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汶川地震发生期间,曾经有数不尽的新闻媒体记者只身赴川,不顾艰险,他们要通过镜头和文字来向外界传送北川的第一个消息,向全国人民传递最新的震后灾情,这里有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每次都是另我们为之振奋。
北川,我又来了。
曾经,我发誓再也不会去那里,“不想灵魂再次疼痛”。
可是,对曾亲眼看到最惨烈的灾后现场的记者来说,北川就像游子的故乡和外嫁女的娘家一样,无法忘记,对北川的牵挂,将如同胎记,终生摆脱不掉。200多天来,“5·12”大地震发生时所采访的那些人物,带着特定语境下被悲伤和惊恐放大的表情,时不时像一列火车一样在梦里呼啦啦地朝我开过来。于是,我背弃誓言,再次来到北川,找寻那些曾在我的稿件中出现的人物,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12月15日,我到达北川,地震发生后的废墟或临时安置点已没有了那些悲伤的面孔,灾民已经转移,没有电话,找寻变得格外困难。凭记忆和当初留下的蛛丝马迹,3天里,我走了40多公里的路程,精疲力竭地去他们的老家找寻;我住在灾民的板房里,感受着灾民的感受,含着泪水倾听他们对遇难亲人的怀念。
我找到了《摆在沙盘上的伤悲和梦想》中的10岁小女孩岳玲的邻居。他说,女孩现在开朗多了,在帐篷学校读书。
我辗转找到《灾区孩子有了新家》中的陈翠兰的同学和乡亲,得悉她当时未找到的亲人全部平安。
还有《让爱心渠道更畅通》中的叶继蓉,现在在八一帐篷学校当老师……
我依然记得北川人当初的失声痛哭,如今,笑容回到了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一个比想象更好的北川。
而今,炊烟开始在北川遍体鳞伤的山水之间升起,人们快乐而高声地彼此打招呼。被地震几乎完全夷为平地的擂鼓镇,已搭好了一排排板房,吃过晚饭,羌族群众在广场上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快乐的锅庄舞,不停交换位置,穿梭前行。早上6时,准时开始的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唤起板房中沉睡的人们,开始新的劳作和憧憬。
北川有16100户人家需维修加固房屋,而今,已有16041户完成修复加固;北川还有25151户房屋已经彻底倒塌或严重破损,必须重建永久性住房,而今,已有13198户开工,5950户完工。
这意味着,41251户人家中,有21991户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度过地震后的第一个春节,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
很难想象,重建之路充满着怎样的艰辛,擂鼓、曲山、陈家坝、漩坪、禹里等灾情最重的地区,有不少村组被地震和随后的泥石流彻底吞噬,有的甚至整座山都垮了下来,人们无法找到重建房子的地基,只能暂时居住在板房里,穿着全国各地同胞捐献来的衣服,领取着政府的接济,艰难度日。记者为他们简单的餐桌一阵阵心酸,他们自己却很知足,“有的吃,不挨饿就已很好了”。
他们开始从容地面对劫难,男人大多外出做零工,女人则从垮塌的废墟中敲出砖头,每块砖头可以卖1角5分,她们还开始用锄头挖出尚未被毁的田地,准备种土豆。他们为每一笔开支精打细算,只要不超过10公里,大多选择步行,以节省车费,他们就这么一点一滴地积攒着未来。
这次找寻之旅,有时甚至给了记者意外的惊喜。
17日18时25分,记者到达位于安昌的北川各政府部门的临时办公点,一路打听,试图找到《生命大营救》中记载的法官余新春。
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原是一所驾校的北川法院临时办公点时,已是19时48分,天已完全黑了,我只能选择“试试看”,却在推开第一间办公室的门时,第一眼就见到了余新春!
余法官也在第一时间认出了我,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上相识的记者和被采访者,不约而同张开双臂,噙着泪水紧紧拥抱!
