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了。
昨日(10日)获悉,发改委已正式取消了有关“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这一条款。未来,国外更先进的风电技术会长驱直入进入中国,而国内风电设备商不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话,也很可能在市场份额上被大型外资公司所超越。
“国产化率70%以上”取消
我国的风电规模连续3年成倍增长,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800万千瓦,截至今年底风电装机总量将达2000万千瓦,位于世界前列。
近几年,包括国产化率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各类政策的出台,更扶持了国内风电设备厂商。
2006年,外资的风机新增市场份额为55%以上,只用了一年时间,占领新增市场份额55%的主角就变为了中国公司。2008年,国内及合资企业的风机占新增份额76%之多,累计市场份额高达62%。华锐风电、金风科技(28.15,0.18,0.64%)和东方电气(45.88,0.70,1.55%)这三大龙头抢走了55%的市场,“三寡头”垄断格局形成。
国内企业为什么能够成长得这么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产化率政策的实施。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中曾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记者拿到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指出,“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以上”这一规定的取消是为促进我国风电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也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风电市场需要。这份文件并没有公开发布,但已从去年年底下发到各省,并正式实施。
一些外资公司对“国产化率70%以上”的条款早有抱怨。
印度苏司兰能源中国区首席执行官PauloFernandoSoar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中国政府的特殊政策使得外资公司无法在全国性的风电特许权(政府使用特许经营方式用于我国风力资源的开发)项目中竞争订单。
“曾有人认为,国产化率的规定是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因为作为WTO成员,不应鼓励采用任何方法为本国产品提供不公平的优惠待遇。但我们并不认为这属于保护主义,当时是政府为扶持中国风电整机厂而出的一个激励政策。”东方证券研究员邹慧说道。
竞争越发激烈
听到该政策取消的消息后,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公司中国区发言人刘燕军对本报记者就表示:“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来到中国了,目前在华的产品已达到了80%的国产化率,为中国度身定做的V60-850千瓦型风机的国产化率也有90%。因此国产化率70%政策的取消,对那些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风电设备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邹慧也同意他的观点,“风电设备工厂的投资额并不低,动辄上亿元人民币。而风电场项目的获取又涉及政府、国企等诸多部门及公司,中小型外资企业不具备足够的人脉,在国产化率设限下,他们这些年来并没什么作为。一旦取消,那些掌握着较高研发技术或零部件制造能力极强的小规模风电外资公司将会有机会在华试水。”
他还说,取消“国产化率70%以上”的规定,可能对于中国本土企业借鉴海外经验、提升制造能力也有好处。
“中国目前有70多家风电制备整机制造商,风机产能过剩。但政府所倡导的未来流行机型是2兆瓦以上的大型风机,这类内资企业极匮乏。东方电气(600875.SH)、金风科技(002202.SZ)等公司2兆瓦风机开发刚起步,上海电气(601727.SH)3.6兆瓦的国内自主产最大风机要在今年下半年才能下线。
而且,目前3兆瓦以上风机的零部件国内还不能完全吸收消化,需要大量引进,华锐风电3兆瓦风机的核心零部件就要从美国超导公司引入。如果还设置国产化率70%的要求,事实上一些具备先进工艺、铸造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海外零部件也难觅进入渠道,中国向更高风机技术挺进的计划也可能被延迟。
当然,“国产化率70%以上”的设置取消之后,风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今年1月5日,金风科技再度下调了其中标合同金额,这是去年至今第六次下调合同金额了。
对比2007年到2009年的五个风电场建设项目,金风科技在GW77-1500(1.5兆瓦)型号的风机价就从970.33万元/台降低到了809.85万元/台,跌价16%。但同期零部件如叶片和电机的采购价只下调了6%左右。
“如今是一个明显的卖方市场。一些不追求高利润、愿意以低价拿订单占领市场份额的外商大有人在。”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就觉得,未来的市场竞争加剧是件好事,“只有更低价、更优质的产品才是风电场经营者想要的,因此中国企业不可能再以一些政策作为自己的尚方宝剑,而是要想法拓展海外市场、加大研发力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