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香港经济同比增长2.6%,扭转了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同比负增长的态势,全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收缩2.7%。
“香港2009年第一季度的本地生产总值下跌7.5%,但随着内地和欧美地区经济回稳,香港经济在第四季度回复2.6%的同比正增长。”
2月24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大楼会议厅里,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向立法会提交《2010至2011年度财政预算案》。
曾俊华指出,2009年全球贸易严重收缩,香港货物出口全年实质下跌12.6%,是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投资方面,全年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下跌2.2%。较令人欣慰的是,本地私人消费开支在2009年仅下跌0.3%,在下半年更呈现同比升幅。
对于2010年香港的经济前景展望,曾俊华表示“审慎乐观”。
“环球经济受到金融海啸重创,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外围仍有不少的变数和隐忧,欧美经济可能出现根本性变化,影响香港的出口表现。此外,各国政府一旦同时退市,环球金融及经济可能引起震荡,加上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升温,令香港经济复苏过程反复,所以香港要保持高度警觉。”
但是基于内地经济回复较强的增长,可望弥补海外市场复苏力度的不足。曾俊华预测全年本地生产总值有4%至5%的增长。
“非常手段”
2009年,香港基本工程开支达451亿元。其中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邮轮码头的土地平整工程以及中环及湾仔绕道工程,已在去年年底动工,而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工程亦已于今年1月展开。
在此基础上,曾俊华把在2010至2011年度基本工程开支预算增加至496亿元。
据其介绍,预期开展的大型项目包括启德邮轮码头大楼及附属设施、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以及将军澳第45区市镇公园、室内单车场暨体育馆等项目。
“随着多项工程进入建筑高峰期,我预计未来几年每年的基本工程开支均会超过500亿元。”
除了投资基建拉动就业,曾俊华还推出六项涉及逾190亿港元利民措施。
曾俊华表示,自2008年至今,特区政府因应金融海啸推出多项利民纾困、创造就业及刺激经济措施,涉及金额达876亿元,加上今年的措施,已动用接近1100亿元。他强调,这是金融海啸的“非常时期”推出的“非常手段”。
巩固“金融中心”地位
在金融建设方面,香港也在大力摸索创新举措。香港特首曾荫权指出,香港要配合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和成为汇聚国内外资金及人才的国际融资和资产管理中心。
为巩固金融中心地位,曾俊华表示,2010年香港会就《公司条例草案》拟稿展开第二轮咨询,将《公司条例》现代化,提升企业的管治水平及方便营商。同时就设立独立保险业监督及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进行咨询;研究引入企业拯救程序,以减少企业倒闭和保障就业。
他认为,香港可为内地企业进军海外提供平台,又可利用自身的各项优势协助这些企业提高管理及技术水平,从而使香港迈向知识型及高增值经济。在此过程中,香港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也会不断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地位也将更巩固。
发挥“中国优势”
“我们将会继续发挥香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作用,尽量发挥‘中国优势’,达致互惠双赢。”曾俊华表示,除利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平台,香港还将积极推进粤港澳合作以及与台湾地区的合作。
曾俊华认为,粤港两地在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等方面大不相同,这些因素令两地具有极大空间加强合作。香港可以藉着与珠三角加快融合,加大其深度和宽度,创造协同效应,藉此共同发展,达致双赢局面。
据其透露,在粤港澳合作方面,香港正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制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将《规划纲要》的宏观政策转化为有利两地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把相关政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与此同时,香港亦积极与广东省及澳门共同编制“共建优质生活圈”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
而在与台湾交流及合作方面,曾俊华表示,香港已决定成立“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该会将以台湾方面的“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作对口,加强合作。同时在企业层面,香港工商界和在港台商将组成“港台商贸合作委员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