5月14日,我在北川采访中,发现独自一人用最大的意志力,两天里淋着雨盼望着救兵的余新春,事后检查,这名法官断了4根肋骨,右腿严重骨折、踝关节骨头断了、脚面严重受伤,右脚两个脚趾粉碎性骨折,头部的伤口既深又长。
余新春说,赶来的战士们试图搬动他,可稍微一碰下肢,就是无法忍受的疼痛,几乎昏迷,只能暂时放弃。
战士们找来椅子,把大块头的法官绑在椅子上,10多名战士连椅子带人扛起来,翻越15米高的废墟,累得大汗淋漓,衣服全湿了。
翻越这堆废墟,10多名武警将余新春接了过去,艰难地移送,每上一步台阶,壮小伙子们都累得气喘吁吁。
过桥后,再次换了一拨儿战士,抬余新春上山,目的地是北川中学所在的任家坪——那里车辆能够到达,聚集着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
正在艰难前行途中,不知从哪里传来“堰塞湖垮了”的消息,正在北川县城寻亲的人撒腿就跑,现场顿时陷入混乱,但战士们并没有抛弃受重伤的法官,使出全身力气抬着他用最快速度前行,“那一瞬间,我真正感受到人性的美!”余新春回忆说。
终于到了任家坪,记者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响起,余新春欣慰地闭上了眼睛,知道自己获救了。
100天后的8月25日,余新春出院,其间,多次转院,4次上手术台,头部共缝了41针。
北川法院43人中,27人遇难,人手严重不足。9月7日,余新春开始上班,虽然,他现在连走路都很不方便。“只要能动了,我要做些事。”
法院考虑到他的具体情况,给他分配了相对轻松的工作。
最让他高兴的是,地震时,妻子不得不从4楼跳下求生,受了伤,却保住了性命;地震时刚结婚两天的儿子和儿媳,正好当天决定外出旅游,12时20分发车离开,14时28分,地震发生了,他们正好躲过这场灾难。
两次见面,记者见证了余新春的悲喜两重天,而今,他的头顶长出了头发,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神采奕奕。采访结束时,他的电话响了,朋友约他上网“斗地主”,赢了“两炸”,余新春高兴地大笑起来,像个孩子。
余新春是北川劫后重生最典型的例子,数以万计在地震中幸存的北川人,正在奋力开启自己的未来。地震中八成被毁的北川老县城,遭遇了新的灾难,9月24日,一场暴雨泥石流再度袭来,很多地方又被泥石流覆盖,但新的北川县城已在规划建设之中。正如通往北川的马路旁的标语“太阳中国照耀北川”、“北川依然美丽”所写的那样,这个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正在艰难地重生,重生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令人动容。官方的计划是,明年年底全面完成农房重建——北川人不再背井离乡的日子,并不遥远。
相关阅读:
北川县板凳桥被确定为灾后重建新城地址
灾后重建地址选择是北川目前的头等大事,按照规划,北川将利用三年时间基本恢复重建目标,国家抗震救灾专家组已经确定将重建地点选在绵阳板凳桥,专家认为板凳桥在地质方面预计未来震灾或其他地质灾害可能性非常小。【全文】
北川重建工作启动 计划历时3年扩容8倍
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经有七个多月的时间,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重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12月21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建总体规划技术审查会在绵阳召开,并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技术审查。据计划,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开始了前期拆迁工作,新县城将于明年2月底前开工建设,三年后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羌族文化城将初步成形。【全文】
北川新城10条出境通道 预计明年2月开工
12月10日,在四川绵阳召开的北川新县城暨北川·山东工业园总体规划方案汇报会透露,国务院已经批准北川新县城选址安昌镇东的方案,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已经成型。目前各项测绘等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全文】
北川新城选址安昌 新县城重建规划已成型
2008年12月10日,在绵阳召开的北川新县城暨北川·山东工业园总体规划方案汇报会透露,国务院已经批准北川新县城选址安昌镇东的方案,据了解,新县可利用面积在8平方公里左右,距离北川老县城约23公里,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已经成型。目前各项测绘等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全文】
相关专题:
慧聪网携千余工程机械企业联手汶川抗震救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