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一条关于“我海军护航编队逼出跟踪潜艇”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站上,国内部分媒体4日也大幅报道。文章称,我海军护航编队的三艘战舰遭到“不明国籍潜艇”跟踪,并最终将其逼出水面。
很快,这则新闻就被查出是假新闻。其情节和内容均大幅抄袭《解放军报》去年4月的报告文学:《北海舰队反潜实录》。肇事者是《华西都市报》和《青岛早报》,日前,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已经对这两家报社进行批评处罚。对该事件造假者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这起假新闻事件是典型的“做新闻”“凭空捏造”“向壁虚构”,造假者受到的惩罚也是合情合理。
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假新闻背后的根源。
媒体人的生存危机
上世纪后期,新媒体开始崛起:英特网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时代,也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英特网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了媒介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它让媒体脱掉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而变得大众化,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的主体。网络的快捷、方便、隐秘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发言者,真正实现了“人们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这从某一方面来说,提高了人们的公民意识。人民有任何的意见、不满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媒体的延展性、广泛性又使得人们的意见能很快的聚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同时,网络的快捷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绝对的优势,事件发生以后,网络可以第一时间发出,即发即贴,这是广播、电视、报纸永远望尘莫及的。
所以我们说,网络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媒体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传统媒体人存在着生存危机。
现如今,不仅是英特网,还有流媒体的出现和更新换代,这些使得媒介的新花样层出不穷,一山更比一山高。所以不仅是传统媒体,就算是新媒体之间也存在着相当激烈的竞争。媒体要生存,就要抢新闻、“爆”新闻,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似乎世界上总有人会比我们自己聪明。以前的媒体是无冕之王,而今天的媒体(或者说媒体人)的生存却是岌岌可危。
单从这种宏观状况上来说,媒体人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鸟为食亡,激烈的竞争使得媒体人不择手段去抢新闻、挖新闻甚至是导演新闻、编造新闻。2007年十大假新闻里面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导演新闻,还有“茶水有毒”事件的争议中,在我们钦佩记者的责任感的同时,也同样对他“参与制造新闻”感到叹息。
“网络如此便捷的时代,为什么记者发稿前连上网核实一下都不做?对于不确定信息,媒体情愿冒刊发虚假新闻的危险而不愿在与同类媒体的竞争中漏发新闻,这样的竞争要把媒体引向何处?”对此,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维燕认为,在当今的媒体竞争中一些记者的职业水准、专业主义精神都被淡化甚至忘记了。
热点资讯:
直击护航假新闻事件:新闻界职业道德待建
2009年2月3日,包括新浪网、凤凰网等在内的知名网站以及国内不少媒体报道了一篇题为《中国远征舰队遭不明潜艇跟踪将其逼出水面》的“猛”新闻,文章称:远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的中国舰队,1月15日,我海军在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的三艘战舰遭到“不明国籍的潜艇”跟踪,并最终在曼德海峡西海岸成功将其逼出水面,新闻配图使用的都是在印度洋海域频繁出没的印度海军潜艇。【全文】
北京兑现承诺 返还奥运期间应减征养路费
北京市的有车一族对于奥运期间车辆限行一事应该都还记忆犹新。不能开车了,出行怎么办?网上由此引发热议,各种有用的、或者搞怪的方法纷纷出台。对于限行,或许个人有一时的不便,但却为北京奥运会期间保证空气质量、交通顺畅做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为感谢广大群众的配合与支持,4月16日起开始兑现奥运期间的承诺:返还养路费。【全文】
从三鹿事件的牵连看今天的“强生有毒”
京沪高铁392亿动车采购大单花落中国北车
新媒体的特性
接着说我们的新媒体。网络使人们参与媒体运作和舆论监督变得易如反掌,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主体,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和新闻。人们可以匿名发表言论,这样即使发了假新闻,也不会承担责任更不会受到法律上的追究,因此假新闻泛滥成灾
就连我们都熟悉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也不能保证它发的新闻完全是真的。2005年7月9日,当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花落英国伦敦时,英国全国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之中。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号称中国门户网站新闻NO.1的新浪网的首页,竟然出现“巴黎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假新闻。因此有网友说,新浪总是在炮制假新闻来吸引看客。
新浪如此,那么其他小网站我们可想而知了!
