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重点打造的四大千亿元产业中,徐州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去年首次突破千亿元,提前一年完成振兴目标。近日,徐州市又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这是全国不少城市梦寐以求的一块金字招牌,徐州市该如何擦亮这块招牌、用好这块招牌、放大这块招牌,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摘此桂冠
体现徐州市工程机械整体优势
市经贸委主任洪涛介绍,全国有多个城市瞄准“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最终这一称号花落徐州,这是我市工程机械整体优势的胜利。2009年,我市工程机械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20%。这样的成绩是在金融危机影响、全行业销售同比下降10%以上的严峻形势下取得的,着实来之不易。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认定办法》,“某某之都”全国只认定一个。申请认定的区域,申报产业近三年销售额要在全国同类地区名列第一、年销售额占全国同行业总销售20%以上、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20%以上。认定有效期5年,有效期满后可继续申报。
洪涛表示,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逆势增长、连获殊荣,离不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工程机械企业群体的共同努力。据统计,我市2009年为工程机械企业争取各类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专项扶持资金超过1亿元。
目前,徐州经济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是国家火炬计划工程机械特色产业基地,铜山经济开发区是省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徐州形成了具有国内领先和显著特色的工程机械、专用汽车、零部件等专业化生产制造体系。一个地级市集中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近400家、10多万从业人员,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保持优势
还须持续创新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在持续不断的变革、调整、创新中,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而要保持这种优势,必须居安思危、持续创新。
“徐州,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块沃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韩学松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同行中的强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寄希望于徐州缩短赶超国外同行的时间。韩学松认为,只要徐州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大批工程机械人才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投资环境,工程机械将成为徐州最有优势的“潜力股”。此外,徐州要在关键基础零部件研发上求突破,而基础零部件又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需要政府主导、联合研发、招商引资。韩学松认为,在政策扶持与自主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徐州工程机械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相关产业有望被市场进一步深度挖掘,进入高景气周期。
用世界眼光
打造“工程机械之都”
根据我市新近颁布实施的《徐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09—2011年),在产业定位上,我市将继续巩固工程机械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基地,力争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2011年超1000亿元。
在发展方向上,我市将“三资并进”、错位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徐工集团,以及卡特彼勒、罗特艾德、美驰、利勃海尔等8家外资骨干企业,天地重工、徐州海伦哲、金正公路等9家民营重点企业,瑞隆液压、良羽科技、巴特工程等18家配套企业。围绕延伸产业链,加大技改和科研投入,重点研发大吨位、智能化、高品质主机产品及成套设备,力争实现主机产品全覆盖和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此外,大力推动融资租赁及专业物流发展,不断扩大现代制造服务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例。
在扶持方面,市相关职能部门将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扶持资金,争取省重大工业项目点供政策,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建立面向全行业的公共研发平台。
洪涛表示,擦亮“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金字招牌,不仅能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将增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