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五省通衢 全球投资者的战略高地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0-01-26 10:44   来源:央视国际

这里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南北锁钥,东西门户,素有“五省通衢”、“兵家必争”的美誉;

这里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南北锁钥,东西门户,素有“五省通衢”、“兵家必争”的美誉;

这里文化悠久,雄跻九州,5000年文明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让这座悠悠古城散发出无尽魅力和无限张力;

这里人文荟萃,将相云集,自800岁彭祖,高唱《大风歌》的刘邦,力拔山岳的项羽,到近代国画大师李可染,人民音乐家马可,枭雄与宗师比肩接踵;

……

这,就是著名的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当今工程机械之都、光伏光电硅谷,山水毓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

坐标——定格区域中心

徐州,是涵盖苏鲁豫皖四省20余地级市的地理中心、经济中心。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处于东部沿海开放和中西部开发的连接带、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拥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独特战略区位优势,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京沪和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与规划建设的徐兰客运专线均在此交汇;5条高速、5条国道、20条省道纵横成网;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国家民航干线机场——观音机场开通20条航线和香港临时包机;地下输油管道纵贯境内。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在徐州“五通汇流”。

徐州,不仅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还蕴藏着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占全省95%;石膏年开采能力达500万吨;高品位井盐储量达220亿吨,盐化工的资源条件优越;发电装机容量近800万千瓦。

徐州还是一座人才济济的“科教之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31所独立科研院所,335家各类科研开发机构,为徐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足迹——见证工业辉煌

徐州的山山水水,记录着这座古城的不凡历史,也见证着她从战火中涅槃的新中国工业重镇的辉煌历程。

徐州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128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全国基础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

徐州的工程机械发展也迈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之路。1943年,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抗击日寇的时候,八路军在山东组成了一个兵工厂,孕育了徐工集团主体企业之一的徐州重型机械厂。新中国成立后,工厂迁至徐州。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利国铁矿、徐州卷烟厂、利民化工、大屯煤电等一大批国有企业应运而生、稳健成长。

如今,“徐工徐工,助您成功”,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响彻华夏大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与发展,徐工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连续21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列中国500强企业16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4位、世界工程机械行业15强。

作为徐州工业发展的代表作,徐工、徐矿两大企业集团,浓缩了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史。傲立时代潮头,改革开放的徐州,已经发展成为以徐工集团为核心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以江苏中能为统领的中国光伏光电硅谷;以维维集团为旗舰的食品产业航母;以京沪高铁为强势载体的国际物流平台。

表情——跃动和谐音符

“楚风汉韵古彭城,名山碧水新徐州。”

徐州山川秀美,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楚风汉韵:在徐州,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中国两汉文化的“三绝”。戏马台、霸王楼、大风歌古碑、子房祠、汉皇祖陵等等,都能带你回到神秘的两汉时代。

名山碧水:云龙山有九节峰,云雾缭绕,蜿蜒如龙。放鹤亭,饮鹤泉,招鹤亭,均因苏东坡的《放鹤亭记》闻名。依傍云龙山的云龙湖,秀美静谧。小南湖公园婉约雅致,颇有江南古韵。精心装点的云龙公园,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流光溢彩。

人文荟萃:享寿八百的中华意经和养生学鼻祖彭祖,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为人杰、死亦鬼神的楚霸王项羽,开启一代画风的大师李可染,唤醒人民音乐的马可……

战略——铸就跨越平台

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在工业,基础在农业,提升在服务业。

新型工业化成为徐州振兴的新引擎,跨越发展的新方略。以扩大有效投入推动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加速推动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以增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开发;强化食品产业层次提升,建设六大特色食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光伏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大对产业链高端和高新技术的攻关力度;继续实施“煤电冶金、煤电化工、煤电建材”三大产业链延伸工程;积极推进化工、医药、纺织、冶金等产业优化升级。

继续大打招商选资金字招牌。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强化产业链招商,抓好重点区域招商。突出港台招商,强化欧美和日韩招商,按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更大规模地承接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出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做好已落户徐州的世界500强、中国100强投资项目的延伸招商,不断增加后续投资项目。精心办好汉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等综合性招商及中央和省大型国有企业、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物流等专题招商活动。

机遇——蕴蓄投资潜能

2008年,历史又将徐州推向了超越发展的时代巅峰。

8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一纸文件,让徐州等城市完成了从“观察员”到“运动员”的华丽转身,正式入盟长三角。

11月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明确将徐州未来发展定位为“一二三四”,即紧紧围绕“加快振兴”这一目标,着力建设“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即努力把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建成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千亿主导产业。

当前,徐州史无前例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三大机遇:一是中央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机遇,积极推进京沪高铁徐州段、郑徐高铁徐州段的建设,抓好徐济、宿新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强化徐州交通枢纽的地位。二是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突出抓好做强四大产业、整治煤矿塌陷地、改造棚户区三项工作。三是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的机遇,学习借鉴德国鲁尔地区经验,加快生态修复,精心建设中德鲁尔工业园,促进徐州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跨越。

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徐州经济逆势上扬、全线飘红。2009年,全市GDP达2220亿元,财政总收入467.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0亿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5%、30%、28%、19.8%;正是如此“超速度”,使徐州成为2009年江苏省13个地市中“跑得最快”的城市之一。

站在2010年的门槛上,徐州高调定位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增长15%,自营出口总额增长14%;万元GDP能耗下降5.5%……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徐州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保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举措,牢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以“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和“四大产业”建设为主线,大力强化“三重一大”,2010年,全市排定130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122.7亿元。这些重大项目投资集中分布在主导优势产业、交通枢纽工程、中心城市建设、民生民计工程等方面。其中,计划当年实施项目100项,总投资1435.3亿元,年度投资491.2亿元。装备制造、新能源、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商贸物流四大产业项目占到55%,项目单体投资规模达14.35亿元,为历年之最。

徐州,因历史的积淀而厚重,因文化的渊源而文明,因发展的锐气而年轻。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900万勤劳聪颖的彭城儿女,正让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市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精彩演绎着两汉文化与现代文明、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的华美乐章。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