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拟2010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引进北京的规划,近期传言将推迟到2014年。5月14日,记者采访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时得知,这一传言不仅属实,而且是几个月前就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下称“国务院南办”)确定的。
南水北调中线投资不足 长江水进京推迟4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征地拆迁、移民补偿以及生态配套等问题,导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投资出现不足,是长江水推迟进京的重要原因。
去年底就定调
北京市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告诉记者,关于这次南水北调进京延迟,真正的表述应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时间推迟至2014年”。除了以北京为终点的中线工程外,南水北调还有西线和东线工程。
“这个并非新闻!这件事在我们这一级也不便于向你们做更深层的解释。”5月14日,记者带着“南水北调缘何推迟”的疑问向程静求解时,他告诉记者,这个话题在几个月前就成定论。
程静透露,去年底今年初,国务院南办召开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最新建设目标: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正是有了上述根据,程静才在一次公开会议中表示,按最新的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也就是说未来5-6年,北京还是喝不上长江水。程静的发言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开建5年来,进展顺利,这次中线通水时间的推迟,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的话说,主要是“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许多经济社会因素发生了变化”。记者了解到,需要追加投资,是国务院南办做出推迟工期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追加工程投资是工程自身所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夏青委员告诉记者,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物价上涨以及南水北调投资结构的变化,工程实施5年后,工程的投资需求有了较大增加。但是,要追加投资,需要中央做出决策。
据介绍,过去的一年里,南水北调工程被确定为拉动内需的重大工程。因此,在去年已安排中央投资42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追加中央投资20亿元。而2009年的整个工程计划,安排的投资达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尽管中央投资不断加大,但是,包括移民补偿、生态配套等在内的其他问题,并非迎刃而解。
移民补偿压力大
和所有其他大工程一样,南水北调也涉及到征地拆迁及移民补偿问题,这就要求工程的组织者必须“以人为本、稳妥可行”。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回避,不强买强卖,不单方制定政策。”国务院南办的上述领导告诉记者,在工程实施了5年之后,随着形势的新变化,对工程征地和移民搬迁的补偿标准,也做了相应地提高。
记者了解到,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取地唐白河及黄淮海平原,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沿途经过湖北、河南、河北、京津等省市的几十个县,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76公里。
移民问题最严重的是在河南,在比较贫困的运河沿岸,有大约21.1万的居民需要搬迁。
“做好征地拆迁等工作,需要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全国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区的移民规划一直在完善之中。针对移民安置的补偿计划,就水源地丹江口来说,是根据对丹江口水库周边进行实地调查、复核后做出的,目前还在等待国务院的最后审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