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印度政府收紧对中资公司签证政策一事有了新进展,经过中方与印方交涉,目前印方已同意将离境最后期限,从原来的9月30日延长到了10月31日。印度内政部近期收紧主要是针对中资公司的签证政策,已造成中国基础设施承建公司和大型高科技企业难以按期履行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合同,中印两国企业将面临巨额的商务纠纷和经济损失。(10月13日《经济参考报》)
一直以来,印方对在印度承包项目的中国企业人员的签证政策,都按名义上需申请“工作签证”事实上采取“商务签证”的模式处理。但自今年5月中旬起,这一模式突然“生变”。当时,在印度承建大型电厂和钢厂项目的十几家中资公司,均未能为其承包项目的施工队伍获得必要的商务签证,处于难以履约的困境。
随后事态进一步恶化,7月中旬,印度政府内政部决定,不再允许外国、主要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持商务签证从事项目建设。印方还宣布,目前在印持商务签证从事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无论其签证是否到期,都必须在9月30日离境。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政府做出此决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就业。
事实上,“保护本国就业”只是一个幌子。此次印方拿签证开刀,真实目的意在限制中国经济对印度这些战略产业的影响。由于印度上层一些人士对中国的战略意图颇有猜疑,他们从“长远考虑”,对中印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感到“担忧”。实际上,近年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印度1947年宣布独立的时候,其工业实力位列世界10强之内,远超当时的中国。但如今中国GDP却是印度的3倍,这些是印度人所无法接受的。
特别是中印在制造业发展水平上已拉开档次,印度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上升。2008年,印度仅从中国进口相关电子机械设备总值就达83亿美元。对于电子机械产业,虽然印度政府给予其政策优惠和垄断地位,但印国营企业的生产能力仍然有限,更不具备价格优势。正是印度自身政策和企业能力有限,使得上一个五年计划预计新增电力的一半都没有完成。
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此次收紧中国企业签证政策,证明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心态已很成问题。印度人不仅把中国视为战略威胁没有发生改变,还总是用放大镜看中国因素,夸大一些和中国有关的问题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经济本是中印两国优先发展的领域。印度还总是以“安全威胁”为借口,对许多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加以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经济合作的质量和规模进一步深化。
对于印度来说,中国是其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超过日本、美国。但是,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明里印度积极与中国加强经贸关系,而背地里却对中国搞了不少小动作。特别是,中国的GDP将在今后一至两年内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许多印度人心里感觉不是滋味。例如当中国政府宣布今年保8%的经济增长时,印度就很不服气。
前不久,印度《经济时报》发表该国一位经济学家题为《印度要在经济增长上超过中国》的文章称,印度可能在2009财政年度的第四个季度超过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萨蒂什?迦也表示,如果印度的GDP增长率超过中国,他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中国的经济形势比我们严峻。出口下降对中国的打击很大”。
印度总是抱着一种复杂心态来看待中国:恐惧、担心、羡慕和嫉妒。对于中国的发展步伐,印度的心态是很矛盾的:既羡慕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同时又把中国作为一个最主要的假想敌和竞争对手加以设范。以印度近年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印度国大党和人民党同时都在打“中国牌”,以“赶超中国”的口号来吸引选民。
这说明,印度“卡”中国企业签证,是要把中国拒之门外,自己关起门来搞发展。这种做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行不通的,且会让自身发展愈来愈被动。本来国际贸易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间的互惠行为,限制中国企业在印投资,遭受沉重打击的,不仅中国受到影响,印度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推断,印度对中国企业进行种种限制,还会动摇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这对正试图成为亚洲发展最快的经济体的印度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