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计划,目标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比例从15%提升至25%。以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现如今经过10年发展,印度长期的基础设施增长势头,以及工程机械市场发展潜力,备受全球厂商的关注。布局较多的中国企业,纷纷在印度建立桥头堡,与欧美、日韩品牌同台竞技,以分得一杯羹。
中国厂商为何重金“押注”印度?在印发展实力如何?
中企品牌强势,占据印度主流地位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制造”代表着更低的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释放着更大的市场机遇。因此,印度市场被视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战略最重要的前沿阵地之一。
截至2025年,三一、徐工、柳工、中联重科、鼎力等中国头部企业,凭借主力产品优势,均在印度市场打下了一片天地。
根据Interact Analysis调研显示,在挖掘机领域,2024年,原产于中国、日本和欧美的挖掘机品牌在印度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从市场份额来看,沃尔沃、三一、日立是前三品牌,合计销售额占比超过50%。其中,三一已成为印度市场第二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累计设备销量超3万台,其主力销售机型是中大挖产品。
在装载机领域,2024年外资品牌在印度市场的装载机销量超1100台,总金额近0.9亿美元。市场份额中,斗山山猫、柳工、卡特彼勒位居销量前三,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柳工在印销售的主力机型是小型装载机,如820TE电动装载机,在当地客户认可度较高。
同样,在印度获得巨大市场发展机遇的还有中联重科和徐工。
中联重科近三年在印度市场的销售额年翻一番,增速居中国企业首位,其混凝土机械、塔式起重机等主力产品市占率持续扩大,累计销售数千台套设备。
徐工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销售额164亿美元,其印度市场销售额翻倍增长。其中,徐工印度施维英已成为印度混凝土机械市场首选品牌;挖掘机也实现本土量产,累计销售上万台。
浙江鼎力目前已在印度服务10年以上,累计超800台高机设备投入使用,已成为当地用户最受欢迎的品牌。
中企强化本土化实力,发力印度市场
多年来,印度一直是全球工程机械的重点国家市场之一。印度政府也持续推进“2035技术愿景计划”,以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并致力将印度建筑设备行业,定位成为全球建筑设备制造的中心。而在印生产的工程机械厂商,无疑是最大贡献者和受益者。
面对增长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中国制造商也在加紧布局印度市场,通过本地化生产制造,产品定制化开发、建立先进工厂、服务与人才本地化等举措,增强本土化供应链实力,建立差异化优势。
此外,在市场销售策略上,中国制造商表现的更加灵活和宽松。一家印度的经销商表示,得益于中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中国制造商能够不断增加产量输出全球,而印度政府没有这样的推动力。由于中国厂商能够提供特殊定价和长达一年以上的信贷条件,这使得我们进口的工程机械设备成本,低于本地化生产,依赖于从中国进口设备。
当前,中国制造商凭借本地化生产和性价比优势,正在快速渗透印度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进口的装载机设备最多为中国品牌,进口国产装载机的贸易金额占比约40%,进口数量占比约80%。
虽然印度在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展现出潜力,给了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了良机。但考虑到中印经贸关系的复杂性、贸易壁垒以及印太框架下的地缘政治挑战等,也带来了新的考验。这就需要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深谋远虑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