时的失落心情。到名人故居追寻一种旷世的情怀,这感觉毕竟只是那些心境敏感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想要赢得更多游客前来,没有让他们歇脚、买饮料的地方和设施,实在也有点寒酸。在全国不少地方将名人当作稀缺资源进行旅游运作的时候,要求和县独善其身,也有点勉为其难。
联想到曾经热闹一时的甘肃三县筹集巨资分别修建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秦皇祭天广场三期工程和老子文化园等,会发现这些地方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不来凤凰栖梧桐,没有大投入、高产出的投资刺激,他们开发绿色无污染的旅游业似乎也入情入理。但遗憾的是,有些县市往往掌握不好适当的火候,贪大求全常把好事办砸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