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投资潮 各地政府高效回应扩大内需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8-11-18 11:1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刘秀浩 姚伟

地方政府对于国务院促进内需十条措施的理解,从最近的表现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投大钱,搞大工程。”在最近的几天时间里,由新华社发布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充满着激情,但纷繁的数据也让人着实有些看花了眼。

地方政府对于国务院促进内需十条措施的理解,从最近的表现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投大钱,搞大工程。”在最近的几天时间里,由新华社发布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充满着激情,但纷繁的数据也让人着实有些看花了眼。

高效回应前所未有

国务院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得到响应的积极性和高效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各个地方政府们的投资热情被激发起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全国各个省份地区都拿出了自己动辄千亿乃至上万亿的投资计划。

刚结束了奥运会前期大兴土木的北京市政府打算在未来两年里在轨交建设上花掉900亿元,正迎接世博会的上海市政府打算投入基建资金5000亿元。上海旁边的浙江省拟定了“三个一千亿”的计划。另外江苏省提出的投资项目总额是3000亿元。

有些城市的决策者们很快就能发现他们的投入和兄弟省份相比,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在福建,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共安排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70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00亿元以上;在海南,省政府初步安排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100个,总投资3535亿元;在吉林,在今后几年内将投资约4000亿元,重点实施交通、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等八大工程;在江西,目前已在农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设施、社会事业、重大产业等领域筛选了163个重大工程,总投资3200亿元,准备明年全部开工。

河北省确定了重点建设559个项目,总投资达5889亿元,这些项目已陆续上报国家发改委。而河北的数字并不巨大,很快山东省公布明年拟开工建设的240项重点项目,涉及“三农”、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民生等8大领域,总投资约8000亿元。

更为惊人的是云南省,表示将在5年内为扩大内需项目投入约3万亿元,项目将集中在能源、铁路、航空、公路、工业、农田水利、社会事业、通讯、服务业、城镇建设、房地产业、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

1998年的基建经验

这一轮轰轰烈烈的投资让人回想起了十年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我们也曾经以同样的手段抵御外部危机。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手段让中国成为亚洲难得躲避重创的地区之一。

1998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提出了确保1998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他说,“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国内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加强铁路、公路、农田水利、市政、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1998年7月,中国政府转发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建议》,决定实施旨在扩大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财政部的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同时配套增加100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国债投资当年就带动了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由此拉动GDP增长率2.5个百分点。中国也成为当年亚洲地区惟一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国家。

在后来的几年里,为了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从1999年至2001年,中国每年增发国债都在500亿元以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也得以启动。不仅如此,在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的6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120万-160万个,6年共增加就业700万-1000万人。

1998年开始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了2004年。巨大的投资热情延续了原先的惯性变得难以控制,经济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走向了过热的区间。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用投资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此次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今后两年多投入4万亿元,投资规模更大。1998年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中,五年共计投入3万亿元拉动内需。

基建不是惟一的重点

不过在具体执行层面应该要防止产生一些偏差。1998年的财政政策鼓励之下,国内产能过剩、投资效益低下的状况已经相当严重,继续大举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交通投资似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从国务院提出的4万亿财政支出看,除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震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三项以外,10项政策中有7项涉及促进消费需求,终结城乡二元结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等结构调整,无疑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

虽然“国十条”重点明确,但地方政府列出的投资目录却是延续了1998年走来的道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这次积极财政政策与上次不一样的,但被宣传得一样了,都是搞大型项目建设。十条措施里,第一条就是保障性住房,第二条就是农村的设施,第三条才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焦点都在关注铁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组合使用。在政策导向上,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更加重视民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赤字来增加政府投入,同时积极调动各种社会资金增加投入。

经济学家沈明高一针见血地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对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行业的需求有较强的拉动,也能支持对能源行业的需求。但是,这些行业仍然以国有企业垄断为主,对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很难产生有效需求。

幸好公布的数据可能并不会是未来投资项目的全部内容。在国家审计署11月13日表态中明确,要求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在审计过程中,各级审计机关将注意揭示和反映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揭示和反映是否存在重大违背国家产业、土地和投资政策、重大铺张浪费和损失浪费,防止“两高”企业。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恒说,这么短时间内这些项目如果马上上马,可能会存在问题。如果项目负面影响不能克服的话,还不如稍缓先作科学评估。“否则,4万亿投资下去所造成的损失,可能和我们预期到的增长效益一样惊人。”

专家声音

龚方雄:如何有效花掉4万亿成最大风险

有关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争论仍在继续。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昨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上提醒,如何有效地安排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已成为决策层面临的风险。

“现在看来,决策层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多快以及最终能花掉多少钱。”龚方雄说,事实上“就连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外还将新增多少资金,也已不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此前的11月9日,决策层赶在周日宣布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而国家统计局在其后一周公布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则证明,出口、零售、投资、制造等绝大部分经济指标的恶化,正是决策层及时出手的主要原因。

但事情的发展显然超出了有关方面的预计。4万亿元方案公布后,冀望从巨额投资方案中分一杯羹的地方官员,已经挤满了北京各部委附近的酒店。

龚方雄注意到,目前由各地政府及中央各部门上报的方案早已超过了4万亿元,甚至超过了10万亿元。

这些地方官员大多带着早已计划好的经济方案前往。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案中的不少内容都是曾经因担心引起经济过热而一度被国家发改委否决的。但现在,各地官员鼓足了劲尝试重新上马或加速上马这些方案。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决策层已经开始担忧投资过热苗头的显现。”龚方雄表示,“除此以外,地方政府迅速‘花钱’的过程可能带来贪污腐败也需要引起关注。”

