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管彤贤功成身退 康学增将接任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12-08 09:15   来源:证券日报

管理振华港机 管彤贤与波特不谋而合(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59岁创业,短短十数年就打造出世界最大的港口机械及大型钢结构企业,这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商业领域,都是一个传奇——而这位传奇的缔造者

管理振华港机 管彤贤与波特不谋而合(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59岁创业,短短十数年就打造出世界最大的港口机械及大型钢结构企业,这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商业领域,都是一个传奇——而这位传奇的缔造者,已经76岁的管彤贤已在近日功成而身退。

振华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管彤贤由于年龄原因辞去公司总裁及董事职务。同时,公告还表示,管彤贤辞任后,将聘任康学增为公司总裁,并拟选举其为公司董事。

据了解,目前康学增为振华重工控股股东中交股份旗下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

管彤贤传奇落幕

现年76岁的管彤贤在创立振华重工之前曾先后担任过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等职。1992年,是年59岁,仕途并不“得意”,觉得壮志未酬的管彤贤毅然决定下海从商。

交通部同意了管彤贤的申请,通过香港的一家合资子公司投资50万美元,上海港机厂又以一块地皮作价50万美元,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管彤贤带着从港机厂分拨过来的十几个人,在浦东租了三间简陋办公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当时的全球港机市场是欧美日韩产品的天下,管彤贤带领他的团队硬是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足够有竞争力的价格替中国制造业打开了一个缺口。

17年后,振华重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制造商,其所生产的起重机在欧美各大港口都随处可见。此前,有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振华重工的集装箱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0%,国际市场占有率则高达78%。2008年度,振华重工创造的净利润为25.51亿元。

有意思的是,振华重工1997年是在动员之下登陆的A股。但一开始对上市有些“不置可否”的管彤贤很快发现了上市的好处,譬如融资渠道更加丰富,监管更为透明。对于振华重工来说,这无疑是发展之路上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一步。

而在公司管理上,管彤贤的个人风格也可谓相当鲜明,譬如他启用学历不高,行伍出身的人担任要职,并多年来在国有体制和市场规则之间自由游走。

康学增走马上任将领军振华港机转型

昨晚,振华重工公告称,管彤贤卸任后,将由康学增接替管彤贤的相关职务。

不过,康学增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仍然颇为陌生,此前其也未在上市公司担任过相关职务。而根据昨晚公告披露,康学增现年51岁,中国地质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此前历任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一公司团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总经理,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局长、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年关上任的康学增,从管彤贤手中接过来的第一棒,应是推进振华重工战略转型的重任。

此前,2009年5月19日,振华港机改名为振华重工,打出了进军海上重工业务的大旗。海通证券分析师叶志刚认为,振华重工之所以积极向海上重型装备制造商转型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传统业务集装箱起重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8%,再复2003-2005年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开发新的增长点。第二点是公司在海工市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8年公司取得了20亿元的浅水铺管船及4000T海上浮吊业务合同。

不过,尽管在此前管彤贤的初步经营之下,海上重工业务已经开始成为业绩增长亮点,但眼下振华重工也仍然面临着金融危机等因素带来的一些问题。

如因全球市场经济不景气,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间相互压价现象严重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增多等原因,公司产品毛利率出现了下降。此外,因为原先储备的钢材价格价高,目前尚未完全消化,估计要到四季度末乃至明年初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导致公司期间成本升高。

振华重工200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2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7%,净利润为10.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3.57%。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