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铁矿石谈判“传统”,今天(4月1日)是矿企与客户的新结算年度的起始日期。中国铁矿石谈判进入最后的博弈时间,是接受日本钢企的“首发价”,还是另谋出路?目前众多钢企普遍悲观。
不过,处于不利局面的中国钢企还是看到了一线光明。
3月31日,据了解,中国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小型铁矿公司Gindalbie MetalsLtd已签署了价值600亿美元的铁矿石出口协议。据悉,这是澳大利亚矿业公司与中钢企签署的金额最大的一笔出口合同。
根据这份协议,Gindalbie MetalsLtd承诺未来30年内该公司在西澳洲Karara项目上生产全部磁性铁矿石将全部出口到中国。据悉,Karara项目去年开始动工,按计划将于2011年下半年投产。
一位鞍钢股份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是澳大利亚Gindalbie MetalsLtd的商业合作伙伴,并持有后者多达36.28%的股份。“1月份两家公司就达成了合作协议,不过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进一步磋商合作。”
该人士称,现在双方正在澳洲西部的Oakajee兴建新港口。
鞍钢已签购销合同
Gindalbie MetalsLtd首席执行官Garrett Dix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与鞍钢的合作关系非常融洽,这份协议意味着鞍钢已经获得了长期供应保证。”
但是,这一消息在鞍钢内部却呈现出两种态度。
鞍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靳毅民表示,“目前还没有听说这件事,600亿美元的合同太大了,如果真有此事的话,应该是集团的运作”。
记者在澳大利亚网站上看到,与Gindalbie MetalsLtd签订合同的是鞍钢集团国际贸易公司,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该合同并非外界猜测的框架协议,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购销合同。
据了解,鞍钢在Karara项目上具有50%的控制权,同时鞍钢股份又持有Gindalbie MetalsLtd达36.28%的股份。
有多年国外投融资并购经验的正略钧策投融资部合伙人华一表示,鞍钢的做法非常明智,在表面上并没有控制澳洲企业,但是实际上却掌握了该企业的大部分资源。
“这种海外参股的方式不会受到澳大利亚外管局的限制,因为并不直接控股,但是在实际上鞍钢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这是澳大利亚非常敏感的中国央企突破其贸易壁垒的一种新模式。”华一补充说。
对此,鞍钢集团宣传部表示,此事比较复杂,“说不清楚,无可奉告”。
中钢企或接受日企“首发价”
“追随谈成的季度价已经成定局,只是中国官方还没有公布而已。”31日,一位不愿具名的钢企人士如是说。更多的钢企和行业人士则表示,虽然不排除出现去年谈判“无果而终”的局面,但中方最终或将无奈接受外方矿商的季度涨价。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3月30日表示,虽然必和必拓已与部分客户达成协议,但中国钢企与矿商仍在进行谈判。
当然,缺少谈判话语权的中国也许并不孤独。德国最大钢厂蒂森克虏伯日前声称,仍会坚持选择年度铁矿石定价机制。因为肆意改变合约期限将会导致高成本并引致价格的剧烈波动。
不过,面对咄咄逼人的矿商,这种强硬态度的背后却显得有些悲壮。据悉,三大矿商掌控着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80%,他们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长协价一成不变已不可能
昨日(3月31日),国外某知名媒体称,矿商和钢铁企业3月30日已经同意对铁矿石定价体制进行突破性的改革。矿商与新日铁等日本主要钢铁企业以及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已经签署了新的季度合约。这标志着漫长价格谈判的结束,同时维系了40多年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体系彻底瓦解。
尽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被迫接受巨额涨幅的季度价格或许成为中国钢企的无奈选择。
中国钢铁产业网首席分析师尹吉梅认为,“中国不可能不接受。”她分析称,传言淡水河谷与日本钢厂达成的初步协议为每吨105美元(FOB),这个价格实际上要比现货市场价格还要低一些。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截至3月29日,印度63.5%粉矿报价为160美元~163美元,国内主要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6954万吨。而进口现货矿市场的成交并不乐观,3月份以来被检测单位进口现货矿成交量约为11万吨,实际成交量较2月份减少9万吨,较1月份减少22万吨。
钢铁业成本压力激增
接受季度定价协议,中国钢企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钢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聪表示,“与习惯了现货采购的中小钢厂比,大钢厂的计划性和集中性要强,如果以后采用季度定价,将失去成本优势。”
如果2010年的铁矿石价上涨100%,按铁矿石品位62.5%计算,不计海运费吨钢矿石成本将上升650元。
钢企人士表示,“我们将至多提高钢价三分之一,以补偿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记者了解到,基于铁矿石价格预期的上涨,国内多家钢企已经提价。
不过,即便钢企可以通过上调出厂价来转移成本压力,但在目前高库存、高产量的供大于求市场条件下,涨价的前景并不乐观。
而与钢企难熬的日子不同的是,处于另一端的三大矿商则会赚得盆满钵满。分析人士称,三大矿商在短期内将从新定价机制获得巨大利润。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商今年的利润将至少增加50亿美元。
热门推荐