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推荐:连续两次调整产业结构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今日特别推荐:工程机械早9点:9月18日要闻摘要及点评
在一揽子经济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已明显企稳回升。刚刚公布的8月宏观经济数据普遍超出市场预期,用事实打退了市场部分人士关于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断言。
17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刚公布的经济回暖指标是和政策相对应的,未来政府性投资效应将递减,民间资本能不能跟上,以及消费是否能持续扩大,这对中国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政策效应显现
重温8月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以来,在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的作用下,消费品市场销售进一步回暖,总体呈现平稳加快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其中,受市场普遍关注的投资、信贷、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四个数据不约而同的超出市场预期。数据显示,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人民币新增4104亿元,环比上涨;虽然1—8月,全国进出口总值13386.5亿美元,同比下降22.4%,但降幅已经由1月的29.1%收缩达到8月份22.4%。整体数据已显示经济企稳根基更牢。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8月实现了两个突破。一向有国民经济“晴雨表”著称的电力数据,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全社会累计用电量23409.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6%。相隔一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9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首次单月同比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动了中国经济不断走暖。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超预期发展也说明了政策效应的显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美银美林证券亚太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几乎所有实体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都表明,8月中国复苏更加稳固。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8月份的经济数据不能称为是超出人们预期的增长,只能说是在印证我们最初的判断。4万亿的投资,必然要带动经济的增长,保八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经济回升态势不变
那是不是说明经济走暖回升的态势不会改变了呢?郭田勇认为,在短期内这个趋势不太可能改变,国家去年以来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计划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这一计划肯定是会发挥作用的。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走高带动经济持续回暖的效果将不断显现。但是,由于政府投资毕竟只是刺激经济走出低谷所采取的阶段性的措施。
上海证券分析师李剑峰态度比较坚决,他的答案是不会改变。他认为,之所以前期市场部分人士怀疑经济出现第二次探底,得出这种结论说明了这些人士对政策的误解。二战以来,凡是到了经济底部的国家都会纷纷出政策,这也说明政策的底部的到来。而如今全世界都在出台政策,并且这还不是短期的政策,中国是4万亿,美国是7870亿美元,判断说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言论简直是无稽之谈。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联融国际投资顾问中心主任谭雅玲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刚公布的经济回暖指标是和政策相对应的,而政府这次是属于突发应急的对策,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中国的经济在未来肯定还会有波折和反复。
虽然专家观点各异,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是已成定局。不过,中国经济的基础并未完全稳固,市场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
政策将成经济复苏关键
“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势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郭田勇说,由于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势并不明朗,全球经济回暖与否与中国的外需直接相关,这就存在着第一个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内需后续性的开拓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中国经济未来政府性投资是肯定会逐步退出,而民间资本能不能跟上,以及消费是否能持续扩大,这对中国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更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这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更先进的生产力,同时新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的释放,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收到效果。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李剑峰表示,对于中国的未来还是要谨慎,他还强调,在上述提到的外围经济因素中还存在着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的贸易关系。由此次轮胎特保案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贸易摩擦会不会进一步加大,会不会由这次的轮胎汽车行业而转向其它行业甚至其它的贸易国,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目前,我国经济回暖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还是外动力,下一步要做的是将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力向内延伸,扩大我国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从政府拉动国家增长向微观经济主体自身的发展转变,发挥科技作用,提升企业的创造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
左小蕾也表示,要想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必须要拉内需,刺激消费市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