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年伊始,2009年便注定成为不寻常的一年。
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为持续十几年高增长的中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中国经济也孕育着崭新的开始——3G呱呱坠地,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成品油调价机制刚刚实行,创业板一片火热……站在国际大势和国内形势际会的交点,诸多经济领域记录下了这一年的足迹。
站在岁末,梳理盘点一年来经济领域的得失,于无声处,静水深流。如今,我们屡有突破、但仍待磨砺。
四万亿,无疑是2009年全年最重磅的经济语汇,是一年来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最简捷的总结。
如果给“四万亿”做一个年检的话,一条应对金融危机、拉动投资、刺激消费、惠及民生的政策路径十分清晰。而当一年已过,经济复苏已不再成为悬念,危机中采取的种种短期举措,也到了有所沉淀和思考的时候。
应对危机托生“四万亿”
2008年三季度之后,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以及财政收入开始出现迅速下滑。11月5日,“四万亿”刺激计划应声出台。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它的脉络:把全力遏制经济下滑作为首要目标,以内需、外需和就业为政策服务核心内容,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
内需方面,中央财政两年内投入1.18万亿元用于中央投资,并以此带动社会投资共计形成四万亿固定资产投资。为了刺激消费,先后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以及降低商品房交易税费、利率等多项政策。
外需方面,多次提高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出口退税率,并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救助,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通。
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了史无前例的9500亿元财政赤字,财政部首次代理地方发行了2000亿元地方债。
“政策出台密度前所未有,出拳非常重,也很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参与政策制定的负责人士这样慨叹。
投资消费双重力促复苏
10.6%、10.1%、9%、6.8%、6.1%、7.9%、8.9%,这是2008年以来七个季度的GDP增幅数字勾画的明朗曲线。
一个“V”型在今年三季度的GDP增长数字出来之后呈现出来。按照统计数据,经济复苏趋势已经无可争议。
复苏的速度如此迅速,证明经济反弹的动力更多地源于自身。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在外贸下滑、消费增长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政府投入是最直接、最有力、最见效的措施。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投资远远跑在了前边。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建平估算,伴随着四万亿投资落实,中国的投资率已由33%攀升至40%,是中国1993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峰。
“铁公机”项目、城市和农村电网、南水北调……四万亿大单中,重点工程的建设投入最为抢眼。受此影响,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投资增幅保持在30%以上。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投资对GDP贡献了7.3个百分点。
消费则是另一驾快跑的“马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今年前三季度实际增长17%,最终消费对GDP贡献了4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表示,消费的增长是20余年来最快的一年。
经济自行复苏的一个旁证是民营经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最近的调查表明,危机前后,民营企业增长持续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降幅也小于后者。
调结构将成下一步重点
与四万亿投资计划紧密相关的是,2009年1至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21万亿元,同比多增5.06万亿元,全年新增预计在9.5万亿元左右。这样的投放幅度是罕见的。
专家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为经济回暖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力挽狂澜时功不可没,但后续如何消化这些巨额贷款,却须谨慎。
产能过剩的阴影也如期而至。8月26日,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题,这表明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摆在决策者案头的难题。
罗云毅表示,从量到质的转变其实早已经开始。今年上半年,我国比较注重数量上的扩张,而到下半年,投资政策已经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提高投资效益上。
罗云毅分析,明年投资增速会降下来。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计算,今年的投资增速约35%左右,明年可能会下降到20%左右。净出口值会和今年持平,消费拉动的比重会增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