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饱和 风电制造瞄准海外走向全球化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10-22 11:5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在21日举行的“200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目前中国风机的制造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中国企业正在向国际市场拓展。

在21日举行的“200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目前中国风机的制造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中国企业正在向国际市场拓展。

据他透露,中国进出口银行正在为非洲风电场项目贷款,让我国的风电企业有机会将风电机组出口到非洲,在非洲建设风电项目;还有的中国风电企业收购了海外企业,或到国外投资建厂,中国风电企业正在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

国内产能饱和

国家发改委给风机制造贴上了“过剩”的标签,尽管这一说法尚存争议,但国内产能饱和度较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非常快,几乎每年都是100%的增速,这是因为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度提高,能源企业都将新能源放在发展重点地位。在此带动下,我国风机制造业也经历了高速增长,从过去风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到现在国内形成了80多家风电制造企业,今年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

据施鹏飞介绍,对风电企业而言,拥有50万千瓦的制造能力才能具有规模效应,以此计算,我国80家风电生产企业的制造能力就是4000万千瓦。而从全球来看,去年的装机增量为2700万千瓦,预计未来有所增长也就是3000万到5000万千瓦。而国内由于面临电网制约,今年的装机量预计为1000万千瓦。相对于这样的装机增速,国内风机整机制造厂商潜在的生产能力是显然过剩的。

但他同时强调,过剩的只是风机整机制造,而不是风电行业。我国风力发电的电量还很少,去年风电只占全部发电量的0.35%左右。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认为,适度的过剩正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也只有适度的过剩才有可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技术进步。

瞄准海外市场

施鹏飞表示,目前我国的风机制造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制造商下一步很可能要进行国际市场开发。“中国风机制造已经完成了本地化进程,今年是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年,如何适应国外市场要求,国外质量标准也将促进中国产业的发展。”

金风科技(002202)和湘电股份(600416)两家公司已经收购了欧洲风电公司,率先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金风科技董事长兼CEO武钢称,公司将加大海外拓展力度,逐步实现国际化转型。武钢此前表示,未来公司将在美国建设风场和销售风机设备,但重点仍将放在老本行风机设备制造上。湘电股份则通过收购荷兰公司,并与其共同开发5兆瓦风电机组,瞄准欧洲的海上风电市场。

施鹏飞认为,中国风电企业对外展开并购,不是单纯的收购、合并行为,而是通过收购,吸收国外的技术,或者变成中国企业的一个研发中心,进而使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性企业。

但他同时表示,风电在中国的规模发展只有5年,现在国内有很大能力扩大产能,但是真正能够独立开发或者掌握新的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还比较差。他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和先进国家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适合不同风况的产品。

风电企业对于国际化转型也表现谨慎。武钢就表示,金风科技的国际化转型需要循序渐进。他认为,国际市场的开拓需要一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的学习和成长,在这期间中国市场不会做大的调整,而且公司的重心仍将放在中国市场。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