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攻坚战役打响了,新能源汽车、核电设备、风电机组、大型客机等项目,正铺就“上海制造”的创新发展之路。
记者从市经济与信息委了解到:从去年6月上海推进9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来,已有209个项目入选首批推进计划,去年底已有约50个重点项目启动,总投资120亿元左右。
产业革新,绝非想像中那样简单。突破技术瓶颈、赢得市场认可、面向未来布局,需要不断创新、不懈努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那股劲!
突破技术瓶颈
元旦刚过,嘉定安亭的上海汽车研发中心,一辆辆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正下线。“今年,上汽将提供近1000辆新能源车供世博会使用。”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汽股份总裁陈虹向记者表示,“这只是个开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燃油车型转向新能源车型,技术革新任务十分艰巨。陈虹坦言:“技术瓶颈还很多,以新能源车用电池寿命来看,充电要达到5000次以上,才可以产业化。而目前世界水平是3500次,国内厂商是1000—2000次;就成本而言,每个千瓦时要控制在1200元,才达到批量化生产的门槛,而目前国内报价都在4500元以上。”
不怕困难,迎接挑战,上汽正在进行新能源车领域的逐个零部件攻关。前不久,上汽已经和美国A123公司香港子公司签署了协议,共建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公司。在电池方面,上汽已与比亚迪以及航天811所进行合作,以最短时间建立完整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力求占得先机。
赢得市场认可
在上海电气2009年的业绩单上,传统的火电设备及对外工程销售超过300亿元,依然“唱主角”,但核电销售达20多亿元,增长了70%,风电销售也突破20亿元,同比翻了一番。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张素心告诉记者,目前集团核电、风电的增长速度很快,已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到目前为止,上海电气手握的核电订单已接近300亿元。
当然,拓展新市场不可能一马平川。上海电气汽轮机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与火电设备相比,制造核电常规岛设备利润少很多,有时还是亏损的。“但核电代表未来的方向,我们只有加快技术研发,改进制造工艺,扩大规模效应,未来才有可能赚,才能在核电市场占一席之地。”
在上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之后,上海电气共计申报了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53项,未来几年在新兴战略性产业上的总投资高达127亿元,可见决心之大。
面向未来布局
作为国家战略的大型客机项目,将带动更为巨大的产业链。前不久,中国商飞制造中心在浦东奠基,计划到2013年形成C919大型客机研制保障能力;
到2016年形成C919大型客机年产20架及ARJ21系列飞机年产50架的批产能力。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金壮龙表示,中国商飞总部基地以及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和客户服务三大中心的规划全部落定,为大型客机研制的全面提速打下基础。目前,C919大型客机项目全面进入预发展阶段,总体技术方案、机头工程样机研制、联合概念定义、国内联合设计、国外供应商选择、可研及研保条件建设、质量和标准化及适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布局规划之中,C919的未来模样已逐渐清晰。去年9月1日才开工的机头工程样机,11月完成上下部对合,12月主体结构下线验收,体现了“大飞机的速度”。12月底,C919的机头工程样机主体结构在上海正式交付,这将是飞机设计中各种先进设计理念的检验平台。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文斌表示,公司正按照2014年底实现大型客机首飞的计划推进。预计首架飞机的主要零部件制造将在2012年展开。“我们争取提前,不断赶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