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在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曾经多次引用这句话。无独有偶,最近海尔董事长张瑞敏也频频提到这个概念。显然,这句话对做企业的人来说不会陌生。几年前,由美国学者柯林斯写的《基业长青》这本书红遍业界,成为很多企业家案头必备用书。其中第一个观点就是“造钟,不是报时”。几年之后,当这个观点经张瑞敏、梁稳根等企业家再次慎重提出,似乎可以看作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阵痛中的中国企业走入反思的标志。
张瑞敏所在的家电制造业很早就进入了微利时代,至今我们仍然记得海尔“比刀片还薄的利润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企业能在如此低的利润之下正常运营,不得不佩服海尔在管理方面的深厚功力。因此,张瑞敏反复提到“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的理念就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思了。“居安思危”,如果有一天,当三一的利润率下降,我们能否在“刀片”上起舞,能否早一点将潜藏在高利润水面下的问题解决掉,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问题。
柯林斯用反证法论述了这个观点。他认为,高瞻远瞩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避免了两大“迷思”:第一是依赖伟大的产品,第二是依赖伟大的企业管理者。他说,“高瞻远瞩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组织,一个会滴答走动的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构想打进市场,或利用一次优秀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曲线;他们并非致力于取得高瞻远瞩的人格特质;他们努力的最大成果不是体现一个伟大的构想,不是表现人格的魅力,不是满足个人的自尊或累积个人的财富,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这个组织或公司就是管理者最终极的创造物。高瞻远瞩公司具备强大的自生性和生命力,“经历很多次产品生命周期,经历很多代活跃领导人而能继续生存。”在这样的公司里,有一套强大而持久的制度和文化,并且深深地楔入社会的结构当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不断产生出新的伟大构想与产品,新的卓越企业领导者。
在这样公司工作的人,要么能够适应它的制度和理念,如鱼得水,快乐工作,前途光明;要么“就是像病毒一样被排除”,“这是两极化的问题,没有灰色地带”……
柯林斯从现象学的角度描述了高瞻远瞩公司的表现,并没有具体论证如何才能构造一个这样的公司。但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创始人是持之以恒的人,信奉“永远、永远、永远不放弃”的座右铭。
中国企业界在崇尚产品利润至上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迷思中纠结了很多年。按照柯林斯的解释,除了成功进入社会机体,拥有强大生命力与自生能力的组织与公司外,其它都像美丽的泡沫一样,易碎而不能长久。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有时间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也许中国企业将迎来一个更加理性和更加科学的时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