龚方雄直陈,当4万亿元投资计划可以确保中国在明年保持8%的GDP增长速度时,市场恐怕将会更加关心这些投资项目的质量。“希望中国能够将这些资金都投到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福利机制的建设上去,以最终促进消费。”

“国家有条件在决策方面有一定前瞻性,有条件在决策方面做得比西方要果断一些,但是该深思熟虑的还是要深思熟虑,这部分钱千万不能搞成1990年代、1980年代出来很多刺激项目的时候大家搞得重复建设,像海南的地产我们国家后来因为那个砸进去多少呆坏帐,花了多长时间才从那个三角债里面爬出来,千万不能形成这么一个局面。”

各地基建投资拼图

(按地区、省(市、自治区)、投资总金额、基建项目竖排)

东北地区

吉林

今后几年投资约4000亿元。

加快建设哈大客运专线、长吉城际铁路、东部铁路通道等;明年要启动实施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和延吉机场改扩建工程,争取明年通化机场开工建设;尽快启动核电项目;长春地铁1号线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

环渤海地区

北京

今后两年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元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0000亿元。

未来两年建成轨道交通100公里。确保2009年新开工地铁15号线等4条线路,续建4号线等9条线路;提前建成全市规划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华能等四大城市热电中心、陕京三线等输气项目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天津

3年投165亿元建设149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改善水环境的99项总投资95.69亿元;涉及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27项重点工程总投资30.77亿元;用于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的7项重点工程,总投资8.98亿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10项重点工程,总投资11.67亿元。

河北

投入2323亿元加快公路项目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续建、新开工和准备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33条(段),施工里程2957公里,利用4年时间,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带动约8000亿元下游产业的投资规模。323亿元建设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构建“两纵六横十库”的供水网络体系。

山东

今后三年通过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等投资约上万亿元。

明年拟开工建设的240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涉及“三农”、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民生等8大领域,总投资约8000亿元。

长三角

上海

八项措施+500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至2010年1600亿元政府性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1600亿元政府性资金预计拉动全社会投资超过1.1万亿元。其中,完成虹桥机场扩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7号线等在建项目;尽早开工外高桥六期;重点建设竹园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浙江

明后两年全省政府投资主导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省级财政新增100亿元,用于以铁路现代化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审批、开工的项目有:宁杭客运专线浙江段、杭甬客运专线、杭州铁路东站扩建工程等。

江苏

至2010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

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方面,实施总额22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泰州大桥、连云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

安徽

上报或计划上报的铁路、公路和桥梁建设项目达40多项,总投资为3890亿元。

铁路项目20多项投资2000亿元,19个高速公路项目估算投资近600亿元。年内计划开工建设项目中有四条高速公路:郑楼至郭楼高速、芜湖至雁翅高速、蚌埠至淮南高速、黄山至祁门高速。

珠三角

福建

十项措施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铁路建设投资到2010年就达610亿元。

今年全年开工交通项目总投资650亿元;明年一季度总投资115亿元。在高速公路方面,五年完成约1500亿元的投资;普通公路方面,五年完成600亿-700亿元;在新农村交通工程方面,到2012年全省农村公路再完成约140亿元投资。

海南

今后3年投2070亿元,2009年投资480亿元,2010年投资690亿元,2011年投资900亿元。

安排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100个,投资35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亿元。其中,2009年基础设施省重点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5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3亿元。

中西部

江西

今年共安排重点工程总投资20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6亿元。

已在农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设施等领域筛选了163个重大工程,总投资3200亿元,准备明年全部开工。

河南

今年1至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442.2亿元,占年目标的86.8%。

涉及公路、铁路、水利、煤炭及电源建设等133个重点项目建设正加快进行。省财政将加快省级投资拨付进度,尽快拨付21亿元,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生态旅游公路建设等。

湖北

“千亿元工程”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武汉今年投资力争达到2200亿元。

武汉已紧急申报2008年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48项,总投资597亿元,申请中央投资80亿元。同时,决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对于条件成熟的项目开足马力,确保顺利完成,对于“十一五”规划后期的项目加快推进,早日开工。

重庆

投资3000亿元建设“宜居重庆”,包括强化住房保障、改善生态环境等项目。

未来3年1000亿元用作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同时将投资500亿元完成主城区三级管网改造项目,投资500亿元打造“森林重庆”。

云南

未来5年投约3万亿元,集中在能源、铁路、航空、公路、工业、城镇建设、房地产等方面。

2009年上半年,力争,云桂、蒙河、广大、丽香等铁路新建和扩能改造项目,滇池治理6大工程,金沙江、澜沧江等电力建设,县城和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重点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陕西

今年11月20日前总投资260亿元。

260亿元集中开建12个重大项目,包括西平铁路、大西沟铁矿、旬阳水电站、延安电厂等。明年省财政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30亿元,增加17亿元,用于铁路、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引汉济渭、西安地铁等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

注:以上资料均来自新华社及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报道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