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跨国并购有胆更要有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委托的公关公司人员赵晓路3日证实,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汽车公司旗下越野车品牌“悍马”确有其事,双方已达成初步协议,但最终交易的协议条款尚待磋商决定。腾中重工在其官方网站上说,根据与通用汽车达成的交易条款,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的权利并获得其关键高级管理层及营运队伍,悍马公司总部和生产部门仍将设在美国,3000多个在美就业机会得以保留。
此次腾中收购“悍马”,是继今年3月浙江吉利汽车收购位于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变速器公司之后,民营汽车公司“走出去”的又一个大动作。有论者指出,这次收购显示了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的实力,对汽车行业来说应该是一次有益的示范。笔者以为,考虑到“悍马”品牌的特殊性,做这种乐观的判断,似乎还为时尚早。
不可否认,这样一起“蛇吞象”式的收购,对于提升腾中的知名度无疑大有好处,但其中隐藏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稍微懂点汽车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拥有强劲动力的“悍马”是大排量、高油耗车型的典型代表,在日益注重环保的欧美国家已经“失宠”,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急剧下滑,这也是通用急于将其甩卖的一个重要原因。收购这样一个处于“黄昏期”的品牌,未来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而且从资历来看,腾中并没有太多经营此类产品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交易双方透漏的消息显示,收购内容只涵盖了品牌和人员,却回避了最为核心的技术问题。如果没有技术上的获益,仅仅购买了一个日益走弱的品牌,并且还要负担起巨额的人力成本,这样的收购到底有多大经济效益,尚待考证。
金融危机以来,国外众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老牌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接受外国企业投资的门槛也不断降低,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企抓住这一机遇勇于“走出去”,借此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当然值得鼓励。但是,勇气不等于盲目的冲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危机在为收购提供机遇的同时也设置了重重“陷阱”。对于企业来说,一旦在人力成本、市场前景、品牌价值等方面不能作出准确判断,而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国际化盲目出手,就有可能变成拿钱给别人堵窟窿,“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少企业满怀激情杀出国门,最后却铩羽而归,这种例子并不罕见。
企业要想“走出去”并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眼光。所谓眼光,就是要通过调研分析,看清所要收购的产品和品牌是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否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对于国际化水平尚低的我国企业来说,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一工作可能有难度,但很多国内外的咨询公司等中介组织,在这方面则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民企,应该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同时,作为政府来说,也应该利用手中特有的资源,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让企业少走弯路,少吃暗亏。唯有如此,企业的海外收购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获得收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