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仍然高企的通胀压力,存款基准利率在年内将不会下调。
中国央行虽然结构性降低“两率”终结了实施一年来的紧缩政策,但是并不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全面转向。
据统计,抛开利息税不计,从2007年2月至2008年8月,中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低于通货膨胀长达19个月之久。持续负利率成为中国央行全面放松银根的最大障碍。
接近央行高层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受制于仍然高企的通胀压力,存款基准利率在年内将不会下调。
政策重点转变
本次降息的决定超出了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市场普遍预测“两率”会在今年年底下调,放开从紧货币政策。不过,由于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这一决定提前了两个月左右。
9月15日央行作出降息决定坚决而又迅速。据了解,在此前的两天,9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曾到央行参加了一个小范围的通气和讨论会,此次会议有央行副行长、货币政策司司长等人参加,讨论了降息等事宜,参会人士对降息没有异议。
9月21日,李扬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第三季度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通胀压力并不大,降息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重点的转变,从关注通胀开始转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始于2007年底,并推行还不到一年的从紧货币政策一直受到企业界的争议,在第三季度实体经济将出现明显调整之际,要求改变从紧货币政策的呼声更高。
8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该增幅创下了自2002年8月以来的近6年新低。
中国8月发电量同比仅增长5.14%,创出8年多来的最低增幅。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根据经验,中国经济每个百分点增长需要1.2倍~1.3倍的发电量增长。简单换算,中国经济增速在8月份的月度增速可能跌至8%以下。这显示,第三季度经济下滑的趋势明显。
北京时间9月15日下午2点,美国曝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消息,受此消息直接刺激,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央行果断推出降低“两率”措施。
部分投资银行人士预期,此举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全面转向,从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转为刺激的经济政策。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说,此次降息后,在未来的六个月之内,政府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了,国内通货膨胀不是最大的敌人,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经济增长。
“银行准备金率下降只是开始,可能会再往下走1~2个百分点;未来几个月可能还会看到利息再往下降,特别是贷款利息。”李晶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说:“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的主因并不是国际金融动荡形势,而是在国内。如果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出现波动,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将更有力度。”
存款利率年内难降
此次降息后,政策重点发生变化,但是否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的一次根本转向呢?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不同意见。
由于时间紧迫,事前未经过充分的通气,央行9月15日降息的闪电速度甚至超过了部分权威官方经济学家的预期承受范围。
“现在流动性还很旺盛,通胀压力仍较高,我们的意见是货币政策不能放松,但是现在又放开了,我没有办法评论。”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对本报记者说。
“这或许是迫于一些企业和某些部门的压力所作出的政策松动,我们比较担心货币政策的放开会加大中国流动性过剩压力。”这位经济学家说。
经济学家王小广说:“目前的货币政策属于进一步调整而已,而不是政策的转向。我们可以认为,这项措施表明紧缩政策的进一步松动,但是不能说是全面转向,更不能说是扩张,至少存款利率在下半年很难动。”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吴晓灵表示,目前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从紧货币政策没有根本转向。这位擅长货币调控的前央行副行长更愿意把目前的政策定义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自降息以来,最高层次的官方渠道表态。
种种迹象显示,在货币政策并非全面转向的背景下,年内存款基准利率难以下调。
制约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是连续19个月的居民存款负利率。早在2007年3月18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至到2.79%,而当时CPI同比增长2.7%。抛开利息税不计,在随后的长达19个月,央行存款利率水平始终落后于通货膨胀。
虽然2008年下半年通胀持续回落,8月CPI回落至4.9%,但是全年通胀水平仍然在6%左右,居民储蓄出现明显的实际负利率现象——以一年期定期存款税后3.93%计算,2008年,居民储蓄跑输通货膨胀两个百分点左右。
王小广说:“尽管通胀趋势性回落,但是未来能源价格改革,通胀反弹压力很大,很难回到以前2%、3%的低通胀水平。负利率现象的长期存在实际上制约了存款利率下调的空间。”
接近央行高层的人士说:“目前央行对存款利率非常慎之又慎,存款利率要盯住通胀,年内将不大可能下调存款利率。”
通胀回落到何种水平时,央行会下调存款利率?李晶认为,现在4.14%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跟4.9%的通胀相比,还有差距,如果通胀能降到3.5%左右的话,可以降存款利息。
但是,多数研究机构预期,在8月通胀大幅回落后,9月CPI将反弹至5%以上,而未来数月的PPI压力仍然较大,因而全年通胀要回到4%左右几乎不可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