这些都是新媒体的特性造成的。所以我们认为,媒体更新换代的同时,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法律、我们的职业道德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
那接下来我们就说到体制。
媒体体制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认为,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与当前的媒体体制不无关联,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一些媒体产生逐利倾向,从而导致部分媒体用人机制扭曲为逐利机制,新闻从业人员为完成稿件疲于奔命,顾不上知识更新。再加上一些新闻单位准入门槛低,造成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普遍存在浮躁心理;媒体唯稿件论、唯吸引眼球论而放松管理;真实性让位于轰动性、社会责任让位于经济利益、职业操守屈服于逐利的追求……这些都造成了虚假新闻报道屡屡出现。
针对这些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宋小卫研究员认为,杜绝虚假新闻的关键在于行政管理处罚的力度以及媒体利益,记者的管理等实际操作中利益和责任如何协调。宋小卫更关注虚假新闻刊发之后媒体的更正、道歉是否及时、公开,他说:“新闻真实性教育应该包括更正环节,刊发虚假新闻之后的后续行为应该包含在虚假新闻的研究和治理之中。”宋小卫说:“公布公众举报电话,支持受众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应该能对假新闻有所规范。”对此郑保卫认为,社会性行业监督机构的不够健全是虚假新闻的成因之一,他说:“如果我们成立一个由新闻从业人员、法律专家、新闻界教育界和社会名流共同组成的新闻评议会,对虚假新闻等加大社会机构的监督和他律,对典型个案进行研讨、评议并公布评议结果,监督对媒介机构和新闻从业者裁定决议的执行,也许可以促使媒体减少虚假新闻。”
有关体制的事情,我们不便多说。
新技术的发展——PS的出现
PS是一种制图软件photoshop,媒体人利用新技术造假已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人民日报高级编辑、CFP图片库(五洲传播图片库)高级编审许林说,新闻图片的“PS”就属此类。近年来的虚假新闻图片“PS”占了较大比例,究其原因,许林认为:“客观、公正、真实是所有新闻人的准则和追求,新闻摄影不是艺术摄影,不能运用photoshop任意加工,这些新闻摄影的理念没有成为摄影记者恪守的职业操守是新闻图片“PS”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对此,新华社摄影部终审发稿人南康宁也指出,新闻图片不是绘画作品,不完美是其特点,新闻媒体在每个摄影记者入门时,应严肃认真地告知新闻摄影不可触犯的规则、尺度,以及违反新闻摄影规定的处罚措施,使其严格自律,是杜绝虚假新闻图片的基础。许林进一步指出,除了自律,缺乏他律性的行业规范是“PS”照片屡次现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分析说,行业总是需要自律与他律结合才能更好地规范其运转,新闻摄影同样需要像交通法规一样,既告知行为规范又建立处罚的规章制度。许林说,2007年8月,五大图片网站发布抵制虚假图片联合公告,就是想建立起他律性的行规。他认为对于自律性不高的摄影记者或者自律失效的时候,他律性行规能够起到规范和威慑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虚假新闻图片影响传播环境、危及媒体公信力的局面
电脑可以用来“PS”新闻图片,网络同样可以被用来便捷地获取新闻来源,贾亦凡认为,近年来评选假新闻时发现有的假新闻竟然“原汁原味”地来源于博客、BBS,甚至是各类论坛上几年前的搞笑、恶搞之作,而且一家媒体“感冒”,百家媒体“吃药”,不经核实竞相转载,以致报纸成为网络上非新闻类文章的“纸质版”。对此郑保卫说:“对现代传播手段不恰当的运用,使很多记者丧失了过去老记者的一些优良传统。过去新闻是跑出来的,现在很多新闻是听来的、抄来的、网上搜来的,拼拼凑凑、删删改改一篇报道就能出笼,职业精神、专业理念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媒体人的出路
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捧过新闻学教科书的人都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最根本原则,维护新闻真实性也是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媒体的公众性是其生存的根基,新闻,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一旦媒体伤害了公众,其公信力便下降甚至失去,而一旦媒体失去了公信力,那还如何去生存?假新闻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最后终究会被公众抛弃。有谁还会相信一个假新闻不断、依靠假新闻来吸引眼球的媒体提供的新闻?就比如,依靠编造桃色新闻、花边新闻的无良小报,只能吸引无聊的看客,怎么可能登上大雅之堂?靠编造假新闻推动发展的作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年度十大假新闻已经评选了8年了,这原本学术界推出的一个遏制假新闻的软性的办法,可是现如今,年年的假新闻评选都同样“竞争激烈”,作为评选十大假新闻“阳谋”的“始作俑者”,《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吕怡然心情复杂。2008年年底,当“年度十大假新闻”再度出炉时,《新闻记者》的编者按里说:“抗战八年,虽然漫长,终获胜利。然而,评选年度假新闻,也已经整整八年,却尚未见到胜利的曙光。可见新闻打假之难!这是八年前我们不曾想到的。原以为只要竖起新闻打假的大旗,呼啦啦立马就会聚集起浩浩荡荡的讨伐大军,不消半个时辰,假新闻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今反思,我们过于善良,高估了媒体人的自律力;我们过于天真,低估了假新闻的生命力。现在方知,因为毒草的孳生,离不开合适的土壤,光拔草而不除根基,必定如春韭,割了一茬又一茬。看来,这场持久战恐怕远无停战之日。也罢,八年之后,让我们从头再来!”
最后,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传媒学子,我想说:“狼来了”的故事相信所有的人都听过,如果我们一再欺骗公众,我们不但不会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还会成为那个“放养的孩子”,百姓一提到你这个报纸、电视频道或者网站的名字都会摇头叹息,那我们只会臭名昭著。所以我们在想尽办法生存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一个媒体人的根基——维护新闻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