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在金融危机誉满全球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从未改变。在有人质疑中国是否在削弱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出的答案是,“这属于良性竞争,不进则退,这并没有给香港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此间观察人士表示,中国要抓住金融动荡导致的全球金融版图变化这一历史性机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提速。
近期伦敦市政府委托民调中心开展的国际金融中心评比结果显示,所有金融城市都受到金融风暴冲击,无一幸免。前6位城市的排名虽没有变化,但其总评分均下降。而亚洲地区的金融城市排名大都下跌,东京排名第15,比上次滑落8位;上海第35,下滑1位;北京第51,下跌4位;汉城第53,滑落5位。可以预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演变,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还将发生重大变化。而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大的金融危机之后都会崛起新的金融中心,中国、印度等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认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将给世界经济格局、世界金融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发展中国家有望在这次冲击中获得更多关注,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中国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加快步伐。
“中国谋求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更重要地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必须对“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经济格局提前谋划、考虑和落实。
4月8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迈出关键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无疑将因此获得强有力的推进器。
另一方面,与美国膨胀过度的金融体系不同,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简单,金融业务发展不足,不仅影响结构调整和资源有效配置,也制约了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而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还是要坚持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让金融业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反危机’服务。”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说。
杨建文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增强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全国的能力,对中国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保增长短期依靠货币、财政刺激,长期看还是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专家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帮助政府、企业筹资,通过“加杠杆化”防止经济陷入衰退。同时,在经济下行期间,大量行业洗牌,成为兼并收购活动的活跃期,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并购服务,包括贷款、资产评估、法律、会计等,这是金融业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支撑的重要方面。
就上海自身而言,不断改善金融制度、市场环境的努力也从未停止。4月2日,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等37位金融专家被正式聘为上海法院金融审判专家咨询员,他们将在今后的5年聘期内为上海各级法院金融审判“把脉”。而早在2008年11月,上海浦东新区就推出了国内首个金融审判法庭,在完善金融法制环境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已递交上海市人大审议,“草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就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环境、创新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以及政府服务等问题作出了规范。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也有望在上海率先试水。
“国务院关于上海‘两个中心’的意见赋予了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显著加大了对上海在金融领域先行先试的支持力度。可以预见,上海未来在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动作令人期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春说。
相关阅读:
历史新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提速
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提法最早见于1992年,是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17年后的今天,国务院出台文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此举意味深长。【全文】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设回顾及高度之争(图)
被誉为中国大陆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楼层目前已投入运营,该建设项目总共101层、整体高度达492米,仅次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601米的迪拜塔及台北101大楼(总高509.2米),届时,高达474米的100层观光厅和办公大楼将同时启用。【全文】
专题: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设回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